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张身份证里的宜川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宜川4路公交车司机强林红的暖心故事 薛仁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3日上午,我在轻工市场站乘上车牌号为00228D驶向郭硷方向的4路公交车,在代班驾驶后,休息中的司机,左手持着身份证,<span style="font-size:18px;">右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span>——这帧寻常画面是故事的开端,也是一束照见宜川人美德的微光。</p><p class="ql-block"> “喂,是强某吗?我在车上捡到一张身份证,写着宜川县新市河乡赵村杨某某……”原来,这位热心司机叫强林红,新市河乡小叱干村人。他依据身份证上的信息,联系上赵村的亲戚,传递寻物信息。他吩咐说:“11时,这趟公交车到达德馨园站,让失主在那儿等我认领!”</p><p class="ql-block"> 3分钟后,手机铃声响起。他接起电话:“哎,你别着急!对,我是公交车司机,是我捡到的,身份证在我这儿呢”电话那头,是一位妇女急切的声音,说着“麻烦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这时,只见他握着手机的手松了松,嘴角扬起笑意:“应该的,不谢,你有事忙完了过来找我。”车厢里仿佛漫开一股暖意。</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也有过一样的经历。我曾两次失物:一次不慎丢了车钥匙,被细心的出租车司机捡到送还;一次是不小心遗落佳能相机,司机也是循着寻物信息找到我。那一刻,失而复得的欣喜与感动交织,我眼中泛起泪花……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宜川公交人的高尚品格,也领略到宜川人骨子里的淳厚和朴实。</p><p class="ql-block"> 宜川人,秉持儒家“重教尚礼”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哲思,孕育出“敦厚谦恭、重情轻利”的处世哲学。小县城里,1元公交车穿城的烟火气中,熟人社会的诚信礼俗随处可见——古语称谓里藏着传统,生意往来中守着本分。面对生活压力,也能用——“花洒里喷山泉水”的幽默自嘲与“装300套马桶还敢拍胸脯”的豪爽来化解。放眼山野,看苹果花捧出晨光般的质朴,听巷陌问候裹着“如钟鸣般清亮,歌谣般舒展”,流淌着千年唐音古韵,更有公交车上一幕幕让座的温馨和温暖,犹如壶口飞溅的浪花。这些刻在骨血里的美德,萃取于黄河惊涛,沉淀在高原沟壑,成为比身份证更鲜明的精神印记和亮色。</p><p class="ql-block"> 也让我想起,在小叱干村挂职党支部书记的三年里,我积极争取县老区办、交通局及市委等的支持:建桥修路、引水建池、改造电网,推进危旧房窑搬迁,深耕苹果主导产业。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昔日“靠天吃饭”的后进村蜕变为全县先进典型。如今村民笑靥如花,圪梁梁上的晚霞映照着宜川人实干底色。一件件实事落地,既获干群一致认可,更让一方在产业振兴中焕发新生——这捧果香里的笑颜,正是黄土地上最鲜活的奋斗注脚。</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说:“无论你遇见谁,都是生命中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也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因为一次乘车,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强林红的不期而遇,便印证了这句话。让我从中领略美德的磅礴力量,读懂责任与担当,更见证了一位宜川公交人所绽放的人生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 一张身份证里的故事,在一些人眼里也许不足挂齿,可当车钥匙失而复得的释然、佳能相机重回手中的震颤涌上心头,我忽然明白:宜川的文明之路,是无数个像强林红一样的平凡人,用一次次热心与爱心铺就。那张失而复得的身份证,承载的是城市的温度,印证着美德永不褪色,犹如壶口黄河水,奔涌着滚烫热忱。</p><p class="ql-block"> 暮色中,小城炊烟升起,窗棂暖光摇曳,这是千万宜川人用脊梁撑起的文明星火,虽如一张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般普通,却燃烧着比黄河水更炽热的人间温情。</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0日</p> <p class="ql-block">强林红与作者 合影</p> <p class="ql-block"> 薛仁礼,笔名凌波。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2005年9月6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的亲切接见,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乡镇基层党组织中被推广、学习和借鉴。延安市社会科学界专家。陕西省作协作家;陕西省教育厅“百姓学习之星”;中国新文学学会乡土诗人分会会员;延安市摄协摄影家;中国摄影网记者、摄影师,论坛注册会员。著有《筑梦》《那些事儿》《写满宜川爱》《情满自然资源》《筑梦经发人》《岁月记忆》《宜川习俗》《宜川县地名志》《政治理论学习与研究》等9部书作。撰写、编纂200万字的书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