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古城,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 公里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span>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 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完整保留明清时代北方军事重镇的建筑风貌与特色的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怀揣着对历史古城的期待和向往,我踏上了前往山海关古城的旅程,意在去欣赏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风云的古城风貌和探寻曾经在这里发生的经典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5月14日下午,从驻地出发,步行不到十分钟,来到了山海关古城,首先看到的是山海关古城的南城门—望洋门。</span></p> <p class="ql-block">望洋门及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古城城墙,高大雄伟,敦实厚重。仿佛一位沧桑的巨人,静静地伫立在时光中,尽心尽责的守护着这片土地。它由巨大的青石砌成,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表面已尽显斑驳,但依然坚固无比,向人们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与威严。</p><p class="ql-block"> 走过望洋门,来到了古城的南大街。</p> <p class="ql-block">南大街</p> <p class="ql-block"> 南大街,是一条仿古商业街。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古色古香。店铺内,售卖着当地的手工艺品、纪念品和各类美食。</p><p class="ql-block"> 南大街上的商业气息很浓,古城遗留的风貌太少。但从南大街拐进东西街道,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就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道</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道</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道的青石板路,被时光打磨得光滑圆润,其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往昔的车马喧嚣的繁华景象。街道两旁错落有致的房屋,保留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与特色,灰瓦飞檐,<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梁画栋,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span></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山海关古城街道上,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到了明清时代,眼前浮现出戍边将士及其家属们在此生活居住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古城房屋</p> <p class="ql-block">古城房屋</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房屋都不是太高,但显得敦实厚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质的门窗,经过时光的洗礼,颜色黯淡却更添质感,雕刻其上的花纹,龙飞凤舞、花鸟虫鱼,每一幅都精美绝伦,于细微处彰显着先人的匠心独运。有些房屋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等植被,绿意与古旧的墙砖相互交融,为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明代将领徐达在此建关设卫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担边防任务的</span>驻军及家属形成了早期的居民群体,后来,来自中原地区的商人和手工艺人等不断来此经商定居,使古城的居民人数不断增加。</p> <p class="ql-block">古城小巷</p> <p class="ql-block">古城小巷</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小巷都很窄小,只能供一两个人同时通行。究其原因,应该是建城的时候,当地的土地资源比较珍贵,人们又没有大型的交通工具,没必要要太宽的道路所致。</p><p class="ql-block"> 走着看着,来到了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一座典型的明清四合院建筑群,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它始建于明末清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有四个套院,五十九间房。包括客厅、书房、堂屋、闺房、少爷房、主人起居厅、以及婚俗厅、食俗厅、私塾馆等文化展厅,是一部铭刻古城文化印记的历史画卷。它现在是山海关民俗博物馆,</span>陈列着各种古代的家具、瓷器、书画等文物,让人感受到当年王家的繁华与兴盛,也能从中体会到当地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p><p class="ql-block"> 从王家大院走到南大街,再步行数百米,来到了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矗立在古城的中心,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着古城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山海关古城形似飞凤,其身躯与“中华巨龙”万里长城紧密相联,构成了龙身凤形的军事重镇,钟鼓楼座落于凤脊之上。明初由徐达创建于城中之北,万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移建至城中心,又称中心楼。</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内景</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四孔穿心,十字相交,分通四门。城台上建钟、鼓二楼及文昌殿,三体合一,独具特色。文昌殿内供文昌帝君,是莘莘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必拜之神。</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的附近,有闯关东雕塑。</p> <p class="ql-block">闯关东雕塑</p> <p class="ql-block"> 闯关东雕塑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展现了当年人们推着车子,扛着用具闯关东的样子。据介绍:山海关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闯关东的必经之地。闯关东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它见证了无数百姓为了生存而奔赴东北的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 从此向东数百米,有闯关东文化体验园。</p> <p class="ql-block">闯关东文化体验园</p> <p class="ql-block"> 闯关东文化体验园,通过图片、文字、影像资料等,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闯关东的艰难岁月。园内展示了闯关东时老百姓使用的旧物件儿,如简陋的草鞋、水壶、被褥等,还有当年有关闯关东的文物史料和卷轴画。</p><p class="ql-block"> 在闯关东文化体验园的不远处,是国家方志馆奏皇岛分馆。</p> <p class="ql-block">国家方志馆奏皇岛分馆</p> <p class="ql-block"> 国家方志馆奏皇岛分馆,设置在一座明清风格三进四合院建筑内,是以志书收藏为核心,兼具地情展示、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功能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馆内藏书近7000册,涵盖冀东、辽西、蒙东地区及长城沿线省市县志等。内还专藏沿海开放城市志书、山川河流民俗等特色文献,含《秦皇岛市志》孤本等。</p><p class="ql-block"> 从此向东数百米,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关城楼</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关城楼巍峨挺拔,气势磅礴(游览经过,另作美篇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在天下第一关城楼的不远处,是兵部分司暑。</p> <p class="ql-block">兵部分司暑</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山海关地踞碣石古道要冲,险扼辽西走廊。明初建关设卫,形成军事重镇,战略要地。宣德九年(即公元1434年),特设兵部分司署,是明代兵部在地方的唯一分设机构,具有独特的军事与政治价值。</p><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座曾经的军事指挥中心,布局严谨,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进门数十米,就是正堂。</p> <p class="ql-block">正堂</p> <p class="ql-block"> 正堂既大堂,又叫公堂,是主事承接地方公务事宜,坐堂理事的场所。堂中放置官椅、条案及令旗、令箭、官印等物,两侧设置90位镇守职官年表、事迹简历及山海关军事重镇图。</p><p class="ql-block"> 站在正堂内,仿佛看到了当年将领们在此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的场景。墙壁上的一幅幅地图和战报,详细地记录了山海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战役,让人深刻感受到它作为军事要塞的战略地位。</p><p class="ql-block"> 离开总兵府,我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我在想: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六百余年的烽火记忆的古城,</span>从明朝的建关到近代的战火,不知发生过多少波澜壮阔且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样想着,脑子穿越时空的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仿佛看到了将士们气吞山河的奋勇杀敌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古城内居民祥和而安静的生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作于2025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