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历史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爱德华七世

弘洋历史

<h1><b>Sachsen-Coburg und Gotha - Edward IIV</b></h1> 男人穿西装时,哪些扣子应该扣?哪些扣子不扣就好?根据礼仪规范,西装有三颗扣子,最上颗可扣可不扣,中间那颗必须扣,最下一颗则是开开就好。如果是两颗扣子的西装,那么上面那颗会扣上,下面的那颗则不扣。换句话说,无论哪一种西装,最下面的一颗扣子不扣就对了。你问我为什么?下面有请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印度皇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唯一的国王:阿尔伯特·爱德华七世。原因很简单,爱德华 中年后发福,肚子随着大英帝国的疆土越来越大。开始时,他还试试吸气,能扣上最下来的扣子。渐渐地,爱德华 就放飞了自我,扣不上就扣不上吧,再难也不能难自己。从此以后,他的最下面的那颗扣子永远是开开的。连陛下都不扣了,谁还敢扣啊?是嫌自己肚子太小,还是嫌自己命太长啊?这就成了西装范儿。 阿尔伯特·爱德华 是 维多利亚女王 与 阿尔伯特亲王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儿子,名字包括了父亲和外祖父的名字。不出意外,阿尔伯特·爱德华 将继承王位,因此康沃尔公爵,威尔士亲王等头衔纷纷加下。女王夫妇从小就给他制定了严格的教育计划,仅怕他输在起跑线上。不过王储却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基本上属于拿到成绩后要在家门口转两圈才敢进屋的那种。王宫里墙上挂满了姐姐 维多利亚长公主 的奖状和证书,而老师给 阿尔伯特·爱德华 的评语是中肯的"成绩优良"。王子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学习那块料,在1858年,完成中学学业后,17岁的 阿尔伯特·爱德华 想参军入伍,真男人要真刀真枪地开创的前途。然而慈母起手就给了他一个上校军衔,担心他有危险,不认他真正加入军队。女王夫妇不愿意放弃儿子,决定助力再猛推一下,不尽全力就不知道什么是绝望。对于普通人,牛津和剑桥可能就是终点线了,可对于自带王位加持的 阿尔伯特·爱德华 来说,这些只是起点线。1859年,王子被送入了爱丁堡大学,之后又转到牛津和剑桥,可是一直就是无法毕业。<br><br>学海无涯,回头是岸。1860年,焚书坑儒的阿尔伯特·爱德华 终于得到了母亲的允许,先去北美散散心。不过女王的条件是:你也老大不小啦,要为国家做点事了。必须以威尔士亲王的身份官方出访加拿大和美国。谁也没有想到,阿尔伯特·爱德华 在这次国事访问中,找到了自己在王室中的正确用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英国王储在加拿大受欢迎自不必说,他参观了渥太华的议院大厦,在蒙特利尔主持新建大桥的开通仪式,在美加边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见证著名的杂技演员在一根铁索上横跨大瀑布。接下来,他去了美国,与总统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在白宫会面。布坎南 还专程陪同他去了弗农山庄 Mount Vernon,这是 乔治·华盛顿 的故居。阿尔伯特·爱德华 不仅接见了美国的重要的政治人物,还在约纽认识了一大批社会各界的大佬们。这时,他才年仅19岁。阿尔伯特·爱德华 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他幽默诙谐,跟任何人聊起来都会立刻变得亲熟起来。他给人以一种邻居家大男孩那种憨厚可靠的感觉,属于智商不高,情商高的那种人。阿尔伯特·爱德华 这种性格是天生的,这使得他将来成为了继 快活王查理二世 以来,最受英国人民喜爱的国王。他还拥有"欧洲舅舅"的称号,这不仅仅因为母亲 维多利亚女王 的孩子们与欧洲各王室同婚,因而女王拥有"欧洲祖母"的称呼,更主要的还是 阿尔伯特·爱德华 自己的善良,溫雅,又不失尊严的性格。几乎所有的欧洲王室成员都喜爱他,唯一例外的可能只有自己的大外甥,姐姐 维多利亚长公主 的儿子,德国皇帝 威廉二世。威廉二世 曾经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归咎于舅舅 阿尔伯特·爱德华,但是这更多的是德皇出于政治上甩锅的动机。