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疆帕米尔高原探秘,一直是多年的心愿……今年3月春暖花开的季节,我背上相机,挎上行囊,和协会同仁一起前往南疆行。对于广袤辽阔雄辉壮美的南疆,我是匆匆客,十多年前曾来过,然而罕见的异域风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难于忘怀……</p> <p class="ql-block"> 行走南疆,自然风光令我叹为观止!今天的行程是去西极,西极是中国疆域的最西端,也是我国国土上最晚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路上经过有一处令人为之震惊的世界级自然奇观,只见天山与昆仑山这两大雄伟山系在帕米尔高原上这里壮丽交汇,天山山脉呈驼色,昆仑山山脉呈黛色。这里既有高原的广袤无垠,又有峡谷深邃的惊险,还有河流蜿蜒的宁静祥和,人们不禁感慨道:大自然的力量,敬畏之余更要保护!</p> <p class="ql-block"> 在面前山坡上有一幅大型的中国地图,听说这是当地的村民和边防战士用这里的石块堆砌起来的。四周是红色的石块,中间用金黄色的石块摆放出五星红旗上的五个五角星。地图的下面有一行红字写着:“一身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这里的气候环境非常的恶劣,我很难想象,在帕米尔高原、在这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荒山上为祖国坚守边防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从心底感激他们,是他们的坚守,才有我们的平安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全副武装,顶住扑面而来的风沙,一路爬上山顶上的西极塔,这里植被较少,灰尘和风很大,我们沿着木制栈道一路上去,在快到顶峰处有一个小平台,平台上有一块大石头,上刻“中国西极”四个大字,环顾四周看看风景,只见远处的雪山和雪线下的由于矿物质的作用形成的彩色岩层、非常美丽。山顶的风非常大,一不小心差点被吹出国门。</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来到了南疆最美丽也最震撼的地方之一:帕米尔高原白沙湖。我们沿线途径慕士塔格峰,登高俯瞰整个白沙湖全貌,雪山与湖水近在咫尺,美得像假的。第一次站在帕米尔高原深处的白沙湖岸边,我真的以为自己到了梦境,雪山、白沙、蓝湖,干净到不像话,像是上帝调色盘打翻在大地上,突然有种感慨:世界太吵了,我在白沙湖听见了自己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来到蜿蜒千年的草滩--金草滩湿地,因有塔什库尔干河流经此处,这里水草丰美,牛羊遍地,野生沙棘与莽莽雪山交相辉映十分漂亮。我们去的时候夕阳夕照,碧绿的草滩一片金色,远处牧人白色的毡房,羊群都沐浴在夕阳下,舒展其间的塔什库尔干河如一曲混响着牧人吟唱与牛羊低语的田园牧歌,悠悠地将塔吉克人日月交迭的生活带向远方,我赶忙频频按下快门,将眼前美景摄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道,亦名瓦恰公路,它是连接塔县瓦恰乡与外界的生命纽带。瓦恰公路像是一位能工巧匠沿着山脊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品,从空中俯瞰,恰似一条气势磅礴的黑龙萦绕在山间,故而得名“盘龙古道”。我们在山上欣赏着盘龙古道的绝美风姿,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飘逸似轻纱,远处连绵的雪山清晰可见,宛如仙境,与盘龙古道那 “弯弯绕绕” 的神奇画面相互映衬。此情此景,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兜兜转转来到海拔3200多的库科西鲁克杏花村,一路上,多是崎岖的沟壑、高高的陡坡、皑皑的白雪。虽然高原寒冷,然而雪山绝壁也没能阻挡春风的脚步,这里杏树环绕着村庄,冷峻的雪山和苍凉的峡谷围着那些杏花林子,粉色的花朵如期绽放,如霞似锦,满村粉白一片,香味十足,美得令人窒息。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春天本来就是大风天,沙漠边缘容易起土,杏花村每天下午5点准时起风扬尘,我们在也这里遇到了沙尘暴。我漫步在杏花林中,欣赏杏花肆意绽放时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库科西鲁克杏花村就像是一个“桃花源”,这里的生活朴实温馨,村民们同样的热情好客,在这遥远、安详的角落里,过着逐水草而牧、广种薄收的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前往塔县的路上,随着前方的喀喇昆仑山脉雪峰渐渐映入眼帘,一抹碧色突然引起我的注意,原来它就是帕米尔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湖泊——喀拉库勒湖(海拔3600多)。