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父爱深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刘文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阑更深,孤灯如豆。整个世界又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白炽灯也瞌睡了吧?它睁着惺松的眼睛,偶尔发出几声叹息——难道它也像我一样,今夜,想起了已经离开我二十七年、到那“永久的故乡”的父亲了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幼时被父亲“灌药”的情景历历赴眼,如在昨日!大约几岁的光景,我生病了害怕吃药,“熬”了好多天,直熬得“病体沉重”,头脑昏沉,身上没有一两气,像一条“蚯蚓”,恨不得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融化”到床板上,肚子里也咕噜咕噜唱《空城计》,“留”不住一点东西——很难受,就是不想吃药!当时还没有学过“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名言吧?听不进家人的“逆耳”的“忠言”,吃不下桌子上摆满的“良药”,只是硬撑着!父亲明白,硬撑不是长久之计——“拖”成大病怎么办?终于,有一天,父亲“绷”不住了,他决定“违背男人意愿”强行给我“灌药”——连哄带骗加强制,在一阵杀猪般的嚎叫声中,一匙汤药“入口”——于是,整个世界都安静了;黑暗过去了,又“迎来”了黑暗的来临——父亲又举起了汤匙——“良药”“入口”且下肚了不少吧,因为没过多久,药已大显其功——突然肚子觉得像是气球将被吹暴,里面的杂物一路“过关斩将”,连着几波高速“出口”——顿觉神清气爽,大病痊愈了!早知如此,就应该早点吃药,何必白白地遭受这几天的“洋罪”呢?父亲肯定懂得“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不然不会最后“痛下杀手”的——留在记忆深处的还是“违背意愿”时的委屈,被“窒息而死”的恐怖,众亲友们“张牙舞爪”的“狠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从小就是一个“静若淑女”般的男孩子,性格文静听话,甚至是逆来顺受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家里听从父母的话,在学校听从老师的话,认真学习,成绩优秀,从来没有让父母亲在学习上操多大的心,大体上属于“放养式”的管理——平时对我的学习不闻不问,只是在期末“放榜”的时候去看一下,或者问一下——他们也有放养管理的“资本”,因为我从来没有让父亲失望过,而他也一直以我为骄傲,除了那一次——记得上初中时候,父亲有一次闲来无事,忽然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理想吧!我就很真诚的回答“想唱戏”——这可能受了村业余剧团演员大姐的影响吧,或者是出于对文字天生的敏感,记得小学三年级左右,就从同学家抄写了很多戏剧方面的名家名段,平时没事也会装模作样的瞎哼几句,出于对戏剧的挚爱,我很真诚的想出了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可能父亲认为唱戏是“下九流”的职业吧,也可能是我的“理想”太小,唱戏没有前途,不足以养家吧,或者是觉得我已经走上了“邪路”——沉迷于唱戏而影响了学业吧,我家的“天气”马上晴转多云,甚至暴风骤雨、电闪雷鸣了!父亲盛怒之下,还不忘在我头上送了很多“红包”……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有“超能力”改变我家“局部天气”、且送我“红包”的人早已远去,只是当年的情形依然在脑海里浮沉,在心田里生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父亲终其一生劳作不息!记得当时上小学,还是生产队大集体时期,父亲和另外一个叔叔负责村里磨面坊的工作!那一阵子我常常晚上去磨面坊和父亲作伴。除了白天的劳作,父亲还整夜整夜地磨面!有时我迷迷糊糊地半夜醒来,看到父亲还在给人家磨面,不断地反复地干着,干着:把堆积成山的小麦一袋袋称重,一袋袋举起来,倒在高高的机器上,把“成品”分类装好袋子并贴上标签,一袋袋挪到到别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而繁琐的工作;遇到有老人、妇女、小孩子去磨面,父亲就帮着装车,甚至还帮着运回家!对此父亲从未有过任何抱怨,总是热情地为人民服务!因为他对人态度和蔼可亲,工作耐心细致,就有不少人专门挑父亲值班的日子去磨面,于是父亲就更忙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歇班的时候,还要去卖酱油醋补贴家用。一辆锈迹斑斑的老掉牙的自行车,两个半人高的铁架子,两个“泪流满面”的大木桶,是父亲工作的“标配”!走街串巷,吆喝叫卖,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迎送过多少个寒来暑往……后来生产队解散,父亲就失业了!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他只好再次“创业”!他当过煤厂的装卸工:特大号的铁锨,至少有两米高的车厢,载重几十吨的大车,全凭人力把煤炭装上卸下!他还为别人赶驴车拉石料,做过其他的小本生意,风餐露宿,未有假期:父亲像一头老黄牛不知疲倦,低着头,一步一步向前走着、走着!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啊!