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素坦培拉课题往期部分学员作品

冯冯

<p class="ql-block">西方绘画研究中心李晓刚工作室</p><p class="ql-block">往期学员作品赏析</p> <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我感到,在走出了狭隘的胡同和走上了开放的大路的时候,在艺术理论任务面前,作为发展前景,我们有新的综合的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向新综合》钟涵</p> <p class="ql-block">作者:唐萍</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p> <p class="ql-block">局部</p> <p class="ql-block">作者:孙娟娟</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p> <p class="ql-block">孙娟娟</p><p class="ql-block">临摹作品步骤图</p> <p class="ql-block">孙娟娟</p><p class="ql-block">临摹达芬奇作品(中层描绘)</p> <p class="ql-block">作者:胡冰</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p> <p class="ql-block">胡冰</p><p class="ql-block">临摹作品步骤图</p> <p class="ql-block">胡冰正在绘制</p> <p class="ql-block">胡冰</p><p class="ql-block">临摹科尔维尔作品</p> <p class="ql-block">作者:胡冰</p> <p class="ql-block">作者:何佳</p><p class="ql-block">名称:《红衣少女》 </p><p class="ql-block">材料:酪素综合材料</p> <p class="ql-block">作者:谢聪</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p> <p class="ql-block">谢聪</p><p class="ql-block">临摹作品步骤图</p> <p class="ql-block">谢聪</p><p class="ql-block">临摹巴尔蒂斯作品局部</p> <p class="ql-block">作品:李华</p><p class="ql-block">临摹克里姆特作品(下层贴金)</p> <p class="ql-block">作者:乔子瀚</p> <p class="ql-block">经过了严谨的古典坦培拉来到相对“自由”的酪素坦培拉课程。一开始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不解其意,画了一半依旧不解,只是不明所以的在临摹(我想这就是我和聪明人的区别吧)直到水性坦培拉把佛朗切斯卡的味道画出来,直到油性坦培拉厚厚的压在了饱满的亮部,直到一笔一笔的调子把科尔维尔模仿,我才渐渐体会到了一点奥妙。我想这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课程,它既可以将古朴的味道表达确切又可以将现代的创作表达准确,你既可以挥毫泼墨的创作又可以细细雕琢精致入微,古典和现代交织,各种肌理的配合,仿佛无限可能,何其妙哉。晓刚老师的审美引导和学术把控非常重要,何老师的实验精神与实践派作风带领我们不断新的尝试,这节课虽然我没有一个特别成品的作品,但它对我应会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乔子瀚</p> <p class="ql-block">作者:孔羿</p> <p class="ql-block">作者:蔡梦馨</p> <p class="ql-block">作者:蔡梦馨</p> <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终于梳理清楚了西方绘画发展历程,更清晰明确了西方绘画本源,李晓刚老师学养深厚,为同学们解答各种困惑,何佳老师教法新颖、大胆,让人印象深刻,谢谢老师们在炎炎夏季幸苦的教导。——蔡梦馨</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蕊</p> <p class="ql-block">感谢酪素坦培拉课程中李晓刚老师与何佳老师的辛苦付出!我在课程中学到了六种新媒介,都是非常前卫的绘画材料。在临摹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这些媒介的魅力。首先,媒介全部都兼备水油的属性,在绘画过程中可以随时逆转。其次,因为属性灵活,与它结合既能发挥出水性材料万变的湿画法技巧。也可以发挥出油性材料的稳定优势。画面既可以淡雅、即兴、轻透、锐利同时兼备厚重、深邃、细腻、光感。再次,这种媒介的粘着力非常强,可以在画面拼贴各种沙砾、织物、金属等,干后画面牢固结实。这些媒介还可以很好与湿壁画结合,回去后我想尝试在干壁画上使用这些媒介,希望可以成功!</p><p class="ql-block">——李蕊</p> <p class="ql-block">作者:庄海燕</p> <p class="ql-block">当你被生活碾轧的内心疲惫不堪,绘画具有疗愈的功效,可以使你远离世间的一切喧嚣回归到学生时代,充满好奇并添加了一份超然,虽然绘画的过程并不轻松,其中也会有许多挫败感,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会给予你许多温暖,这就是在李可染画院学习现代坦培拉酪素技法所经历的。温婉敬业认真负责的何佳老师不断提供给我们各种酪素媒介的制作方法,如同打开了一个宝盒,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不经意间似乎被开启,发现今后创作有了更多的可实施的手法,有了更深邃迷人的语言。特别是学识渊博为人谦和儒雅的晓刚老师带领我们画湿壁画,从在板子上沾石头到加细石和细沙,尤其是到最上层加生石灰细石细沙,到抹平拓稿绘制,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同学们经历了绘制湿壁画的魅力所在,发现了一个更广阔的绘画空间。