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手记:风雨兼程斗米尖

啊文

<p class="ql-block">  在浙东南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处充满挑战与魅力的秘境——温岭斗米尖。这座海拔577.1米的山峰,作为温岭市的第三高峰,屹立于西南旷望山之巅,与玉环市大雷山遥遥相望。它险峻的山路,承载着古老的传说,古人需背负一斗米作为“脚力”方能登顶,“斗米尖”之名便由此而来。近期频繁的大雨、暴雨打乱了我们驴队的出行计划,而队友方队分享的抖音里白溪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让我们萌生了探索斗米尖与白溪瀑布的想法。于是,32位不畏风雨、不惧骄阳的驴友集结在一起,开启了这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清晨八点半,天气阴凉,我们比平时提前了整整一个小时开始爬山。出发伊始,便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当驴友们途经一辆电动车旁时,那辆电动车竟自行翻倒,明明没有人碰到,这离奇的一幕让众人惊讶不已,难道是驴友们身上的霸气太盛?正当我疑惑之际,小帅哥博翰主动上前,将电动车扶起并放好脚架,展现出了驴友间的善良与担当,高山训练营驴友的素质杠杠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起步即攀爬,我们从炸药仓库钢丝围墙外开始登山。雨后的山路湿滑泥泞,且近乎直线上升,每一步都需要手脚并用。不一会儿,汗水便湿透了衣衫,贴在身上极不舒服,但驴友们没有丝毫退缩,相互鼓励着向上攀登。走完钢丝围墙,前方出现一段被山水漫过的水泥台阶路,为了不让鞋子进水,大家只能小心翼翼地从旁边寻找落脚点,一步一步缓慢前行,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探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上升到一百米高度时,我发现驴友逰泳脸色苍白地站在那里休息。询问之下才得知,他前一晚通宵喝酒,导致精神和体力严重不支。我深知爬山的禁忌,他这一下子犯了熬夜和饮酒过量两忌,这样的状态继续登山十分危险。于是,我劝他稍作休息后原路返回。好在逰泳听从了建议,下山后在群里报了平安,随后便打车回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夏季的天气就像婴儿的脸,说变就变。尽管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是多云,但早上一直是阴天,虽然这种天气适合爬山,却让人感觉有些闷热。大家一边爬山,一边开玩笑:“这么闷热,下午不会打雷吧!”也有驴友乐观地说:“现在的天气不是挺好的嘛!”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太累。然而,随着山势越来越陡峭,队伍前后逐渐拉开了距离。凭借记忆,我猜想前面的驴友大概已经过了骑马岭,这条线路我几年前来过,对骑马岭印象深刻,只是其他地方的记忆已有些模糊,而且上次走的线路和这次正好相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第一个悬崖峭壁处时,前方的驴友已抵达骑马岭。远远望去,这处悬崖峭壁十分凶险,为了确保安全,我呼叫前方的驴友过来做保护。祥和驴友迅速赶来,走在我前面的芬子轻松地通过了,看到她顺利过去,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仔细观察后发现,惊险之处恰好有踩脚点,上方几处突兀的岩石也能借力,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顺利通过了这一难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后边的几位驴友刚到骑马岭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大片乌云迅速聚拢,淅淅沥沥的雨随之落下。我抬头望向天空,发现还有几处透着光亮,判断这应该只是台风过后的阵雨。于是,大家在岩石下撑起雨伞,等待风雨过去再继续前行。几分钟后,雨停了,我们登上骑马岭。小秋驴友特意在此等候,只为给我们后边的人拍照。骑马岭仅有二十来米长,却两边皆是悬崖峭壁,瘦石嶙峋,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利剑直指苍天。恐高的人站上去,双腿都会发软,净土一方驴友虽多次走过斗米尖,却始终不敢踏上骑马岭。而我们难得来到此处,自然要在瘦石上尽情“摆拍”,各种姿势轮番上阵。骑马岭上有几处地方需要双腿跨着爬行通过,驴友们戏称其为“磨蛋”,这个名字倒是十分形象。