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店佛阁雀替雕花复原记

刘晴中

<p class="ql-block">  二O一四年,黎城县(赵店)古文化研究会牵头筹资修缮佛阁。据咸丰《重修碑记》载,赵店佛阁不知始建于何时,清乾隆和咸丰年间都进行了重修。后来又有几次小的修缮,但已不复原来的面貌。这次修缮我们邀请了县文博馆原馆长赵满芳先生做顾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研究性设计,制定了具体的修缮方案,使这座古建焕发了生机。这里我只想就其雀替的修复记述如下。</p> <p class="ql-block">  由于自然坏损和文物贩子的偷盗,赵店佛阁明间、两次间和西梢间的雀替已荡然无存,只剩东梢间的一个雀替因被砌进墙体中得以幸存。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日,特邀赵满芳先生现场辨识。由于靠边临檐,站在阁内地面,角度不对,看不清楚;站在阁下仰望,距离太远,更看不清楚。于是只有请木匠师傅将其取下,带回赵先生家中仔细辨认。两天之后,赵先生通知我说弄明白了。整个雀替的雕花有三部分组成,垂花由花瓶、柿花组成,寓意“四时平安”。角花由茶壶茶盅、香炉盘香组成,寓意“茶香清供”。横花由方天戟挑磬和如意组成,寓意“吉庆如意”。赵先生还用宣纸按一比一的比例画出图案,交给木工师傅去做。两梢间的雀替雕花是一样的,这一个图案就把两梢间四个雀替的问题解决了。再说明间的雀替,赵先生认真观察后认为雀替雕花与阑额雕花是一体的。他让木工师傅把阑额上的雕花拓印下来,然后把雀替上的雕花接续上去。整个图案是二龙戏珠,寓意吉祥喜庆。剩下两次间的雀替,因赵先生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帮忙设计,木工师傅自行设计了孔雀戏牡丹花样,寓意是富贵美好。虽然缺少了研究,但看上去也还不算违和。</p> <p class="ql-block">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赵满芳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做这些事完全是义务帮忙。如今先生已经是奔八十岁的人了,祝先生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2025.6.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