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行程第12天,从林芝出发,全程高速直到拉萨,下午布达拉宫广场拍写真(团队赠送)。行程第13天,拉萨市一日游——游览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逛八廓街。</p><p class="ql-block">昨天早上, 酒店早餐后,又拖着行李箱跳上我们的大巴车在蒙蒙细雨中再出发,离开林芝,全程高速直到拉萨。路两旁细雨绵绵,浸润山峦,云雾萦绕,隐没峰巅。 远山如黛隐现雾中,近水含烟,雾映雨天。打开车窗 , 清风拂面,心神气爽,此景如画,难以言传。前行约1个小时,雨停了,天空渐渐变晴,远处的山峦在雨后变得更加清新,轮廓分明,仿佛一幅水墨画。我们在12点多到达拉萨市,车还行驶在拉萨河旁,右前方可以看到布达拉宫了,旅友们雀呼起来,心梦中的布达拉宫就要出现在眼前了,个个都是兴奋不已,为了来见这个神圣的宫殿,我们不远数千里,翻山越岭。按照团队安排,先午餐,然后休息一下,再去广场拍写真,观看夜色中宏伟壮观的布达拉宫。我们5点大厅集合去拍写真,简单化妆,穿上藏服,还真是漂亮,跟着摄影师在经筒旁,白墙边,广场上摆出各种姿态,看照片感觉自己就像小仙女,太漂亮了 ,然后在旅拍店旁边晚餐。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漫步在拉萨的街道上感受着这座城市在夜晚散发出的特殊气质,白色莲花🪷样的路灯应该是寓意着拉萨这座城市的圣洁,不远处的布达拉宫在灯光的映衬下看起来更是无比的神圣壮观,还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其实说是晚上实在是不准确啦,现在已经是20:30分但是太阳却还高高的挂在天上。这应该就是为什么拉萨被誉为阳光之城的原因吧。我们俩溜来溜去又溜到广场 ,继续拍照,欣赏眼前这神圣的布达拉宫,10点返回酒店。</p><p class="ql-block">今早仍然是蒙蒙细雨,今天要去布达拉宫游览,总的来说天气还算是是给力,排队检票时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爬上布达拉宫是要在室外的,刚走有10分钟雨就停了下来,接下来便是多云天气,很适合我们的活动,我们跟着导游,一边上一边听导游讲解有关布达拉宫的历史,修建,功用,价值等等,他说的很仔细,他告诉我们:布达拉宫海拔约3700米,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后经多次扩建形成现今规模。其建筑群分为白宫(行政功能)和红宫(宗教功能),是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共计1267间房舍的大型宫堡式建筑群。整体依山垒砌,气势恢宏,展现了藏式建筑的独特技艺与汉藏文化交融的审美特征。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圣地,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佛像、壁画、经卷等,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尤为著名。其建筑布局和装饰细节均蕴含佛教象征意义,如红宫顶部的金顶代表佛法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就是世界屋脊上的璀璨明珠,一座雪域高原上的圣殿。我们跟着导游的讲解,沿着台阶一步一步上去,浏览完各个宫殿,再从后方下来,12点游览布达拉宫结束 ,天空已经大晴,午餐后继续游览大昭寺。刚验票进入院内,就看见一些虔诚的朝拜者,昨天下午在布达拉宫广场旁边看到两个朝拜者,还想着在家时刷抖音怎么看到那么多,今天算是让我看到了真的朝拜情景。导游给我们每人一个助听器,然后开始讲解: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释迦牟尼佛殿”),位于拉萨市老城区中心,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之一,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中叶,由松赞干布为供奉释迦牟尼佛像而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昭寺最初是为供奉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家乡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佛像而建。松赞干布后来又迎娶文成公主,公主随行带来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现供奉于大昭寺主殿)。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演变为城市名称“拉萨”,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大昭寺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其主殿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被视为镇寺之宝,寺庙融合藏、唐、尼泊尔、印度建筑风格,开创了藏式平川式寺庙布局规制,屋顶金顶和斗拱体现汉族风格,碉楼和雕梁则融合西藏特色。仍然是跟着导游似懂非懂的走着,听着,看着,大概1个小时游览结束。接下来的时间是自由活动。我们在八廓街闲逛。</p><p class="ql-block">藏语“八廓”意为“中转经道”或“中圈”,八廓街的来历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供奉尺尊公主带来的佛像,下令建造大昭寺。寺成后,信徒沿寺顺时针绕行祈福,长年累月形成环绕大昭寺的转经小径,即八廓街最早形态。最初作为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形成,后随着宗教、商贸和居住功能的扩展,逐渐发展为拉萨古城核心区,成为西藏历史、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中心。现在的八廓街感觉像是郑州的银基,买了些牛肉干,奶片等带回去也算是些西藏的特产。然后回酒店休息,今天行程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