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五十年光阴流转,青丝已成暮雪;半世纪岁月回眸,故园犹在心头。当三十余双手再次相握,当熟悉的名字唤起旧日容颜,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是时光的恩赐,亦是同窗情谊的见证。十余位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学也寄来了祝福。像申美云老同学说的“得知大家在5月28日相聚,共庆毕业50周年,我满心期待与感动。此刻因在国外旅行,无法参加这次活动,心中满是遗憾。五十年的同学谊,少年已是白头童,历尽风霜涉世途,满腔艰辛献私公。五十年时光匆匆,教室里的书香声、操场上的欢笑声,共同学习、成长的经历,无数难忘瞬间,依旧鲜活地刻在记忆中。相信这次相聚,一定能让我们重拾青春岁月的美好,重温同窗情谊。衷心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愿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期待下次再相聚!”</b></p><p class="ql-block"><b>    这篇纪念录以墨香为舟,载我们溯流时光长河。开篇的"春夏重逢"章节,定格了2025 年聚会的动人瞬间:春花纷飞中颤动的握手,会场座椅上重叠的光影,以及那些比岁月更坚韧的欢笑与泪水。特别收录的五篇纪念文章,如五颗温润的珍珠,串联起青葱校园与人生长路——从1964年教室窗外的蝉鸣,到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抉择,字字句句皆是生命的注脚,在泛黄的信笺与崭新的感悟间,折射出时代的光谱。</b></p><p class="ql-block"><b>"十载七聚"影像长廊里珍藏着2014 年以来的相聚时光:古城浙商酒店前的合影,东方酒楼的晨照,晶彩人生里共忆蹉跎岁月,西塘古镇里水墨画......七次相逢不仅是日历上的标记,更是一部流动的群体传记。而当我们凝视"同窗肖像"中每一道笑纹与银发,恍然惊觉:原来岁月从不曾带走少年的眼眸,那些在黑板前争论代数题的神采,依然闪烁在古稀之年的眉梢。</b></p><p class="ql-block"><b>纪念录特设"星河遥寄"篇章,以五盏烛光缅怀远行的星辰。他们的课桌永远停留在毕业季,却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持续生长——或许在某个清晨的鸟鸣中,在某个黄昏的茶香里,故人的身影会与窗外的梧桐影悄然重叠。</b></p><p class="ql-block"><b>五十载风雨兼程,归来仍是五三少年。这本纪念录不是终点,而是同窗情谊新的扉页。愿其中的文字成为时光的琥珀,照片化作记忆的锚点,当我们再次翻开时,仍能触摸到 50年前教室里的晨光,听见青春永不散场的回声。</b></p><p class="ql-block"><b>                                                      康新华</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6月6日</b></p>  <p class="ql-block"><b>庆祝上海市浦东新区五三中学毕业 50 周年纪念活动纪实</b></p><p class="ql-block"><b>2025年5月28日上午,五十年前毕业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五三中学的三十余位老同学,相聚在川沙古镇林隐逸居酒店,共同纪念那段历时九年半的青春岁月。尽管时光流转,昔日的十七八岁少年已步入古稀之年,但每一位参与者依然激情澎湃,活力不减。</b></p><p class="ql-block"><b>老同学们陆续在签到簿上郑重签名,互道别后沧桑与经历。大家纷纷拍摄个人肖像,定格珍贵瞬间,更热烈地交流着彼此的信息。有人追忆同桌时的温馨点滴,有人谈起初入中学时班主任桂老师教授代数的场景,还有人分享着毕业后职场生涯的酸甜苦辣……欢声笑语中,同窗情谊历久弥新。</b></p><p class="ql-block"><b>十时许,在秘书长的带领下,大家缓步回到魂牵梦绕的母校——五三中学。部分同学步入校园,重温熟悉的教室、操场,更驻足于当年亲手栽下、如今已亭亭如盖的香樟树下……重走青春路,再拾校园梦,感慨万千。</b></p><p class="ql-block"><b>随后,在摄影师杨国标同学的精心安排下,大家在母校门口拍摄了珍贵的团体合影以及自由组合照,将这一刻的欢聚与感动永久珍藏。</b></p><p class="ql-block"><b>午宴开始前,第三任秘书长沈克俭同学简要介绍了本次纪念活动的安排。紧接着,沈若明、陈萍、王跃进、丁晓华、唐志仁、费凤鸣、卢跃和丁国芳八位同学联袂登台,深情朗诵了配乐散文诗《走近七十岁》。抑扬顿挫的诗句,伴着悠扬的旋律,将对岁月的感悟和对情谊的珍视娓娓道来,将整场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大家频频举杯,共同庆祝这跨越半个世纪的毕业庆典。</b></p><p class="ql-block"><b>下午二时,大家齐聚卡拉OK厅,一展歌喉,兴致盎然……活动尾声,老秘书长费凤鸣对本次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五三中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从组织筹备到具体分工,克俭同学尽心尽力,各位同学积极配合、默契协作。活动中安排的母校重游与集体朗诵环节,深情表达了对同窗情谊的深切怀念与无比珍惜,充分体现了五十年庆典的深远意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b></p><p class="ql-block"><b>岁月匆匆五十载,今朝重逢喜满怀。</b></p><p class="ql-block"><b>同窗情谊深似海,欢声笑语震天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春夏重逢”纪念活动一组美照。