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纤夫:拉着纤绳使船前进的人。</p> <p class="ql-block">运河的南岸,有一座漂在水上的村庄——运南村。是个风景秀丽,人文和谐的村落。这里居住着一群纯朴,善良,不甘沉落命运的人。</p> <p class="ql-block">运河三千里,纤夫出运南。在这里诉说着,千百年来的,纤夫传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运河是连接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船只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用于运输货物和人员。</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至建国时期,淮安作为运河和淮河的交汇地。是历代王朝,国家水上交通,大动脉的咽喉。每年有千万艘漕船,商船在淮安中转。每天有大量船只在淮安盘坝。皆需临时雇幕大量纤夫助运。</p> <p class="ql-block">根据运河漕运的重要性,决定了“保障漕运”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目标。因此淮安沿岸民众,在运河拉纤,既是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又是必须承担的一种义务。</p> <p class="ql-block">为了确保,军事和漕运用工需要,征用船工和纤夫,是府县每年的,主要工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运南人民自幼就,练就攀爬金牛墩,锣鼓墩本领。具有腿力强,臂力壮的优势。是淮安府,山阳县驿站,征用纤夫首先之地。</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运南,就出现“代代是纤夫,家家有纤夫”的现象了。是运河两岸有名的“纤夫村”。</p> <p class="ql-block">纤夫的习俗</p><p class="ql-block">饮食:吃的都是自己家带的干粮。</p><p class="ql-block">主要:烙饼、炒面、馒头、红薯等。</p><p class="ql-block">衣着:因长年与水打交道,拉纤时不能穿上衣。</p><p class="ql-block">原因:一,纤绳不断磨损,易损坏,买不起。</p><p class="ql-block">二,脚步前行时,汗浸盐渍,没有时间更衣。如更衣时出现用力或步伐不一致,容易出事。</p><p class="ql-block">三,频繁上岸下水劳作,衣服不断汗湿易得病。</p><p class="ql-block">建国之前,淮安纤夫平时,皆是身上着本地,纺织的粗布衣裤。脚穿草鞋为主。</p><p class="ql-block">保健:长期从事水上,水中作业。经常患上风湿,关节炎,感冒等疾病,会在老纤夫的指引下,什么草药能医什么病,就近在岸边。采一些草药,自行医治疾病。</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尽管纤夫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还饱受层层盘剥。日挣仅能维持,全家人不挨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运南人,虽然过着贫穷,艰难的生活。可没忘了捍卫祖国,和热爱家园。代代也出现了,可歌可泣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船帕机械化发展,取代了人工。纤夫行业也渐渐的,淡出了社会视野。我们不能忘记,千百年来运南,从事纤夫的先辈们。曾经对淮安的,漕运发展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均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愿负肩上千斤担,为国为家向前迈。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背负青天,面朝大地运南人,以农为业,以船为生,视纤绳为传家宝。在人生的洪流中,他们逆水行舟,含辛茹苦。仍希冀灿烂未来。穷且益坚,忍辱负重,亦不忘奋发图强,团结协作的,奋力拉着“国家命运,家庭生活”之舟。在风里雨里,始终铿锵前进。</p> <p class="ql-block">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拉纤者,也是苦难生活的推动者。看弹指一挥间,百年巨变今朝国富民强。运南民众千年梦想成真。回忆过往,汲取先辈智慧的力量,感召后人,齐拉新时代的,纤绳接续奋斗。运南的明天一定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运南社区“寻找运南好纤夫”活动宣传栏。此活动的目的:发现真、善、美,提振精气神,弘扬正能量,传递凡人善举。以“微光”汇聚大爱运南,传承弘扬纤夫品质,大力推动运南社区,治理水平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如涉及版权,人物侵权,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请及时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改。</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墩:土堆</p><p class="ql-block">坝:截住河流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盘坝:让船只通过人力或畜力翻越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