低头俯瞰,我发现有一根登山杖掉落在悬崖处,插在那里无人敢去拿,估计是之前的驴队遗失在此的。石头、小秋、涵儿等驴友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了我通过骑马岭的过程,这份情谊让我十分感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风雨过后,天空并未出现彩虹,而是迎来了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在骑马岭上时还没什么感觉,可过了骑马岭,太阳变得格外毒辣,照在身上火辣辣的,汗水不停地流淌,每走一步都能滴下好几滴。此时,前方出现一处约十米高的下坡,需要借助绳子下行。灌木丛中系着一根扁带,经验丰富的强驴可以借助它下去,而其他驴友则需要我们重新放一条绳子。即便如此,祥和驴友仍不放心,又采取了额外的安全措施,用一根绳子套在驴友身上进行保护。揣兜驴友走这种线路较少,下行时十分紧张,战战兢兢。下到一半时,她想拿掉保护套却怎么也拿不出来,七种武器见状,急忙下去帮忙,才让她安全到达下方。然而,下去后还得爬上另一座山,我们在草丛和树林中穿梭,密不透风的环境让人闷热难耐,大家走走停停,有些体力不支的驴友几乎走不动了。但一想到炉头在我这里,高荣和爱玉还等着我上去烧中饭,大家便咬咬牙,喝口水,继续艰难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二点整,我们在半山腰一处有微风的石壁上停下休息,拿出干粮当作午饭。我取出炉头,爱玉则拿出已经加工好的特大海参、鱼皮馄饨,只需加热调料即可食用。此时的我感觉还没缓过劲来,石头驴友拿出两听啤酒问我要不要,我迫不及待地接过一听,一口气喝了半听。冰凉的啤酒倾入脾胃,瞬间让人舒畅极了,精神也为之一振。芬子却因天气炎热没了胃口,什么都不想吃。最后上来的碧海云天张和海大师累得直呼走不动了,海大师还拿出炉头烧起了他的六两新鲜牛肉。在这样又闷又热的天气下,即便有美味的望潮,恐怕大家也没心情享用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又踏上了登山之路。在灿烂的阳光下爬山,绝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而我们这群“自虐”的驴友却乐在其中。一路上,有好几处怪石造型奇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我们站在怪石上,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前的疲惫和埋怨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尤其是一处三叠岩,我上次来时没敢站在最高处,而这次却自然而然地爬到了顶端,还摆起各种姿势拍照耍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历经艰辛,我们终于抵达了斗米尖,这里是今天行程的最高点。登顶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喜悦,大家说说笑笑,开始一路下山。冯锡平和博翰坐在石头上聊天,一不小心,博翰的手机顺着石壁滑了下去。他下去拿手机时,我担心地问有没有摔坏,幸好手机安然无恙。想起上次在乐清能仁寺旁边,他的无人机飞丢了,这次没造成更大损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雨后湿滑的山路上,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摔倒。走在前面的驴友与我们后边的人又拉开了一段距离,我们后边清点人数时,发现还有十个驴友。不知谁说了一句“前面天空乌云密布”,我抬头望去,天空已经阴沉下来,远处隐约可见雨幕。结合今天闷热的天气,很可能会下雷雨。情况紧急,我立刻在对讲机里呼叫大家加快速度下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加速下山途中,听到方队在对讲机里说:“前面三叉路口,往右转。”我回复明白后,便加紧脚步。我走在石头和张老师后面,阿良跟在我身后,七种武器依旧负责收尾。当我们赶到三叉路口时,往右只有一根飘带,往左却有许多飘带,不过往左的飘带下面有几根树枝拦着,应该是方队做的记号。我心里犯嘀咕,为什么不系我们高山营的飘带呢?或许是方队身边没飘带了,也可能是他着急带大家下山。犹豫片刻后,我选择往右走。转过来后,看到石头和碧海云天张在我前面。此时,天空中响起轰轰雷声,我胆子小,心里十分害怕,急忙赶上石头一起走。走到一处看到下边有房子的地方,我们在一块大石璧上坐下休息,等待后边的人。等了一会儿,涵儿、芬子陆续赶来,随后七种武器也到了。我问七种武器后面还有没有人,他说自己是最后一个。可我总觉得不对劲,清点人数后发现少了阿良。七种武器说阿良走在前面,可我明明记得他在我后面,这可把大家急坏了,他到底去哪了?