<br><br>话说回到1860年 阿尔伯特·爱德华 的北美之行大获成功后,接着回到大学煎熬。1861年,女王再次把泡得快发芽的王子派出了国,以观摩军事演习为由前往德国。事实上,女王母亲私下安全了一个任务,大女儿 维多利亚长公主 此时己经嫁给了普鲁士王储 腓特烈。女王让女儿为儿子安排相亲,相亲的对象是丹麦王储的女儿 亚历山德拉公主 Princess Alexandra。结果相亲非常成功,两个年轻人很快就看上了眼。短暂的相恋之后,阿尔伯特·爱德华 赶紧回到剑桥,准备进行婚前的一大任务:放飞自我。再不玩,就没机会了。很快地,他就成为了英格兰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阿尔伯特·爱德华 交往了很多漂亮女演员和社交名媛,光数的上名的就有55人。父亲 阿尔伯特亲王 对自己成为全民公公非常不爽,他于1861年冬去剑桥探望儿子。1861年 维多利亚女王 犯太岁,年初母亲去世了。女王的神精近于崩溃,所有私事公事都交给了丈夫负责。阿尔伯特亲王 健康也不好,但是仍旧苦苦撑下去。寒冷的冬季去劝说儿子之后,就勿勿赶回温莎。由于劳累和压力,亲王病倒了,不到两个星期就也走了。女王悲痛不已,将丈夫的死归咎儿子荒唐的生活。女王在给长女的信中说道: "我看到他 (儿子),就不禁气到浑身发抖。"一气之下,女王严禁王子过问具体政事。 1862年9月,阿尔伯特·爱德华 与 亚历山德拉公主 举行了婚礼。婚后,王子仍旧保持着与情妇们的关系,亚历山德拉王妃 默认了这种事情。王妃的宽容使得 阿尔伯特·爱德华 心感愧疚,两个人婚后生下了八个孩子。王子也从不承认自己与情妇的任何孩子。据说,当今的王后 卡米拉 Camilla 就是他的后代之一,不过好在当今国王 查理三世 与王后没有任何孩子。阿尔伯特·爱德华 的婚礼却相当的低调,倒不是因为王子有多节俭,主要是当时德国正在觊觎丹麦的领土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Schleswig-Holstein。维多利亚女王夫妇的大多数亲戚都是德国人,而 亚历山德拉王妃 的家人是丹麦王室。尽管 维多利亚 出面调和,但是德国仍然于1863年入侵吞并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阿尔伯特·爱德华 为此替老丈人丹麦国王鸣不平,但是女王己经禁止他处理国事,他也无可奈何。王子还主动接见了意大利独立统一活动的领袖,为此他又接到了母亲的警告:不要插手政务。<br><br>威尔士亲王 阿尔伯特·爱德华 彻底沦为了王室吉祥物。不过女王充分了解儿子的天赋,王子成为了大英帝国的大外宣工具。在接下来40年的王储生涯中,阿尔伯特·爱德华 的工作包括并不限于:访问中东,争取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泰晤士河道整治峻工典礼。默西铁路遂道开通典礼。伦敦塔桥峻工典礼。威尔士亲王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由于每次都是别人出工出力,然后他去主持完工庆祝,所以 阿尔伯特·爱德华 自带喜庆感,在民间拥有很好的口碑。1871年冬,在父亲去世10周年之际,王子也感染上伤寒,卧床不起。英国人非常担心他会追随父亲而去,不过好在他身体结实,平时乐观,扛过了病魔。阿尔伯特·爱德华 的痊愈给民众打了一针强心剂,普遍认为天佑大英。母亲也与他改善了关系。1875年,阿尔伯特·爱德华 出访印度,这又是一次成功。王子个性随和,他认为人们不应该根据肤色分为贵贱,他亲切接待了遇见的所有人。这使得王室的声望大增。国会顺势通过了法案,为女王献上"印度女皇"的称号。<br><br>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了。60岁的 阿尔伯特·爱德华 继位,他没有选择成为 阿尔伯特·爱德华一世,而按部就班地成了 爱德华七世。最初新国王的加冕仪式定在了1902年6月26日,但是就在大喜之日的前两天,爱德华 突发阑尾炎,痛的满地打滚。虽然阑尾手术在当时己经普遍了,但是 爱德华 的体形却是非常特别的。他肚子太胖了,切开肚子后要花很多找到阑尾在哪。而且他己经年过6旬,如果手术时间过长,国王潜在的心脏和心血管问题将会致命。然而,放着不管也不行,阑尾炎疼也疼死了。因此医生勇敢地划开了国王的肚子,在流出一大桶油之后,才施行了手术。第二天 爱德华 就可以坐起来了,还在病床上抽起了雪茄。两个星期后,国王完全康复,登基大典于8月9日举行。 20世纪开始,英国已经处在了孤立状态。