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我常被东野六纵十七师(后为四野43军128师)后代们组织的寻找父辈足迹的活动所打动,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海南岛后在岛上留守十几年,他们的后代大部分是在海南出生的,成了岛上的建设者。出于对父辈的怀念和尊重,他们成立了海南渡海战役史研究会,经常举行纪念父辈的活动。后来我又在抖音平台看到一些四野43军后代的活动,他们为缅怀先烈去山东抗日根据地寻根,去东北查看解放战争的旧现场,参观各个战役的纪念馆,对南下路途中各条路线参观考察等,把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搞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我也是六纵十七师的后代,我的父亲焦云杰,1943年3月在山东广饶县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渤海军区三编总队,1944年1月编入渤海军区直属团三营七连二排任副班长,在山东打了几年日伪军。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山东渤海军区七师,1945年10月10日山东七师奉命向东北开拔,我父亲随部队进入东北。部队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于10月28日到达山海关,部队立即投入到山海关保卫战中,经过半个多月的英勇作战,跟国民党正规军一直打到11月16日,部队由于伤亡过大撤出了战斗,加上衣着单薄,有的战士还光着脚,林彪看部队疲惫不堪,指示他们撤到后方(黑龙江)一边休整队伍,一边参加东北剿匪。1946年8-10月东野六纵成立,山东七师被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十七师,我父亲在十七师四十九团三营七连当副排长、排长。从1946年起,六纵十七师参加了秀水河子歼灭战、解放长春之战、四平攻坚战、“三下江南”作战和一九四七年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等一系列的战斗,立下了不朽功勋,被东总命名为“攻坚老虎”师,我为父亲出自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感到骄傲。1947年6月在打四平的战斗中,我父亲不幸负了重伤,住进了野战医院,1947年8月出院后,他回到十七师政治部,但因部队要打仗,他丧失了战斗能力,离开了战斗部队,转到吉林敦化县城关区工作,先后在区中队任队长,在区政府任助理员,在县公安局任管理员。1949年8月他在吉林参加南下干部大队,来到了江西赣南。</p><p class="ql-block">父亲在部队的战斗历史,他生前对我讲得很少,我只看到过他背上和腿上留下的深深的伤疤。父亲去世以后,我觉得应该补上这一课,把父亲的战斗经历搞清楚,我去查了父亲的档案,但是档案留下的资料很简单,只有历年的履历表。根据履历表我找到了一些父亲在六纵十七师的轨迹。好在现在互联上可以查到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看了四野后代,特别是六纵十七师后代写的文章,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真相和十七师的战斗历史,对自己搞清楚父亲的战斗足迹提供了很多的帮助。</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整理,我对父亲参加革命后的战斗轨迹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下一步,我想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去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沿着父亲的战斗足迹,感同身受地去细化父亲的战斗历史,为赓续红色文化做一点工作。现在比较缺憾的是,我父亲1948年负伤离开六纵十七师后,与原部队的首长和战友失去了联系,1949年在吉林南下干部大队中,很少是六纵十七师的,因此,在我认识的南下干部子弟里面,没有找到六纵十七师的后代,这对我开展寻找父辈足迹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年龄已大,单枪匹马,找不到人商量问题,想要出去寻找父辈足迹也有许多不便。即使这样,我还是下决心去做这件事,尽自己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p> <p class="ql-block">我认识的四野首长的孩子,也是我的大哥哥、大姐姐。(朋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十六岁当兵到部队,我是我们家的第二代军人。当兵在1969年1月,照片是请北京兵带到北京去洗印的,是黑白照片上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最近,常在电脑前准备父亲在六纵十七师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所在部队(原东野六纵十七师,后为四野43军128师)的军旗。(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解放东北的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我在海南考察四野43军渡海,解放海南岛的光荣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老首长的著作里了解六纵十七师的历史,这是赖传珠上将的日记,赖传珠在1947年担任六纵政委。</p> <p class="ql-block">这是洪学智上将的回忆录,洪学智将军是六纵第二任司令员,他的回忆录对六纵十七师的战斗经历有很多描写。</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国夫中将的著作《战斗在清河平原》,由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这本书是我在网上淘来的,书中对我父亲所在的山东七师在山东抗日的历史有详细叙述,是我了解父亲参加革命在山东抗日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国夫中将的照片。杨国夫是我父亲的老首长,也可以说是领路人。