<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在课桌上,四年级同学们正围坐在一起,目光紧紧盯着大屏幕上播放的校园执勤员工作视频。画面里,执勤员们佩戴着红袖章,认真地检查着课间纪律、维持着路队秩序,这一幕,像一颗种子,悄然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这是我们基于逆向设计理念开展的《校园执勤员》劳动课的开篇。</p><p class="ql-block">一、埋下责任的种子:从问题出发</p><p class="ql-block">"老师,要是遇到同学不配合检查怎么办?""执勤的时候自己也想玩,该怎么坚持工作呢?"视频结束后,教室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提问声。看着孩子们充满疑惑又好奇的眼神,我知道,前期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成功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p><p class="ql-block">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校园执勤员的职责。"要检查卫生,不能让垃圾留在校园里!""还要提醒大家课间不要追跑打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梳理出了纪律监督、卫生检查、安全提醒等多项职责。紧接着,我展示了几个校园里的真实案例,比如同学在走廊乱扔纸屑、课间在楼梯口追逐等,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意识到,校园执勤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p><p class="ql-block">二、浇灌成长的养分:在实践中学习</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执勤的技能,我设计了角色扮演环节。当我宣布"现在开始模拟课间执勤"时,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小宇和轩轩主动戴上红袖章,扮演起执勤员,其他同学则模拟普通学生。</p><p class="ql-block">"同学,请不要在走廊奔跑!"小宇学着视频里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道。可扮演调皮学生的浩浩却故意装作没听见,继续跑着。这可把小宇急坏了,他涨红了脸,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一幕,我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出谋划策:"我们可以先礼貌地提醒,如果对方不听,还可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对,说话的语气要温和一些,不能太凶。"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宇重新调整了方法,顺利完成了"执勤"任务。通过一次次的模拟,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礼貌沟通的技巧,还掌握了处理突发情况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三、收获责任的果实:在行动中感悟</p><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真正的执勤实践环节。孩子们分成小组,佩戴好红袖章,精神抖擞地来到各自负责的区域。在操场,负责检查活动安全的小组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游戏情况,及时提醒大家不要做危险动作;在教学楼走廊,卫生检查小组认真地查看角落是否有垃圾,还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在楼梯口,纪律执勤小组耐心地引导同学们靠右行走,有序上下楼。</p><p class="ql-block">"老师,有个同学在走廊吃零食,我提醒他后,他马上把零食收起来了!"执勤结束后,负责纪律检查的小美兴奋地跑来向我汇报。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自豪与满足,我知道,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劳动服务的价值。</p><p class="ql-block">在最后的分享环节,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制定的《校园执勤员工作指南》。有的小组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标注了执勤流程,有的小组还贴心地写下了文明用语小贴士。"原来执勤员的工作这么重要,以后我一定会更配合他们的工作!""我觉得通过执勤,我变得更勇敢了,也更有责任感了!"孩子们真诚的话语,让我感受到这堂劳动课带来的改变。</p><p class="ql-block">这堂《校园执勤员》劳动课,从问题导入到实践体验,再到总结反思,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理解校园执勤的意义,培养责任感"这一核心目标展开。通过逆向设计,我们先明确想要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再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技能,更收获了成长。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让劳动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绽放出更多绚丽的花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