六周时间弥足珍贵,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当分别来临不免叫人有些伤感,期待着同学们未来的日子能有更多发自内心深处感人的作品,借助于坦培拉酪素技法展现出来,得以不断超越以往的自己。 </p><p class="ql-block">——庄海燕</p> <p class="ql-block">作者:崔晓梅</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画院学习,研习了现代坦培拉材料技法研究与创作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地拓展了酪素与综合材料结合的创作实验,体验了酪素媒介与油、蜡、消石灰的结合制作及使用,酪素与金箔、金绘工艺的结合使用,还有阿拉伯树脂坦培拉、小麦胡坦培拉等媒介制作及学习使用。通过临摹巴尔蒂斯、科尔维尔、克里姆特等艺术家的作品,让我对酪素坦培拉的材料、绘制特性有了系统的了解,这是一次深受启发的实践,未来我将会继续探索酪素坦培拉在个人创作中的可能。</p><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老师~</p><p class="ql-block">——崔晓梅</p> <p class="ql-block">作者:杨德山</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国强</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画院西方绘画研究中心的酪素坦培拉课程,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画面上古老又当代,技术上成熟又年轻,媒介上变化又兼容,给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多种途径的选择。在李晓刚老师和何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何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了很多不同效果的板子并画了很多的画,她这样自我探索的精神在教室里也深深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刘国强</p> <p class="ql-block">追求艺术的梦想我从未改变。2023年我很幸运来到李可染画院学习。在画院我遇到了好的导师李晓刚老师和何佳老师!在这里我们受到老师最无保留的教导。在画院我遇到了最好的同学,一起努力提高自己,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在爱的氛围里学习,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进步…期待我的同学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艺术梦想!!!——花昌龙</p> <p class="ql-block">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李可染画院学习,在画院学习的一个月期间我接触现代坦培拉课程,课余时间还可以和很多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虽然学习时间短暂,但是学习成果令我终生受益。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不同于以往纯粹接受的学习状态,老师与同学总是处在一种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状态之中,同时也非常感谢李晓刚老师和何佳老师在这一个月的付出!——陈政屹</p> <p class="ql-block">对“酪素”这种绘画媒介的直观感受源自1995年法国绘画大师巴尔蒂斯在中国美术馆的大型回顾展。当时看到一幅名为《飞蛾》的作品,优美雅致的肌理效果、厚涂的颜料表现出各种色调的微妙变化深深吸引了我。同时让我感到有些迷惑,因为它既不同于我看到的古典或现代的油画作品,也不同于巴尔蒂斯之前的油画作品。一些年后我了解到他采用了“酪蛋白”或称之为“酪素”调和颜料作画,制造出这样迷人的画面效果。“酪素绘画”在国内基本是空白领域,能够了解的资料不多,而且语焉不详。我自己调配过这种媒介,并不得法。有幸了解到李可染画院的李晓刚老师与何佳老师开班讲授这种神奇的媒介,所以想尽办法也来学习。在何佳老师指导下学习了水酪素、油酪素、蜡酪素媒介的调配方法。何老师非常严谨认真,媒介制作有着严格的配比和流程。以我作为教师的经验,我感到来对了地方,因为这是知识和技法学习的最佳途径。除此之外,还有画底的制作,包括细沙底和粗糙底,画底的肌理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而做多种变化。酪素是牛奶中的蛋白质提取物,水酪素和油酪素是用酪素调配而成的乳化剂。水酪素可以加水调和色粉来画画,类似于水彩的效果和绘画方法,这种媒介与鸡蛋坦培拉媒介相比,使用更方便且不易发霉变味。油酪素,可以乳化油画颜料后用水来调和作画,因此打破了油画、水彩、水粉、丙烯颜料的界限。酪素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颜料媒介,这是它的神奇之处。酪素绘画可渲染可厚涂,色层可以不断积累,形成既厚且透的效果。干燥快是它的优点,短时间内就可以反复叠加。酪素媒介最适合调和天然的色粉颜料,这种天然色粉是从矿物质中提取出来的,一遍遍涂抹的色层会沉淀和折射出矿层和宝石般的色彩,这也许是巴尔蒂斯酪素绘画中“永恒感”的物质来源。用现代工业合成色粉制成的丙烯颜料则带有快餐文化的塑料感。对于画家来说,材质本身的审美性是有必要去仔细甄别和选择的。过去的情结和紧迫的时间,我一时间还无法深入体会酪素媒介的使用和它的妙处。好在遇到了良师,何佳老师常为我做演示,让我体会到水油媒介的使用特点与自由衔接的方法。用酪素绘画需要既大胆且有耐心,你不必担心画坏了,它的耐受性很强,你可以不断的叠加,每一个色层总会在下面发挥作用。它就像植物一样,会慢慢生长。参加这次学习,完成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同时,我也很期待,用这种美好的媒介在今后的独立探索中创作出心仪的作品。——闫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