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唐文郁早年辍学、性格刚毅、固守原则、仕途不顺、一生坎坷。14岁时,二伯唐仲隆来邵阳招学员兵,后跟随二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随营干部学校入伍,服役7年,复员后在邵阳市中医院从事政治、财务工作2年半时间。1958年10月调入邵阳市立医院(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事财务、行政工作。父亲经历了一生坎坷,最困难的文革时期。由于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积劳成疾,多次住院治疗,病魔缠身,终因胆总管肝癌晚期,于1990年9月12日病逝,享年55岁。</p> <p class="ql-block">革命生涯中的父亲,1935年出生,先后在邵阳市民生偕进小学、宝郡联中、循程中学读完小学、初中。194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41军,曾任学员、见习文化干事、文化教员、报务员、电台台长等职务。复员后,筹建邵阳市中医院工作2年半时间。1958年10月调入邵阳市立医院(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父亲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在军队的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勤奋好学的父亲当上了为数不多的文化教员,成了文化人。他肚子里的墨水还真不算少,凡是接触过或对我父亲了解的人,都有几分敬佩。当年父亲给我讲军史,讲三国,讲家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字写得好看,特别是行草。在我记忆中,医院重大活动,组织都要我父亲来写毛笔字横幅。</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前在一封信中说:“我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复员军人,我没有忘记我已有几十年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历史”,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我儿时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在家里不多的家当中,有一个刷着红色油漆的樟木箱,里面就装着父亲喜欢看的书,有《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三国演义》等等。父亲有个习惯,喜欢读书写作,在《邵阳市民间故事集》发表多篇民间故事。</p> <p class="ql-block">1990年端午节父亲住院了,高烧不退,经过B超、拍片检查,不知病因,后转至湘雅附一医院检查出胆总管癌转移肝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进行胆囊摘除手术,高烧才退去。这时我正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全家都去长沙陪伴父亲,二哥将我托付给他朋友照应,在他朋友开的服装店吃饭,晚上一人在家复习。毕业考试一完成,我一人搭车前往湘雅医院探望父亲,与家人团聚。7月中旬,父亲被单位救护车接回到自己医院外科住院,直到生命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弥留之际,还想去广州去见他的老战友,还想到广州医院诊断治疗,还一度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90年9月12日早上,父亲走了,走时很安详……父亲去世那年,我15岁,至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5年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父亲节,追忆父亲,难以释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