杨将军从1938年进入山东领导抗日,他主管的地区清河一带,我的老家广饶县正好在他的管辖范围,经过几年努力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使渤海地区成为山东最好的抗日根据地,1943年我父亲在广饶参加八路军,来到了杨国夫领导的渤海军区直属团三营七连三排当兵,一年后当了副班长。1945年8月抗日胜利后,渤海军区组建山东七师,奉命赴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我父亲一直跟着杨国夫、龙书金、闫捷三、徐斌洲等首长,参加了进入东北的各次战役,据我父亲档案记载,他参军后一共参加过100多次战斗,二次负重伤。在1947年6月打四平的一次战斗中,负伤过重住进医院治疗,因此失去了战斗能力,离开了自己心爱的部队,离开了教育培养自己的部队首长和战友,被安排到吉林敦化做地方工作。(照片从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影视剧中表现山东七师进军东北的场面。(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影视剧中表现山东七师进入锦州的场面。(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从网络上下载的六纵十七师老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父辈的影子。(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网络上找到的六纵十七师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纵十七师勇士们在战场上留下的身影。(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在家里的老照片里,没有找到父亲穿八路军和解放军服装的照片,只看到一些他战友的照片,作为那个时代留下的影像,留到今天已经弥足珍贵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和战友1947年8月25日拍摄于桦甸的照片。从照片拍摄的时间,正是我父亲在医院养好伤,回部队前拍摄的,我查了一下,桦甸是吉林省的一个县,当年六纵十七师在这里活动过,也许我父亲负伤住院就在桦甸。这张照片,为我寻找父亲足迹提供了有利线索。</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战友送给父亲的照片,照片里的军人穿的服装是哪个年代的,有人知道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书金将军,山东七师的副师长,六纵十七师师长,他领导十七师在东北战场上打了很多漂亮战,尤其是城市攻坚战,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让敌人闻风丧胆。十七师在打巷道战中爆破得很好地发挥,受到东野林总等首长的赞赏和重视,林总曾三次单独调用十七师亲自指挥打城市攻坚战。十七师在东北战场的声名远扬,跟龙书金师长的正确指挥有密切关系。(照片从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七师打城市攻坚战的一个缩影。(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六纵十七师的战斗场面。</p> <p class="ql-block">战斗中的六纵十七师勇士。(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六纵十七师战斗场面。(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六纵十七师打胜仗缴获敌人大量武器。(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影视剧中表现六纵十七师战斗场面。(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影视剧中表现六纵十七师行军的场面。(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六纵十七师在东北。(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1949年,六纵十七师改为四野43军128师南下作战的场面。(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父亲南下时,和战友们在路上拍的,照片可以看出当年的装备和人的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唯一看到父亲配枪拍的照片,那个时候他们都很年轻,现在都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父亲南下到赣南,在矿山派出所拍的照片,距今已经75年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的第四野战军纪念馆。(从朋友美篇下载照片)</p> <p class="ql-block">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的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从朋友美篇下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纵十七师(四野43军128师)的攻坚老虎旗帜。(从朋友美篇下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南渡海战役研究会组织四野43军128师后代赴河南巩义参观128师史馆的留影。(从朋友美篇下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南渡海战役史研究会的四野43军128师后代在128师史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美篇是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主要是想表达我急于知道六纵十七师的战斗历史,知道我父亲在这个英雄部队的战斗经历,为下一步去实地寻找父辈的足迹做前期准备。时间仓促,资料不全,加上自己对历史的学习不够,里面用到自己拍的照片不多,写作难免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是错误,如有不对的地方,请熟悉情况的四野六纵后代和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p><p class="ql-block"> 写于父亲节</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