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 · 在岁月中蜕变

国强

香港见闻杂记之八:<br><br> 下塌的雅格酒店位于港岛的南部,我住在八楼,进房后打开窗帘,一片海域映入眼帘,非常敞亮。<br> 只见帆帆点点,密密麻麻的游艇,渔船整齐划一的排列着。后来查询得知,这片港湾连着陆地,名为“香港仔”。<br> 雅格酒店31层设置了游泳池,我坐快速电梯直达。旁边的休闲屋面朝海域,我打开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香港仔”的影像。<br> 第二天早上,走出雅格酒店,沿着导航的线路,走进了“香港仔”。<br> 初听 “香港仔” ,若顾名思义,觉得 “仔” 意味着它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实际上,香港仔在香港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 “香港” 名称的起源地。<br> 在香港的历史长卷里,香港仔承载着这座城市最本真的记忆。早在明朝,这里的海港就因转运“莞香”而闻名,“香港” 便是现今香港仔村的原名。<br> 香港开埠前后,外国商人和海军频繁在港岛南部登陆。1841 年,一批英军在香港仔登陆后,询问当地居民所处之地的名称,居民们回答 “Hong Kong(香港)”。<br> “香港”意为 “芳香的港口”,开始指代整个香港岛,而此地则被称为香港仔。在日本占据时期,香港仔又被改名为元香港,取 “香港的起源” 之意 。<br> 往昔的香港仔,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港湾,以渔业为根基的生活画卷,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彼时,一艘艘渔船穿梭于港湾之中,渔民们迎着朝阳出海,伴着晚霞归港,构成了一幅质朴的海上劳作图景。<br> 岸边,简易的鱼市,每日清晨,新鲜捕捞的鱼获在此交易,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br> 尽管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香港仔依然保留着一些历史的印记。避风塘中,依旧能看到传统渔船,静静地停泊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依旧延续着每日清晨交易的传统,新鲜的海鲜在此流转,让人们还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市井气息。<br> 香港仔,这个香港名称的起源地,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散发着魅力,在时光的淬炼中,经历了从宁静小渔村到繁华都市一隅的华丽蜕变,每一处变化都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背后的故事;而那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始终是它最动人的底色。 雅格酒店在顶层设置了游泳池,我除了游泳,还发觉此地视野十分开阔,便寻找有利的位置准备拍摄。 电梯旁的休闲屋,此地甚好,于是,打开照相包,取出相机,装上长变焦镜头,拍摄了这一片的海域。 这一片海域,就是如今的香港仔,它既保留着历史的痕迹,如避风塘中可见的传统渔船;又洋溢着现代的活力,海鲜酒楼里食客络绎不绝,街道上车水马龙。<br><br> <br><br> 如今的香港仔,虽已褪去了往昔的质朴外衣,却依然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曾经兴盛的渔业已风光不再,现代化大型商业住宅综合体拔地而起,与山海相映成趣,成为香港南区繁华的一隅。 从香港的北部,中部九龙至南部,通过立交可快速抵达。高楼大厦与渔港交相辉映,如同城市的双重心跳 , 一边是市井烟火,一边是摩登璀璨。 午后的避风塘,渔船的桅杆密集如林,船头贴着 "一帆风顺" 的红纸,桅杆上晾晒的渔网像巨大的蛛网,捕捉着午后的阳光。<br>站在雅格酒店的高楼远眺,维多利亚港的海面辽阔无垠,船只在海面上缓缓航行,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原先港湾内密密麻麻的 “住家艇” 是渔民的栖身之所,他们的生活起居、婚丧嫁娶都在这小小的艇上进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上生活文化。每日清晨,港湾内渔船往来如织,热闹非凡。 在岁月的流转中,“住家艇” 逐渐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仔也在不断蜕变。从20 世纪 60 年代起,很多渔民受城市化进程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陆续搬到陆上居住。现代化的住宅,配套设施完善,香港仔从传统渔业向现代都市化的转型 。 我走出雅格酒店后,在一转弯处,见“香港仔”方向箭头,“香港仔工业学校”在眼前伫立。这是为香港培养一代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为香港仔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活力。<br><br> 沿着导航来到了香港仔海边。如今香港仔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参观渔民文化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观赏海滨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 在香港仔的大道上,有几处渔民的雕塑。仔细观赏,从渔民的服饰,神情,便能瞥见当年的沧桑与艰辛。<br>渔民们在这一片海域中早出晚归,在以渔业为根基的日子里,一艘艘渔船穿梭于这碧海之中,可想象当年质朴的海上劳作图景。<br><br> <br><br> 在历史悠悠长河中,香港仔作为小渔村,是渔民们的栖息之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背山面海,港湾深邃且宽阔,为渔船提供了天然的避风良港,使得这里渔业昌盛。 如今的渔人码头,简易的鱼市,依旧延续着每日清晨交易的传统,鱼贩的叫卖声混着冰块碰撞的脆响,在潮湿的空气中回荡。 鱼贩们用粤语大声叫卖:"新鲜黄花鱼,晨早流网捕返来!" 一位阿姐熟练地用刀背敲晕活鱼,刀刃划过鱼腹的瞬间,血水溅在胶鞋上,转眼被水冲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br><br> 如今避风塘依旧是这片海域的灵魂所在。清晨,阳光洒在平静的水面上,几艘传统渔船悠悠地飘荡着,船身微微摇晃,仿佛在回忆往昔渔业的辉煌。岸边的绿植沿着海岸线错落生长,与现代化的建筑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景观。 香港仔海滨,渔船桅杆上的彩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香港仔的人口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原有的渔民后代外,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香港仔,在市井与摩登之间切换自如。老人们在休憩聊天,民众对这片土地还是有着深厚情感。 香港仔开辟了旅游景点,游客们乘坐小船游览避风塘,感受海风轻拂脸颊的惬意,欣赏山海交融;在海鲜酒楼品尝新鲜海鲜,听着海浪声,体验香港的美食文化。<br><br> <br><br> 香港仔的公交车站,双层巴士十分耀眼,多条线路通往各地。从宁静的小渔村到繁华的都市区域,香港仔的今昔变化,是香港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br>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片山海依旧,香港仔是香港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融合的组成部分,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br><br> <br><br>文/摄影 国强<br><br>202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