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温县仓头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招贤乡政府东南6公里处,南临黄河,现有712户2209人,耕地面积2800亩,是著名的小浪底库区移民搬迁村。先后荣获国家级文明先进村、河南省文明村、模范移民村、省级优秀党建基地等二十余项荣誉。</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4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洛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一行20余人,走进温县仓头村,探访昔日移民村今朝的发展变化!</span>洛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庆兴,主席团成员徐根鹏、谭滢、高春民、朱怀金等参加了走访活动,我市民俗专家、洛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刘百灵随同走访。大家先后参观了温县仓头村村史馆、太极圣地陈家沟、小麦博物馆(全国唯一)、昊田九蒸九晒熟地黄家庭农场、顶养生物科技公司的山药粉加工基地。</p><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杨庆兴主席和仓头村村委会委员徐闯子主持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畅谈仓头村的巨大变化,感动于仓头村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以及村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情系家乡,根在河洛”,祝福仓头村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温县仓头村原位于新安县仓头乡,二</span>十余年前,为支持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小浪底建设,仓头村的村民们告别世代生活的故土,举家迁徙至温县。初到陌生环境,语言、气候、风俗习惯的差异,让他们面临诸多挑战。但勤劳坚韧的仓头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平整土地、搭建房屋,将曾经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温县仓头村,白墙黛瓦的新居整齐排列,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昔日移民搬迁的艰辛已化作今日安居乐业的画卷。</span>走进村庄,一排排整齐的新农舍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伫立路旁,文化墙绘满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村里不仅建起了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还设立了村史馆,馆内陈列着老物件,墙上悬挂着搬迁前后的对比照片,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移民岁月。</p><p class="ql-block"> 产业发展是仓头村蜕变的关键。黄河滩涂<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小麦种植的肥沃土壤,经济作物以四大怀药种植为主。</span>村民们利用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还引进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温室大棚。<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时,村里积极招商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让农产品身价倍增。仓头村鼓励发展传统文化,黄河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诸多荣誉。此外,依托田园风光,仓头村还探索乡村旅游,举办采摘节、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2021年,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从“异乡客”到“新主人”,仓头村的移民们用汗水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将移民村建成了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奋斗之歌。</p> 一、参观仓头村移民村史馆 <p class="ql-block"> 2019年,仓头村借全县建设党建综合体的契机建设了“福满仓”村史馆,面积共15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村史馆分为故乡回眸、激情岁月、时代风采、共谱华章、筑梦未来五大部分,通过展品、照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了仓头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记录了仓头村的移民史、发展史,诠释了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甘愿牺牲奉献的移民精神,展现了仓头人对福满仓头、福满农家、福满未来的美好向往。</p><p class="ql-block"> “福满仓”村史馆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让大家的乡情有了寄托,也成为延续乡土文化,教育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文化场所。</p> 二、游览太极圣地--温县陈家沟 <p class="ql-block"> 太极圣地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隶属温县赵堡镇,南邻黄河,南水北调渠穿村而过。</p><p class="ql-block"> 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村名变更为陈家沟。</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易经》太极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等,创编了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经300余年传承,逐渐形成了陈、杨、武、吴、孙、和等太极拳流派。如今,太极拳已传播至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之多。</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祖祠:主要由山门、东西碑廊、拳谱堂、东西配殿、祖师堂组成,是纪念太极拳宗师陈王廷和历代太极拳大师的武林圣地。</p> 三、参观小麦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小麦博物馆,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是全国首座以小麦为专题的博物馆,2016年5月开馆,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主馆采用开放式仿汉建筑风格馆体共3层,馆内布展面积3000余平方米,分为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4大部分11个单元。“麦之源”展示小麦的起源和传播等;“麦之脉”呈现小麦的生产与贮藏、初加工、用途拓展等;“麦之梦”展示麦田逐梦过程和未来发展畅想;“麦之乡”则展示温县麦乡的底蕴和规划。</p> 四、走访乡村振兴项目: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古法加工家庭农场 <p class="ql-block"> 怀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其古法加工工艺注重保留药性。从采挖与挑选到“九蒸九晒”,去生毒,引药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经九蒸九晒后变为熟地黄,性微温,滋阴补血功效增强,且更易被人体吸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法加工的怀地黄常用于中药配方(如六味地黄丸)、药膳(炖鸡、煲汤)或制成膏方。如今部分产区仍保留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卫生标准优化流程,确保药性与安全性兼具。</span></p> 五、走访乡村振兴项目: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山药粉加工基地 <p class="ql-block"> 温县怀山药粉以温县垆土铁棍山药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去皮、切片、晾晒、炒制、磨粉、筛分、包装、检验等多道工序制成。温县铁棍山药,生长于独特的垆土地,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使得山药肉质紧实、营养价值高,是制作怀山药粉的理想原料。</p> 六、仓头村村委会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