经过了第二次布尔战争的耀武扬威,全世界都看出了大英借着传播文明的幌子,干实际侵略的勾当。英国急需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这事 爱德华七世 太会做了。1903年,爱德华七世 正式出访法国,踏上法国土地那一刻,国王就感受到了法国人民热情地遣责。人们不断地向他嘘声,大吼,就差扔鸡蛋了。爱德华 保持了风度,笑容丝毫不减,以憨厚诚挚的态度对待公众,最终赢得了法国人民的认可。爱德华 用真诚改善了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关系。事实上国王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英国不可能再在世界上一家独大了,需要坚定的盟友。<br><br>重新再看19世纪下半叶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用高情商的话说是已发达国家,用低情商的话说就是怎么这么拉垮了?英国的工业化早己完成,现在是技术僵化,毫无远见。各国的工业发展迎头赶上,美国和德国的生产力己经超过了英国。从1850年到1900年,人口出生率从40%降至25%,20岁以下的人口从占1/2降到1/3。从事农业的人数从25%的男性降为5%以下,农产品从自产一半降到20%。大量人力进入城市。1900年,英国出现了赤字,经济放缓减半。失业,健康,减薪,工伤,贫困,成为了工人们的常态。在这样日落西山的情况下,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 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 Robert Gascoyne-Cecil, 3rd Marquess of Salisbury 先一步垮了。他健康出现了大问题,1902年7月辞去了职位。这时正好赶上新国王做手术,所以没有大选,也没有圣旨,索尔兹伯里 就把首相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大外甥 亚瑟·贝尔福 伯爵 Arthur James Balfour, 1st Earl of Balfour。贝尔福 也是出生贵族家庭,曾经在舅舅 索尔兹伯里 的内阁中任职。我们在《维多利亚》中提过,1886年,由于爱尔兰自治提案,保守党和统一党联合反对,索尔兹伯里 担任了首相。贝尔福 成为了爱尔兰事务大臣。他执行强制法,冷酷无情,镇压民众,得到“血腥的贝尔福”的外号。之后,贝尔福 支持 约瑟夫·张伯伦 Joseph Chamberlain 的第二次布尔战争。<br><br>统一党的领袖 张伯伦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者,也是大英帝国的保护主义者。面对帝国的实力日渐衰弱,他的解决方案是保护主义关税。对进口商品加收关税,特别是正在对英国产品征收关税的国家,大英应该收对等的报复性关税。这样可以保护英国国内的制造业和工人的工作岗位。自由党这边当然就不干了,自由贸易是基本国策,哪容政府横加干涉?贝尔福 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首相活稀泥了,推出了关税改革法案:只对收英国产品税的国家,进行报复性关税。本来是想两边都讨好,结果变成了手心手背都是屎。自由党批评保守党的关税政策,统一党与保守党分道扬镳。张伯伦 辞去内阁职务,扬言要去全国各地宣传保护主义。贝福尔 显得毫无主意,软弱不甚,勉强撑到了1905年底。1906年议会大选,自由党获得了下议院大半的席位。贝福尔 连调和在野党都很困难,因为大部分保守党和统一党的议员都支持 张伯伦 的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张伯伦 也不行了,选举后不久他就中风了,以70岁的高龄退休回家了。 在1906年大选中大放异彩的还有工党,他们的议座从2位增加到了29位。我们之前讲过,1892年,工人出身的 詹姆斯·凯尔·哈第James Keir Hardie 第一位以工会的身份成为了议员,他是工党的创建人。1906年工党当选议员的还有 詹姆斯·拉姆齐·麦克唐纳 James Ramsay MacDonald 和 阿瑟·亨德森 Arthur Henderson。麦克唐纳 出生在苏格兰北部,是一个农夫与女仆的私生子,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麦克唐纳 幸运地进入当地教会学校学习,长大后加入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会。