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藏】关帝诗竹碑

龙卷风雨

<p class="ql-block">作者:龙卷风雨</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332196</p><p class="ql-block">图片:四张网络一张自拍。</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带我去西安碑林博物馆游览参观。</p><p class="ql-block">碑林,碑林,名不虚传,各个展厅都是一座座石碑,有需要仰头看的高大石碑,也有可平视和我一样高的矮小石碑。我对碑上面的文字不感兴趣,只喜欢看驮着石碑的乌龟和石碑上的人物画像。玩着转着,就来到了关帝诗竹碑前,这座石碑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但见石碑上的两枝翠竹,竹干苍劲,竹叶交错。细腻的雕工,将竹子高风亮节、宁折不弯的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当时一点也看不出它的异样,直到父亲过来。他告诉我,那些竹叶组成了二十个汉字,整体是一首五言绝句。画中藏诗让我惊诧不已。父亲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听:“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接着给我讲解这首诗的背景及含义:关云长被俘后,曹操"上马金、下马银,赠美封爵"的笼络手段,"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礼遇,始终未改其志。关公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他思念兄长刘备,借物寄情,写下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关公的忠肝义胆,一直流传到明末清初,由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画家画成了一幅竹叶藏诗图,再由石匠雕刻成碑。</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以竹节寓意人的节操和品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赏心悦目,雅俗共赏。</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多次去碑林博物馆参观。每次进去,关帝诗竹碑是必看项目。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我。</p> <p class="ql-block">以前年龄小,没有关注关帝诗竹画的作者。如今查阅了资料,方知关帝诗竹画,目前最早见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是由韩宰临摹的刻拓本,千百年来仅此一幅。</p><p class="ql-block">细细欣赏这件艺术作品,线条流畅,布局精妙,竹叶错落有致。一枝一叶总关人物的情感,一笔一划皆是灵魂的交融,一刀一势都是精神的传承。一簇一簇更是思想的凝聚。关帝诗竹碑以其独特含蓄的韵味,诗情画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气节。歌颂了不畏强权,为信念而坚持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今年4月25日母亲住院期间,我抽空去了一趟碑林,谁知博物馆内部正在装修,近在咫尺却不能进去,实在遗憾。</p><p class="ql-block">在父亲节里,我的思绪飞入碑林,缠绕在关帝诗竹碑上。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这点点滴滴的往事,构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父亲从关帝诗竹画入手,把关公的忠、义、仁、勇之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我心底,赋予我道德准则和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以《【古韵今藏】关帝诗竹碑》一文感恩父亲,致敬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