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次去象湖,是三年前的深秋,应同窗之邀参加喻嘉言博物馆筹备会去的,专心致志地临会,装模作样地发言,竟然在眼皮底下错过了上好风景。这块138公顷总面积就有125公顷水面的湿地公园,我观赏到的不及十分之一 ,而且留下“残花败柳,老树枯藤,桥颓檐烂”的内心不适。因为那时正好处在疫情的后阶段,封闭式卫控将人都逼疯。三年了,我就没有再去过这伤感之地,这个我亲自肩挑手提,参加过义务劳动的汗流之地。明天是父亲节,自然想起若干年前,我还陪过老父亲游览过的难于忘怀的亲情之地。父亲大人已辞世多年,在这里还可以浮想到他的背影,他对曾经的鱼塘变迁为象湖风景区兴奋不已,对家乡洪门水库的清水流入到南昌而成其为象湖更是老泪横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有好友提议来看荷花,我记起了象湖湿地公园,虽然我脑海里的还是浮现上次所见的残荷败花,与周边的枯藤老树昏鸦相衬,有点像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意。我决意到象湖是特别想见见夏日里的波光潋滟,荷叶田田的朝气蓬勃。有人说荷花尚未开全,我倒觉得更要抓紧时机去观赏花儿的含苞怒放,而不愿看到花儿盛开之后黯然失色。有点像人生一样,攀登到高峰时,总要走向下坡的阶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是个时晴时雨的天气,高温之下游人如织,荷塘四周都是赏花的人,站在拱桥上往下看,密密麻麻的人涌动着像极了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只不过人们不是推车挑担的商旅,而是嚓卡嚓卡用手机拍照的游人。突然阴霾遮天,一阵一阵的雨扫着大家的兴致,但是还有人撑着雨伞来到荷塘“听荷”,听雨打荷叶的哒哒声,也有伞下情侣的呢喃声。荷塘边最为动情的还是“中国大妈”,她们身着盛装,夸张地扭动,在荷边木地板上跳舞,走时装,拍视频,做抖音,展现出她们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期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气使莲花鲜活起来,它们时而高昂着伸出绿叶,与其它花束争奇斗艳;时而藏匿在绿叶之中,呵护着自己的娇嫩。远处传来电吹管悠扬委婉的曲调,是赞颂江南女子的亭亭玉立还有她们的坚韧,还是夸赞南昌女子懂生活,会生活,有朝气,高品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阳渐渐下山。天气阴郁下来,人们不得不向鲜荷告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象湖的波光潋滟,离开了荷叶田田和荷花的惊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