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北(五):鸣沙山月牙泉

老兵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6日,农历4月29,星期一。甘青八日游,进入第四天。早饭后,从敦煌兴鑫宾馆出发,直奔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面积247.93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包括风积地貌、泉水景观和地层遗迹。</p> <p class="ql-block">  为防止沙子灌进鞋里,进入景区要求戴上鞋套。穿过停车场周围门店,到处可见销售鞋套广告,到处听到鞋套叫卖声。根据导游介绍,景区服务处有租赁,十元一双,用后交回。出门在外,大家都选择导游介绍,不在小摊购买。</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能否不戴鞋套,导游说:鞋套不光防沙子,还防扎伤,拒绝了光脚。工作人员见我穿戴费劲,赶忙帮助。鞋套有多种颜色,大家穿上去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月牙泉门口,游客无需检票。游客可以从门中穿过,也可以从门口两侧进去。在这里,门似乎是一种摆设,似乎是一种装饰。“鸣沙山月牙泉”牌匾挂在一道门口上,“神州胜景”挂在二道口上。</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方知这里是一个景区两个景点。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有交通工具体验,但最受欢迎的是骆驼,喜欢骑的是骆驼。年轻人进来直奔购票处,排队等候骆驼。我的伙伴们都不想骑骆驼,我和老伴也只好放弃。其实,沙漠里骑骆驼比山路骑毛驴安全多了。面对狭窄、崎岖的山路,面对万丈深渊我和老伴曾勇敢挑战,这次却谨慎了,小心了。不过,老伴心里高兴,我也一样高兴。</p> <p class="ql-block">  经过训练的骆驼很听话。游客走到跟前,它会自动卧下,让游客上去,然后慢慢站起;到达终点,它会自动卧下,让游客慢慢下来。看着三五成群的骆驼队,看着他人骑着骆驼离去、归来,我们为他们加油,为他们呐喊!</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景区里的卫生间也很独特,主要目的是为了防风防沙。外面很普通,里面很宽敞,很干净。</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的沙子很干净,干净的一点土都没有,一根杂草,一片树叶都看不到。人们有的静静的坐在沙上,慢慢享受沙浴带来的舒服。有的则沿着“山梯”向山顶攀登。沙子松散,沙子流动,没有“山梯”助力很难上去。“山梯”由一根根木棍串联起来,如同放平的梯子,直通山顶。我们几人,走了一段就停下了,唯有韩同学冲上去了。其实,每一次出游,韩同学都是一马当先,他人上不去的他能上去,他人走不到的他能走到。在这里,除了他本身的体质外,还有他的精神力量。我们都很羡慕他,都为他点赞!</p> <p class="ql-block">  四个老太太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把纱巾披在肩上,抖在手里,像燕子、像蝴蝶,翩翩起舞,更像十八岁大姑娘美丽又漂亮。</p> <p class="ql-block">  老兵同志更像一个老顽童,坐在沙上,跪在沙上,躺在沙上,喊着号子“沙滩走秀”。开心一刻,大家笑哈哈!</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是丝绸之路上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的标志性景观。一个景区,两个景点,相互依存,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始称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留下诗篇,月牙泉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沙山呈现黄色,月牙泉呈现碧绿,两种颜色相互映衬,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画面极具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游玩即将结束,老远看见两棵高大的柳树。它们生长在沙漠中,相互依偎,相濡以沫,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夫妻柳”。</p><p class="ql-block"> 夫妻柳,身处广袤的沙漠之中,顽强的生长着。周围没有其它植被,只有绿树黄沙相伴。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充满了生机与温暖。柳树喜欢水,但沙漠里水很少。两棵夫妻柳能在沙漠中顽强生存下来,并且树冠高大,枝繁叶茂,很少见,很稀奇。它为络绎不绝的游客撑起一片绿荫,让人们在炎热的沙漠中找到一处清凉。</p><p class="ql-block"> 人们站在树旁,微笑着与它合影;人们静静地坐在树下,欣赏着它挺拔的枝干和翠绿的树叶,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走出景区,绿茵道路两旁有很多木椅,那是为游客歇息准备的,更是为脱鞋套准备的。尽管有鞋套,沙子还是有进入。不过并无大碍,并不影响走路。归还鞋套,清理好鞋中沙子,高高兴兴又出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