我们立刻意识到,他在三叉路口向左转弯走错路了。我心急如焚,顾不上拿登山包,拿着对讲机和雨伞就往回跑,同时用对讲机告诉方队阿良走丢了,我们得去找他。然而,用手机打阿良电话没有信号,对讲机呼叫也没有回音。往回赶的路上,终于听到阿良在对讲机里呼叫,他说找不到我们,可能走错路了。我让他往回走到三叉路口,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已经到了三叉路口,但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奇怪的是,我们已经朝着他的方向过去了,却一直没遇到。对讲机里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七种武器的对讲机电量不足了,幸好我的电量充足。当我赶到下面一个三叉路口时,看到一颗大树底下系着三根飘带,阿良之前说过他到过这里,我便跟他确认是不是有根红飘带是瑞安登山队的,他说是。于是,我们商议他原地不动,按照瑞安登山队的飘带去找他。在一片昏暗的竹林里,我们终于找到了阿良,大家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此时,头顶的雷声越来越大,我们犹豫要不要到旁边的房子外边避雷。在房子外等了几分钟,见没有雷雨的迹象,便决定顺溪流而下。溪流奔腾而下,气势磅礴,仿若瀑布一般震撼人心,可大家都心有余悸,无暇欣赏这美景。溪边的小道泥泞不堪,杂草丛生,石头上布满青苔,显然这条线路很少有人走,只有个别驴队涉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终于走到离水库边不远的地方,需要转弯向下,穿过溪流到对岸。刚到溪边,就看到前方的方队他们正在有序地过河。溪流十分湍急,大江南北和方队站在水中央,紧紧牵着驴友的手,帮助大家一个一个安全过河,他们一边引导一边叮嘱:“慢慢来,安全第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水库的水溢出防洪坝,宛如一匹巨大的白布悬挂在山间,景色美不胜收。我和高荣同学忍不住在此合影留念,高荣大声呼喊着他的老婆爱玉,想要一起拍照,可瀑布飞泻的轰鸣声太大,盖住了他的声音,爱玉还是往前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即将到达山脚下的水泥地时,我遇到了亦可驴友,这是今天第二次见到她。我跟她打了个招呼:“今天都没遇见,还以为你没参加呢!”没想到,我刚往前走三步,就听到她滑倒的声音。她苦笑着说:“一路上怕自己摔倒,小心翼翼的,没想到快到了却摔了一跤,幸好有登山杖顶着,登山杖都弯了。”大家打趣道:“哎,晚节不保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溪瀑布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溪水潺潺流淌,溪边满是玩水的人,停车场也停满了车子。许多驴友迫不及待地去买青草膏、西瓜解暑,而我和涵儿、石头等人则走进瀑布区域观赏。瀑布前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我们好不容易才抽空拍了几张照片。由于今天一直赶路,都没来得及拍集体照,于是在瀑布下,我们几个驴友拍了个微型集体照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白溪瀑布出来后,林高荣驴友热情地请我们吃青草糊,每杯5元。他还买了个大西瓜,可惜切开后发现成熟度不够,不好吃,大家都没什么兴趣。他还想带到酒店吃,被爱玉批评了一顿:“没人吃的东西还带回去干嘛!”高荣只得把手上难吃的西瓜🍉处置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爬山的最后一个节目自然是美食盛宴。我们将聚餐地点安排在白牛皮,之前来吃过,这里的味道不错,价格也合理,所以一直记在心里。有人问我大排档的名字,我还真没记住。菜品是阿良点的,有野生蚘蠓、海涂小鳗鱼、海螺、老板自己养的小黄鱼,还有几个特色菜。大家吃得心满意足,最后结算每人90元,性价比超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芬子驴友在行程结束后总结道:“抬头看每一个要攀登的山头都让人崩溃,回头看每一程来时路都让人欣喜……安住当下,从容享受突然的暴雨带来的凉爽,竭力应对烈日带来的烤炙,和百变的云、翠绿的水、奇异的石相遇马上又擦肩而过……生活,大抵也是如此吧。”这场斗米尖与白溪瀑布的驴行之旅,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与险峻,更让我们在挑战中超越自我,在互助中感受温暖。驴行见山亦是见自己,感谢一路相伴的驴友们,是你们让这段旅程充满了爱与感动,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