让人禁不住仰天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父亲啊!“只恨此身无长物,百无一用是书生!”儿子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养家,不能分担父亲养家的责任和辛苦,何憾于世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记得大约五六岁的光景,有一天我和邻居的孩子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拿一块石头打在我的头上,当时血流不止!父亲气不过,领着我去他家讨说法,谁知那家人不但不道歉,反而说了一些“占地”的话!当时就把父亲激怒了,他决定带着我去那个“罪犯”的父亲所在的工作单位——博爱县公安局讨公平……记得当时我侧身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前梁硌得屁股疼,别扭极了;但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我不敢叫屈;父亲吃力地蹬着自行车逆风而行……七拐八拐到了县公安局后,一个叔叔接待了我们。他详细地听了父亲讲述事情的原委,当即把那孩子的父亲叫来狠狠地批评他一顿,要他必须管好自己的家人,不能欺负咱老百姓……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还是一个“好学”的“技术性人才”!为了“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父亲“受命”外出学习立窑、烧窑技术,烧制砖瓦;每当经过村西那个早已废弃多年的砖窑“遗址”时,同行的老人们总是给我们讲述当年父亲带领乡亲们立窑烧窑的往事;父亲还善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他在任生产队长时曾远赴他乡学习花生种植技术,并在本队引种花生,后在全村推广种植,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这些都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父亲还是一个“热心肠”,就在“临走”的前几天,他还热心地手把手教一个年轻人种植蔬菜;每当这个人满怀感激地给我们讲述这件事时,我们都唏嘘不已!父亲胸怀大度,不计前嫌,当看到“仇人”因翻车而被压在车下时,他毫不犹豫地扑上前救助;父亲生活极其节俭,从不铺张浪费,去城里办事,他都舍不得买一碗面条吃,平时也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穿——直到“走”时,妻子给他买的一件外套还没有挨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走了!无声无息地走了!那天早上,天下大雨,不能外出干活;母亲就说让父亲多睡一会儿吧,平时太累了,也难得今天“天公作美”;但是等到半晌去叫父亲起床吃饭时,他已经口不能言了……医院里治疗了几天,按照当地的习俗,我们只能陪着父亲回家……在父亲的葬礼上,我跪在泥水地上听着主持人宣读我亲手给父亲写的悼词时,尽管我嚎啕大哭,但是还觉得是父亲给我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他还会回家,或表扬或责骂我的;等到我抱着父亲的遗像,一步三回头拜别父亲时,我知道这不是个玩笑,父亲真地走了!我也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教诲了,再也不能叫一声父亲了……我觉得一下子长大了,我也必须长大——因为父亲再也不能给我遮风挡雨,大事小事给我“掌舵”;我必须直面今后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独自在生活的海洋中去乘风破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走了!那个刚强自立了一辈子,勤劳节俭了一辈子,“热心肠”又胸怀宽广的父亲真地走了!走的那样突然,那样仓促,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走了!那个吃了一辈子的苦,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一天好生活的父亲真地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怎能不令人心痛呢?痛在心,痛在骨呀!父亲呀!这辈子做您的儿子我还没有做够,下辈子请您还做我的父亲!儿无父无以至今日;儿无父何以度余年!古语云“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对我而言,一切已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本来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是不相信有鬼神的;但现在我却希望真有;祈愿父亲在那个世界里无病无痛,无牵无挂,幸福地生活!忽然间,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我知道,那个“无家的潮水”和“永恒的异乡人”就是我的父亲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6月4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