</b></p>  <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感恩母校 ,半世纪依然微笑</b></p><p class="ql-block"><b>                陈  萍(第一任秘书长)</b></p><p class="ql-block"><b>在浦东川沙古镇,有一段古城墙,一条古城河。在河的东北角上,静立着一座校园,看似平常,但无人不晓,未必耀眼,但温暖人心。这就是五三中学,我们的母校。我们七五届一班,在这儿,度过了青年时期的学习。课堂上的书声,绿茵场上的欢呼,天真无邪的喧闹,同学之间的友谊。忘不了,青春年少的快乐浪漫;总忆起,绿荫树下的校园情怀。</b></p><p class="ql-block"><b>七五年,从少年到成年,我们走出校门,抱着希望,带着寄托,踏上社会。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目赌了科技强国的兴盛。母校对我们的教育培养,我们对社会有所贡献。岁月沧桑,洗尽铅华,现在我们卸下了肩上的重任,享受着幸福的晚年。待到年长,人生总有一些美好,留存在内心深处。曾经的母校,久别的同学,在我们心中,从来未曾远去。</b></p><p class="ql-block"><b>五十周年,我们七五届一班的毕业,值得纪念。筹备组精心策划,同学们纷纷献策。两个班长牵头,分工负责。安排场所,布置会场,拍照留念,财务管理,聚会朗诵,还准备制作毕业五十周年的纪念册。齐心协力,只为了呈现一场完美的纪念聚会。筹备开始,就是联系分散在各处的同学。有的多年没有联系了,好在一班的同学,大都是在川沙古镇。通过各种渠道,同学相互联系,大家纷纷响应,热情满满。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逐渐被召回,那份期待相聚的心情也愈发浓烈。</b></p><p class="ql-block"><b>今天,我们相逢校园,为少年,为想象。我们当时很幸福,却浑然不知,只道平常。我们现在很坦然,“五三”往事,深深眷恋。时光因懂得而美好,岁月因感恩而厚重。五十年了,母校还是曾经的模样,却多了平和悠长。半个世纪,同学两鬓霜白,但依然阳光灿烂。我们举首仰望,感恩母校;我们同学相聚,依然微笑。</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岁月如歌 情谊永恒--同学50年重聚首</b></p><p class="ql-block"><b>                       费凤鸣(第二任秘书长)</b></p><p class="ql-block"><b>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五十载光阴流转,曾经青春洋溢的少年们,如今鬓角染霜,眼角刻满时光的纹路,可那一双双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当年同窗共读的炽热光芒。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显得珍贵而动人。</b></p><p class="ql-block"><b>    这次老同学五十周年庆聚会,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回忆的涟漪。回想起2014年12月20日,第一次老同学们初见时,彼此却有些拘谨,但当一个默契的眼神交汇,所有的陌生感瞬间消散。大家围坐一起,分享着各自的人生故事。有人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却依然乐观坚强;有人在事业上拼搏奋斗,取得了成就;有人回归平淡,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无伦经历了多少风雨,当我们相聚,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化作了相视一笑的理解与共鸣。大家互相打趣,互相调侃,仿佛时光从未流逝,我们以然是彼此最熟悉的伙伴。同学聚会至2021年5月22日,共办七届,后因疫情未办。想到每一次的组织活动,筹备小组的每一位人员,全力以赴,各尽其职。特别是沈若民同学自动帮助来回不便的同学接送。还有得知季惠琴同学乘车会晕车一事,杨国标同学自动提出他开摩托车去接送季惠琴同学。还有活动金费超资,筹备小组人员二话不说,自动帮助补上。这样的同学情,早已融入血脉,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b>    这次老同学五十周年庆典,重温那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当白发苍苍的我们,再次站在这片承载着青春记忆,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按下了暂停键。昔日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课间嬉戏的欢声笑语、操场奔跑的矫健身影,都如潮水般涌来,模糊了眼角,温热了心田。在岁月的长河里,这份情谊永远是最闪耀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    这次五十周年庆,老同学欢聚,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寒喧,只有最真挚的情感,最纯粹的情谊。我们约定,无伦未来如何,都要珍惜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同窗情,期待下一次的重逢。</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相聚甚欢    初心依旧</b></p><p class="ql-block"><b>                沈克俭(第三任秘书长)</b></p><p class="ql-block"><b>五十年光阴流转,仿佛只是一瞬间,却又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与回忆。当我们七十五届(1)班的同学们,再次相聚,时光的闸门轰然打开,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来,心中满是感慨与动容。