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农事(4)

便步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农事离不开肥料,肥料有双重性,农民看到的就是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题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逝去的农事(4)</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去即60年代前,农村种田种菜,基本上都是用的农家肥,特别是家里种菜,全部都是农家肥。农家肥就是现在说的有机肥,它是动植物的排泄物发酵之后,又回归到土里,给农作物做肥料。这种原始的农耕作法,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叫生态农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化肥的使用,农家肥就逐渐退出市场,生产这些农家肥的农事也就慢慢远去,成为记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扬红花草。红花草是翻耕之后,沤在田里最好的底肥。我听长辈们说,稻田如果没有草子(我们这里将红花草叫草子)就容易板结。所以,扬红花草是一件比较重要的农活。红花草的播种期在晚稻收割之前,就在长满稻穗的稻田里这么撒下去。小时候,我有记忆,看着大人们这样撒种子,我会担心这种子会不会被稻叶卡住,落不到田里;另外我又担心,收割晚稻的时候会不会被踩死。谁知这红花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晚稻收割完了,它就慢慢的长出来了,等到大雪覆盖大地的时候,它已经长得很厚很厚了。春天到了,红花开了,所有的农田都是一片紫色。由于它的紫色里面夹杂着少许其他的颜色,显得相当有活力,说美,这才叫美呢。那时集体的稻田一刀切,没有一点缺口,整个就一床紫色的毛毯覆盖满陇满坡,远远超过现在的小块小块油菜花。我记得小时候的作文,就经常是以这个为题材,大家都写得有声有色。大约80年代开始,就不种红花草了,当然也就没有“扬红花草”这个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铲火土灰。铲火土灰是件一箭双雕的事,铲是指把油茶树山里的灌木杂草铲掉,这样有利于油茶树的生长和采摘。铲了以后,把这些灌木杂草堆成一堆,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土,一块烧了以后,连土连灰都下到田里当肥料。盖土烧灌木杂草本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让火势燃得太大,避免烧伤附近的油茶树。铲火土灰这事大概也是与红花草同时消失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沤肥凼。沤肥凼是在稻田第一次翻耕之后,在某坵田的一个角上,挖一个大约五六平方的坑,里面放上冬茅等杂草,然后从牛栏里挑来牛粪,堆在一块,让它发酵。等到犁第三遍之前,再将这个肥凼里面肥料撒满稻田。撒肥就是撒牛粪,开始觉得脏,不敢撒。那年代有不敢做的事也不敢说,因为怕脏就是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农民的人,首先就会逗别人看不起。跟着大人们干了一会之后,和牛粪也有了一定的感情了,我也就逐渐没有怕脏的感觉了。在沤肥凼里做的多了,沤脏凼的印象也深刻了。后来肯定有还先进的办法,反正我当兵回来之后,就没有再看见过这种沤肥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垃圾肥。以前每家每户的户外都有一个倒垃圾的地方,这个地方大都在门前的余坪边上。这个方法好处多多,一是就近,很方便;二是可以汇集一起作肥料,不浪费。厨房的垃圾,扫地的垃圾,都是肥。特别是家里扫地的垃圾,不光是一些灰尘,那时候每家每户的鸡都是放养,鸡拉了粪便,就盖上一点灶堂里面的柴炭灰,然后再扫掉,鸡粪和柴炭灰就一同倒进垃圾堆了,需要肥料的时候,就去清理这个垃圾堆。清理垃圾堆,那可是个宝,一挖出来蚯蚓成堆,大鸡小鸡都赶过来了,这是它们的美食。蚯蚓和土质肥不肥是成正比的,可见这个垃圾的有多肥。如今我看到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垃圾桶,垃圾都统一运去焚烧了,当然,垃圾肥也就没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逝去的农事,是好是坏,没有谁去评说,也不需要评说。如今,你想回到原来也回不去了,社会就是这样发展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4张为盛夏小朋友抓鱼戏水的地方;后8张为公路某点立地环拍,东南北环山,西面本来也是山,但西面的山基本上和拍照的地方在同一水平线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到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敬请指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祝您在新的一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刘彦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 06. 1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避暑山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