远处慕士塔格峰上万年积雪的洁白和近处高原蒿草铺就翡翠色绒毯与喀拉库勒湖的湛蓝,共同在此渲染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唯美画面,身置其间,着实令人感到万分的惊艳。这里鲜少有植被,只能看到砂砾岩石和雪山,还有放养着成群的牦牛和山羊,它们大多漫不经心地在浅滩和草丛中来回踱步,自顾自的汲水或者埋头找吃的,那种悠然的生活状态,似乎早已习惯了“处乱不惊”。</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因乐器而成名的疏附县,它有着150年的乐器制作历史,被称为“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村里300多户大都以制作乐器为生,世代相传的技艺使得乐器制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乐器种类繁多,选材精细、工艺精湛、音韵婉转悠扬。我们参观乐器制作工坊和乐器博物馆,不仅能欣赏精美的乐器和匠人们的精湛技艺,还能看到手工匠人从选料到制琴的整个过程,乐器不仅造型独特,而且音质纯净,极具使用和收藏价值。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匠人们的坚守与创新,看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辗转回到了喀什,参加喀什古城开城仪式。早晨九点半,开城仪式的鼓点震碎了高原的寂静。仪式生动展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维吾尔族老人弹响都塔尔,舞者旋转的花裙摆扫过晨光斜照的土墙,那一刻,“活着的古城”不再是一句旅游口号。个 </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城街巷,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土黄的夯土墙,窗棂上雕着精美的花纹,像走进了一本静止的旧书。街道弥漫着清晨的泥土香和烤馕的麦香,我转角钻进“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作坊,面团在掌纹间被按压成星月图腾,木柴燃烧的香气穿透馕坑,孩子们捧着烫手的成果咧嘴一笑——食物在此刻成为最直白的文化语言。那一刻,我觉得,喀什不只是一个地方,更像一种时空交错的生活方式:缓慢、有香气、有温度</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往古城深处前行,探寻古城里别样的文艺与烟火交织的角落。我们在隐藏着一条充满历史气息的街道——维吾尔族匠人街闲逛,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扇雕花木门,都讲述着丝绸之路上手工艺人的故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仍在用古老方法制作土陶的匠人们,他们的技艺已延续了上千年。铜器匠人敲打壶具的叮当声、木雕师雕刻花窗的沙沙声、织毯工人穿梭纬线的节奏声,构成了这里独特的背景音乐。在匠人街的尽头,几家土陶作坊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陶匠仍在使用一种源自10世纪的工艺——不上釉,靠高温烧结形成自然釉色。陶土取自喀什城郊的特定区域,含铁量高的土壤烧制后会呈现独特的砖红色。</p> <p class="ql-block"> 在塔县,我们有幸遇上了“村超”赛马,现场人潮涌动,骏马嘶鸣,村民骑手们个个精神抖擞、身手敏捷。随着裁判一声令下, 各参赛队两两相争、轮番上场,骑手们如同离弦之箭,你追我赶,奋力争抢,在马背上施展各种技巧,有的侧挂在马背上,有的“镫里藏身”,贴在马肚之下。比赛不仅展现出高超的骑术和竞技水平,更体现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赛场上,场面惊险刺激,扣人心弦,呐喊声、加油声、鼓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热闹的场景让活动现场成为欢乐的海洋,我们在现场不仅欣赏到传统的赛马竞技,还欣赏了骑手们精湛的骑术,尽情感受着“马背民族”的独特魅力,心情十分激动。</p> <p class="ql-block"> 南疆真美,山川壮美,地大物博。8天的南疆之旅,让我领略到帕米尔高原的各种美,有象征中巴友谊的中巴友谊公路、色彩斑斓的天山、巍峨的昆仑山、中国最西端最震撼的西极村、世代守卫国土的边关村民、勤劳淳朴的维吾尔族人民,还有那666道湾的盘龙古道、风景如画的白沙湖……那怕路途中我们经历了暴风雪、沙尘暴、克服帕米尔高原海拔3600多的高反,有的团友在山路上头晕呕吐了,大家仍然兴趣高涨,坚持前行!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对大自然文化的探索。我相信,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并留下属于自己的南疆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