</b></p><p class="ql-block"><b>    还记得那些青葱岁月里,教室中,我们并肩而坐,认真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操场上,我们尽情奔跑,挥洒着青春的汗水;课间时,我们嬉笑打闹,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那时的我们,天真烂漫,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与向往,心中怀着最纯粹的梦想,这便是我们的初心。我们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渴望在广阔天地间一展身手,渴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b></p><p class="ql-block"><b>然而,时光的列车一路向前,载着我们奔赴不同的方向。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在人生的舞台上拼搏奋斗。有人投身工矿企业,默默为国家添砖加瓦;有人扎根农村,默默地耕耘祖国的广袤的大地;有人战斗在人民公安和,消防、环保等站线为人们护航着;有人驰骋商海,在激烈的竞争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那份最初的初心始终在心底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相聚。看着彼此眼角的皱纹、两鬓的白发,心中感慨万千。岁月虽然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却无法磨灭我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曾经的少年少女,如今已步入暮年,但一见面,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聊着这些年的经历与变化,回忆着校园里的趣事,笑声此起彼伏。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温暖与幸福。</b></p><p class="ql-block"><b>    这次五十年庆,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一场心灵的回归。它让我们重新回望曾经怀揣的梦想,奋力前行,虽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但也收获了成功与喜悦。如今,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加珍惜这份同学情谊。</b></p><p class="ql-block"><b>    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七五届(1)班的同学们,依然能保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记得我们共同的青春岁月,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让我们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勇敢地走下去,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愿我们的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愿我们的初心,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鬓边白发藏故事,笑里深情比酒多。举杯遥祝同窗好,来日天涯再相聚。</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岁月如酒     愈久弥香</b></p><p class="ql-block"><b>                                凌  晨</b></p><p class="ql-block"><b>亲爱的老同学们:</b></p><p class="ql-block"><b>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走过五十载春秋。收到聚会邀请时,我的内心满是感慨与期待。曾经青涩的少年,如今鬓角已染霜,不知道再相见时,我们还能否一眼认出彼此当年的模样?想到即将与阔别已久的同窗重逢,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那些课堂上的欢笑、课间的打闹,仿佛就在昨天。这五十年,大家各自奔波,历经风雨,如今能再次相聚,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满心都是对重逢的欢喜与对往昔的怀念。</b></p><p class="ql-block"><b>思绪回溯到1974年,那时18岁的我穿上军装,成为了一名军人。初入军营的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梦想,紧张的是即将面对未知而严苛的军旅生活。记得第一次站军姿,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我咬着牙坚持,告诉自己不能退缩。正是这份坚持,让我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断成长。十四年军旅生涯,从战土到干部,从当兵到带兵,有摸爬滚打的艰辛,有战友间肝胆相照的情谊,更有完成任务时的自豪与荣耀。部队教会了我坚韧与担当,这段经历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b>转业后,我带着军人的作风回归生活。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部队里养成的严谨态度和拼搏精神,再难的任务,我都告诉自己要像在部队时一样,迎难而上。