亨德森 也是仆人出身,进入铸铁模具工厂当学徒,长大后也加入了工会。这两位出身下层的人将在未来影响英国的政治,我们以后再说。工党的社会主义具有议会式和基督教式,目的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福利。工党反对革命,不主张重组社会结构,人们把自己与国家利益关联在一起。这种温和的态度,使得工党在社会改革,自由贸易,和反帝国主义上与自由党拥有相同的看法。自由党拉上了工党。<br><br>自由党在野了10年内,一直集中火力批评政府的任何政策和行动:布尔战争,关税改革,保护主义等等。实际上,自由党建立在一个反保守党和统一党的广泛阵线联盟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时隔10年,自由党再次当政,党首 亨利·甘贝尔-班纳曼爵士 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 成为了首相。甘贝尔-班纳曼 习惯地以名字的前两个字母自称 CB。CB上台后才发现自己没有 plan A。这么多年来就知道喷对手了,自己没有明确的执政钢领。自由党简直就是不同组织的大杂烩,包括了旧辉格党贵族,商业家,实业家,社会主义家,激进分子,不信国教者等等。不过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保守党己经遭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抛弃了,因此自由党可以在大选中高票胜出。CB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整合各方势力,在1906年推出了《劳资法》和《劳工法》加强工人工会的权利,并且为工伤提供赔偿。这些社会改善是基本共识,剩下的就没那么容易调和了。1908年春,CB精疲力尽,辞去了首相职位,然而在还没有搬出首相府之际,就因突发心脏病在唐宁街去世了。<br><br>接替CB的是财务大臣 牛津及阿斯奎斯伯爵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 1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阿斯奎斯 出身于一个约克郡的老贵族家族,祖上参加过反 查理一世 的圆颅党。阿斯奎斯 自己很早就进入了法律界和政坛,曾经出任过 格莱斯顿 的内政大臣。阿斯奎斯 性格圆滑,伶牙俐齿,因此,在各大山头林立的自由党之间游刃有余。他以董事长的风格统领全局,把具体事务交给了各派的实权人物处理。在 阿斯奎斯 的内阁中,有两个人引人注目:大卫·劳合·乔治 David Lloyd George和 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br> 先说 劳合·乔治,他出生于一个威尔士农夫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投靠了舅舅。舅舅是个制鞋匠兼牧师,对他从小就关爱有加,送他上学,鼓励他成为律师和政治家。劳合·乔治 的父姓是乔治,他又把舅舅的姓劳合加在了自己的姓氏上。劳合·乔治的童年过得并不差,舅舅的关心建立了他强大的自信心。188 4年,劳合·乔治 在舅舅家的后厅成立了自己的律师行,之后又开始参政。《维多利亚》篇中说过当时的政坛主要是 索尔兹伯里 的保守党和 格莱斯顿 的自由党。自由党里的政治新星是白手起家的 张伯伦。张伯伦 靠着实业进入政坛,自然是 劳合·乔治 追随的榜样,因此他加入了自由党。然而不久,格莱斯顿 拉拢爱尔兰议员联盟,推动爱尔兰自治。张伯伦 坚持帝国主义,带领一大票自由党统一派,与保守党联盟。劳合·乔治 犹豫了没走,原因是他的威尔士出身,他的政治朋友们也都是威尔士这一圈子的。威尔士虽然不像爱尔兰那样苦大仇深,但是也不是英国的代孝子。如果爱尔兰可能自治,威尔士不防也效仿一下。1893年,格莱斯顿 再次出任首相,推动《爱尔兰自治法案》。结果被上议院以绝对多数否决了。劳合·乔治 和其他威尔士政客们由此放弃了建立威尔士自治党,他们继续留在自由党内,成天地一起怒怼保守党的每一个决策。终于自由党于1906年胜出,劳合·乔治 进入了CB的内阁,担任贸易委员会主席,手下管理着进出口和运输等实业。其中 劳合·乔治 最高光的时刻是调节了全国铁路工会大罢工。铁路工会要求铁路公司提高待遇,而资方公司提出现有的劳资协议还没有到期,公会这是提前毁约,因此不予搭理。于是铁路工会准备给资本家点颜色看看:发动全国性的大罢工,英国运输面临瘫痪,交易停摆。