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上午,骑着出租自行车拍了几幅乌鲁木齐南路边的照片,就像乡巴佬进城,惊叹上海的洋。可下午,进入利东拍卖场,一直观战到晚上9点,才真正亲身感受到上海的大。大上海、大上海……嘴巴说说没用的!</p><p class="ql-block">下午,首场影像艺术品拍卖,印像最深的是王福春的那幅火车上的作品,5万元落槌,得主应该是位中国的莱卡相机大玩家。十多年前,我就在华辰上见到过他的作品,非常不理想,还有不少流拍的。但人家不气馁,经常在多家拍行上拍自己的作品,稳步走来才逐渐被藏家接受。想一步登天、暴发,从来就没有先例。</p><p class="ql-block">还有坐在第一排的一对法国夫妇默默地拍走了3幅摄影作品,以示法国人对摄影的特殊情怀。</p><p class="ql-block">我的2组本来就不抱希望的藏品流拍很正常,因为李振盛在国内基本上被封杀的,摄影界还有人知道,但收藏界就隔行如隔山了。本想流拍了就打道回去,可是被上海的网友老国产拖住,还介绍了他的一帮相机收藏群的藏友。看着这群非常普通的退休老人,一个个拿着图录,认真记录着每一件拍品的成交价格,我也就不好意思走了……坐在我身边那位花白头发的老人,频频举牌,将2台金莱卡和一个莱卡镜头收入囊中……他们的形像,一下子在我眼前高大起来。让我想起了什么叫大上海……</p> <p class="ql-block">我不赞成什么高端人口和低端人口之分。但我相信,今天在坐的,都是收藏界的高人。</p> <p class="ql-block">这不,高人随手甩出一台崭新的M3,配F:0.95/50MM标头神镜,以1元人民币起拍,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上海的慈善机构!让我再一次见识了上海的大、利东的大!</p> <p class="ql-block">几经角逐,最终以24万落槌,加俑金28.8万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得主就是这位世界著名的莱卡收藏大家鲍利斯先生。他非常风趣,经常举着牌就不放下,一股志在必得的劲头,弄得拍卖妹都不好意思喊价了。全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对法国老夫妇,拍到3幅摄影作品就打出租走了。</p> <p class="ql-block">老国产特意带来一瓶精庄竹叶青,非要请我哈酒。</p> <p class="ql-block">酒哈到一半,那几位相机收藏家赶来向我告别,还向我敬酒……</p><p class="ql-block">老国产我很早就在网上认识,他以收藏国产相机闻名收藏界。他说在我的影响下,5年前开始收藏老照片,所以一定要请我哈酒。</p><p class="ql-block">我说,现在来趟上海很方便,但不融入到上海的核心圈内,乡巴佬还是个乡巴佬。15年前,因为我在网上经常发老照片的文章,被中国历史影像收藏沙龙冯忠宝主任作为嘉宾邀请参加他们的活动,于是,认识了老照片杂志的创办人、主编冯克力。十多年下来我在他的杂志上发表我拍摄的老照片图文15篇,今年又刚出版了《自拍》一书,才有了今天的知名度……这个历史影像收藏沙龙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忘不了王开照相馆前经理孙孟英,在浦江饭店举办他的老照片收藏展,特邀我一位外地嘉宾参加开幕式……忘不了明信片收藏大师、把纸质古董店开到东京的于吉星老板,每年上海东京两头跑。那一年带了一对日本藏家夫妇来杭州玩,我开车为他们服务,非要塞给我钱我不收,结果送我3张民国杭州老照片,其中一张居然是演音大师……忘不了沙龙举办的那场拍卖会,我的一组北洋军攻入上海后的士兵合影照片,拍出5万高价,拔得全场头筹……</p><p class="ql-block">现在沙龙散了,没想到又进了老相机收藏圈子……</p><p class="ql-block">利东拍卖能有今天的辉煌,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全球的网络平台,以莱卡这个世界公认的工匠之魂为靠山,以老相机收藏为旗帜,再向影像收藏拓展,严然是一匹全世界收藏界的黑马。</p><p class="ql-block">终于感到:摄影界人很多,但圈子很小。收藏界人不多,但圈子很大!</p><p class="ql-block">利东秋拍一定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王秋杭</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5日于G7193次列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