在生活里,我也将部队的纪律性融入日常,言传身教,把军人的正直与责任感传递给家人。这些年,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起战友们并肩奋斗的日子,我就充满了力量。</b></p><p class="ql-block"><b>五十年,是一段漫长的时光,它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带不走同窗情、战友情。期待与老同学们相聚,共忆往昔,畅聊今朝,再续这珍贵的情谊!</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岁月沉香     同学情长</b></p><p class="ql-block"><b>                             刘丽华</b></p><p class="ql-block"><b>五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回首往昔,那些青春的片段仿若就在昨天。翻开相册,2014 年到 2025 年的聚会瞬间一一浮现,让散落天涯的我们,重新成为彼此生活里最温暖的常客。岁月悄然带走了我们青春的模样,却始终带不走刻进骨子里的情谊。还记得初见时,我们带着懵懂与梦想,怀揣对知识的渴望,相聚在校园。课堂上,我们笔尖沙沙记录,偶尔与同桌交换的一个眼神,都藏着心照不宣的默契;课后的操场上,追逐的身影扬起尘土,欢笑声能传到教学楼的每个角落;筹备班级活动时的手忙脚乱,甚至课间因小事的拌嘴打闹,都成了记忆里最纯粹的珍宝。如今,我们历经世事,脸上爬满岁月的痕迹,可同学相聚时,一个熟悉的称呼、一句调侃的话语,瞬间唤醒尘封的记忆。同学之间的那份情谊如同窖藏的老酒,愈发醇厚。这本纪念录,是我们共同的生命书签。往后的日子,愿每次翻开它,都能重温那些疯闹的岁月,忆起重逢时比阳光更暖的笑脸,让同学情永远闪耀在人生的星河之中。</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一组珍贵的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凌晨穿上了海军服拍摄的美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参加纪念活动的老同学肖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载七聚‘’--第一届至第七届老同学聚会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5届(1)班十年来活动回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2014年12月20日第一届同学聚会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第二届同学聚会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第七届同学聚会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录特设"星河遥寄"篇章,深切怀念我们的老同学--吴获青,周逸鸣,王月华,沈嘉超,李秀芳,以五盏烛光缅怀远行的星辰。他们的课桌永远停留在毕业季,却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持续生长——或许在某个清晨的鸟鸣中,在某个黄昏的茶香里,故人的身影会与窗外的梧桐影悄然重叠。</b></p>  <p class="ql-block"><b>王月华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毕业 50 周年纪念录后记</b></p><p class="ql-block"><b>当五十年时光的重量最终沉淀于我们手中这本不薄的纪念录,指尖拂过纸页,仿佛触摸到了川沙古城的旧墙斑驳,浦东新区档案馆里那些泛黄影像的微凉,以及八位同窗准备朗诵《走近七十岁》时那微微颤抖又无比坚定的声音。</b></p><p class="ql-block"><b>为了此次半世纪的重逢,我们曾郑重其事地成立筹备组。由秘书长沈克俭带领十余位同学三次专题会议,灯火之下,是白发苍苍的同窗们为还原青春图景而倾注的赤诚。我三次踏入川沙古城,脚步踏过母校故地,寻访当年的中小学老师与同学,青砖黛瓦、巨大香樟间,旧日书声似又隐约可闻。更远赴浦东新区档案馆、史志办,在浩繁卷帙与影像资料间小心打捞,如同打捞散落于时间长河里的点点珠玉。十年间历次聚会的合影也被一一寻回,让重逢的轨迹得以清晰串联。这一切琐碎而郑重的努力,只为将这场阔别五十年的相会,铸成生命深处一枚温润的纪念章。</b></p><p class="ql-block"><b>聚会的华章在《走近七十岁》的配乐诗朗诵中抵达灵魂深处。八位老同学立于台上,声音承载着七十载的霜雪与星光,穿透时光帷幕,在礼堂中激荡回响。那一刻,岁月并非单向的流逝者,它慷慨回眸,将我们少年时的清澈目光与此刻阅尽千帆的从容坦然奇妙地叠印。我们并肩凝听,一种深沉而广袤的平静在彼此心间悄然弥散——原来穿越如此漫长的岁月烟尘,生命竟能淬炼出这般温柔坚韧的力量,足以支撑我们坦然“走近七十岁”的门扉,以微笑接纳它所蕴含的一切丰饶与深邃。</b></p><p class="ql-block"><b>此刻合上纪念录,聚会热烈鲜活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浮动。我们深知,这沉甸甸的五十载光阴,早已将同窗二字熔铸成血脉里不可分割的印记。无论日后是否还能再聚首于同一片灯火之下,这份情谊本身,已然是岁月颁发给我们最厚重的勋章,足以照亮余生每一个平淡的日子。聚散虽属寻常,情义却无绝期。就让我们怀抱这份温暖的回响,带着庆典中汲取的勇气,继续前行在各自的道路上——生命行至七十,我们终于懂得向岁月深深鞠躬,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以更辽阔的心境,拥抱前方所有的晨昏与可能。</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6月1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