关键时刻 劳合·乔治 说服各间铁路公司,让他们回到谈判桌前,同时劝说公会提出合理要求,最终劳资双方达成了新共识。CB去世后,财务大臣 阿斯奎斯 接任首相,劳合·乔治 接任了财务大臣。而接任贸易委员会主席的则是 温斯顿·丘吉尔。<br><br>温斯顿·丘吉尔 复姓 斯宾塞-丘吉尔 是著名的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 约翰·丘吉尔 的后代。父亲 伦道夫·丘吉尔 勋爵Lord Randolph Henry Spencer-Churchill 是一位保守党的政治家,在1886年出任 索尔兹伯里 内阁的财务大臣。在《维多利亚》篇中我们说过19世纪最后20年是大英帝国南征北战的时代。然而,伦道夫·丘吉尔 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政府节流,更准确一点就是大砍军费。面对如此逆时代洪流而动的炸裂行为,不到三个月,首相就把他给辞退了。政坛失意的 伦道夫·丘吉尔 家道中落,憋着一口气到了1895年死了。同一年,家徒四壁的 温斯顿·丘吉尔 开始了自己奋斗的职业生涯。1895年10月,作为《每日纪事报》的记者,丘吉尔 被派到了古巴,专门报导古巴脱离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同时为了打两份工,他还接受了大英帝国给他的一项暗中任务,收集西班牙军队的武器情报。1899年,丘吉尔 打算进入政坛,但是在议员选举中失败。接下来,生计所迫,他就接下《早晨邮报》的工作,作为记者又远赴南非采访布尔战争。在南非的旅途中,丘吉尔 乘坐的火车被布尔人击毁,本人被俘。本来作为一名记者,不会成为俘虏,但是好死不死,丘吉尔 随身带了一把手枪作为防身武器,结果按照战俘对待,被关进了战俘营。然后有一天趁着看守没注意,丘吉尔 踏上飞快的火车,像一道奔驰的骏马,逃跑了。丘吉尔 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越狱的过程,成为了当时的网红。有了流量后,1900年 丘吉尔 再次参选议员,不出意外地当选了。然而 丘吉尔 没有立刻就任,原因是钱花光了,当时议员是没有工资的。他远洋去了美国,拜访了 马克·吐温 和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 等贵人,筹集了一笔可观的经费,回到伦敦就职。和其犬父一样,他选择了保守党。不过在南非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使得 丘吉尔 不可能对 张伯伦 有什么好感,所以他在议会大肆批评布尔战争和关税政策。又不出意外地他被保守党扫地出门了。1905年,CB政府邀请 丘吉尔 出任殖民地大臣,他推动了南非自治方案。1908年,他出任 阿斯奎斯 内阁的贸易委员会主席。<br><br>劳合·乔治 和 丘吉尔 这对闪亮的双子星推动了改革法案。保护未成年人免于从事危险行业和受到虐待。给青年提供就业选择。向贫困的老人发放救济金。向全民提供健康和失业保险。等等等等。这些社会福利看似皆大欢喜,但是谁会为这么一大笔钱买单呢?两位精英的解决方案是斗地主。20世纪初,己经有95%英国人挤在城市里了,为了讨好这些选民,卧龙凤雏的意思就是征收土地税。然而拥有土地 的5%的人都不是吃素的,全国的土地都是经过历代王朝封给贵族们了。现在这些贵族们都坐在上议院,这些老爷的阿玛们都是跟着先帝从龙入关的,他们怎么允许打土豪分田地呢?就连自由党大佬前首相 罗斯伯里勋爵 和现任首相 阿斯奎斯 都是贵族,他们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劳合·乔治 和 丘吉尔 的另一着是向富人多收税,这条税法在今天还在施行,就是按照收入等级,收取所得税的税率不同,收入越多交的百分比越高。这项法案自然也遇到了巨大的抵制,连老好人 国王爱德华七世 都有异议:"富人不应该因为有钱而受到攻击。如果赚钱遭受惩罚的话,谁还愿意努力创新,发展生产呢?"在当时富人们掌握着宣传资源,财大气粗的有钱人开动马力在各大报纸上批评两位精英,中产阶级站在了富人一边。不过更多人是底层百姓,他们支持双子星的社会改革。劳合·乔治 和 丘吉尔 把矛头直指上议院,旗人不能永远吃皇粮吧?要么约束上议院的权力,要么就让更多人成为新贵族。<br><br>就在这宪政矛盾尖锐激化的时刻,大家都认为能够调解的双方只有高情商的国王了。可是国王呢?国王在哪儿?1910年5月6日,长期热爱美食和吸烟过量的 爱德华七世 心脏病发作,当晚11点45分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