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深圳之旅

<p class="ql-block">六月,心里没有很多激动的来到深圳,我不知道我决定来深圳的那一刻的决心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所以别人问我,我只勉强回答:珍惜老师在身边的机会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来,也都会很紧张,怕老师说退步了,想想也是自己在家功夫不得力,不然就不用害怕。</p><p class="ql-block">确实,老师交代的功课,每天记录与孩子的成长,不是每天都做,只是前面做了一些天,那时心情很紧张,有备课的压力,记录孩子的内容只是很干枯的行为,没有多少自己可以带着觉知和成长的锻炼在其中。所以不想做,障碍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李老师交流关于做老师核心素养:爱。我没有,这也是我这次来深圳想解决的,为何我的心如此冷漠?升不起温情。</p><p class="ql-block">李老师分享她自己,这让我更加惭愧,更痛苦,我就不配做老师。最后李老师拥抱我:我很爱你。</p><p class="ql-block">我哭了,越哭越大声,心里无数个带着恨自己的“为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问老师。我得到的回应是:我在进步,有些事相的到来,是“情却有牵”,我不可逃避,我体会到,不是我要不要做老师,而是我应该锻炼自己更加“慈悲”,我的“心”需要锻炼,需要“净化”。这是我往上走的下一步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问了一个缘起萍萍姐的事,赘述了很长,老师给到答案的同时,也告知我:如果你还问这样的问题,你还差远了。</p><p class="ql-block">我心里很尴尬,却也不太难过,确实,我在这个点上是缺少确定、核心、本质答案的。</p><p class="ql-block">老师的回应,提醒我,举一反三。让我体会与所有人之间相处,都是一个“心意”的回应。</p><p class="ql-block">在形成自己所处境界的行事风格外,对于他人特别的“用心”,我们是要做“心意”回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请李老师留下,为我解决“压抑”这个词。</p><p class="ql-block">一个细节感受老师的慈悲,老师躺在垫子上,教我教育的意义?</p><p class="ql-block">而这里,我没有回应老师的慈悲,我距离老师说话很远,老师提醒我坐到她头部的位置来,方便她说话。(瞬间惭愧,不够慈悲,不用心就在此体现)</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意义:看到小生命需要什么?分析出她能做到的部分,协助提供他做不到的部分。精准判断出,何时介入,何时退出?</p><p class="ql-block">感谢李老师,一句“感恩”无以表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老师这两日讲话,和观察大家,也让我自然萌生“止语”的念头。</p><p class="ql-block">回想生活中太多不经大脑的废话出来了,给自己的思想带来很多混乱和麻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