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宜宾(1): 宜宾是祖父祖母打拼过的地方,是父亲曾经生活和求学并从军的地方,是父亲毕生认定的第二故乡!

星城古木

2016年8月18日,我与夫人陪母亲第一次踏上了圆梦宜宾的旅途。这天中午约12点,我们到达重庆江北机场。出了机场,办完神州租车手续,夫人便驾车驶出机场路,沿着G93—成渝高速公路,穿过众多的隧道,前往宜宾,全程约280公里…… 目的地是宜宾县县府所在地柏溪镇、父亲青少年时的同学曾一沤曾阿姨家。父亲生于山东蓬莱,自幼随父母漂泊,居无定所,直到1939年落脚于四川省犍为县五通桥西坝镇,并在此读完小学,后在当地五通桥通材中学读了4个学期的书。1947年秋,随父母迁往宜宾,并转学到当地明德中学(现宜宾六中)读初三;1948年秋,考入县立师范;解放后,随着县立师范与李庄师范合并,又到了坐落于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的川南宜宾师范继续就读,直至1950年9月在柏溪弃学从军(川南军分区警卫营)……正是在宜宾生活与读书期间,父亲与丁允熙、冯裕农、曾一沤、张玉霖、王健康,以及冯裕农的弟弟妹妹冯裕国、冯裕清等,成了一辈子的好同学好战友(丁冯一同当兵)。正因为此,宜宾成了父亲的第二故乡。宜宾的同学朋友中,后来只有北京的丁叔叔和宜宾的曾阿姨与父亲保持着联系。1987年11月上中旬,在离开宜宾近35年的时候,父亲专门请假回了一趟宜宾,与曾阿姨等几位仍在宜宾生活的老友相聚甚欢,呆了半个月。1988年5月,丁叔叔专程来长沙看望我父亲,后来又与夫人刘阿姨以及陈将军夫妇来长沙与我父亲相聚;1989年、1995年,曾阿姨先后两次来长沙看我父亲,第一次是夫妇俩一起来的,第二次是独自一人来的;接着,冯裕国夫妇也来到长沙看了父亲。此后,因工作和身体等缘故,父亲再也没能回宜宾。这一次,我们是带着父亲的遗愿,第一次前往宜宾,第一次上门去看望曾阿姨…… 近乡情更怯!车子在G93公路上驶过了重庆江津、合江和四川泸州,便进入宜宾市的江安、长宁、南溪,后转道驶入宜宾县及柏溪镇。这时,我内心频频泛起波浪,颇为激动——终于可以实现父亲遗愿了!母亲更是感慨万千,以一种缓慢的语气深深地感叹道:“要是我老公还健在、能一起来就好了!”是呀,父亲是一位十分重情十分怀旧的人,做梦都想再回宜宾!敬爱的父亲,您放心吧!您的儿子儿媳陪着妈妈来到了宜宾,来到了柏溪,还将去李庄,一定捎上您对老友及其家人的问候,一定在宜宾多走走、多看看…… 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美丽的金沙江和岷江永远地浸润着、守护着古城宜宾,并在这里汇合成长江。宜宾县柏溪镇金江街和三角街的南段,便可通向富有历史感、文化感的金沙广场和美丽的金沙江…… 石刻的《金沙赋》写尽了金江的美好和宜宾的光辉…… 牌楼上的对联“川滇门户,两江明珠”,是对宜宾县优越地理位置生动而准确的描述与赞美。 牌楼上的对联“赵一曼故里,香柚樟王国”,则是宜宾人民永远的自豪与骄傲! 清晨,金沙江大桥静静地横卧在江面。 这里的人们爱晨钓,爱晨练,也爱晨泳,哪怕江水流淌依然湍急…… 卢德铭:宜宾的革命先烈 赵一曼:宜宾的革命先烈 你看,宜宾县城是一个多么干净、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