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罨画池位于崇州市,距离成都市45公里,是四川园林中川西园林的代表作之一。</h3><h3> 罨画池园林始建于唐朝,初名“东亭”,是一座衙署园林。宋时,江原知县赵抃在园中开凿罨画池,后经历代修缮,现存建筑群多为清朝重建。全园由罨画池、陆游祠和州文庙三部分组成,占地50亩,全园格局及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少数几处保存至今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h3><h3> 罨画池就在崇州市中心,到市区后随便询问路人就可以打听得到,门票8元。</h3> <h3> </h3> <h3> 罨画,意为彩色的画。走进罨画池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被梅花和菱花烟柳为主的树木所包围的一片水域。放眼望去,假山众多、花木繁茂,只见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池中游船往来,风荷左右,倒影如画,五彩缤纷,真不愧为川西名园啊!</h3><h3> </h3> <h3> 罨画池的水面是椭圆形的,面积大约有10亩,池边四周种植了很多梅花,据说每逢春梅早发之时,这里的人们都要在此举办赏梅花会。</h3> <h3> 向里面走就来到位于罨画池南土台之上的尊经阁,这里是州文庙建筑群轴线与陆游祠建筑群轴线在花园的交汇处,是全园的制高点,自然也就成为了罨画池全园的景观中心。登上尊经阁,可将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景色尽收眼底。</h3> <h3> 与尊经阁相接的是琴鹤堂,这里原为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所居住的“怡斋”旧址。这个庭院建筑群据说是罨画池全园的精华之所在,景致虚实有秩、疏密得当、步移景易,在造园艺术上成就最高。</h3> <h3> 在罨画池的东南面就是陆游祠,这是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四合院式建筑,从大门进去依次为入口甬道、梅馨千代(过厅)、香如故堂(序馆)、两庑、放翁堂(正殿),放翁堂内有陆游像,气宇轩昂。放翁堂后有梅园、园内建有吊梅阁(信有亭)、同心亭、驿楼等。遗憾的是展馆没有开放,没能欣赏到祠内所陈列的陆游的诗、画及《怀成都十韵》、《游近村》等草书手迹石刻。</h3> <h3> 在罨画池的南面是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年间重建,是四川地区保存最好的四座文庙建筑群之一。殿宇巍峨,雄冠西川,有宫墙、启圣宫、棂星门、圣城、鼓乐亭、大成殿等。</h3><h3> </h3><h3><br></h3> <h3> 文庙正殿——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大成殿东西两侧,有东西两庑,庑内,是孔子及其弟子生平事迹的群像。</h3> <h3> </h3> <h3> 大成殿后方,是启圣殿,又称崇圣殿,建筑宏伟,启圣殿主祀孔子父母,殿中有孔子父母塑像。为表彰孔子父母启育宣圣之德,元文宗至圣元年(1330)追封其父为启圣王,其母为启圣王夫人。</h3> <h3> 罨画池,陆游居住过、并在他记录蜀州岁月的30余首诗作中提起过的地方,即使是在他离开这里之后,还曾写下“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长是忆幽期”等追思罨画池岁月的诗句。</h3><h3> 如今,数百年的风霜雪雨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不变的罨画池在颓废与传承交织中,给我们留下了蕴藏悠远的追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