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2025.6.15

忙也幸福

<p class="ql-block">《怀念父亲》</p><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冯德深,(1921年~2009年,89岁),广东省阳江市雅韶镇溪平村人。冯茂兴之子,冯权之孙,父亲有两个姐姐和他共三姐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主要是务农和做泥水工(泥水工是建筑行业中的一类工人,俗称泥水佬。是指帮人盖房屋的人)。</p><p class="ql-block">父亲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一年,2009年中秋节之前去世,比我的母亲迟走两年。</p><p class="ql-block">父亲走得突然,没有留下遗嘱,走时已是89岁,属于高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伟大的父亲节,由此引发我对父亲的怀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是农村,既不靠山也不近海,村里人只靠种田维持生活。我父亲早年学得一门做泥水的手艺,农忙时就在家耕种农田,农闲时就到外面打工做泥水帮人家盖房子赚钱维持家庭生活。据父亲说,那时做一天工可赚2.5元,如果一个月有20天工做的话,那么一个月就可以赚到50元。还要上交20元左右给生产队,这样不在队里干活便可记公分,作为分配粮食的依据。剩下30元作为家庭日常开支。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就这样,父亲靠着自己辛劳的双手养大了七个儿女。儿子老大在1958年大跃进那年考上了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当时是解放后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老大是父亲一生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中国走改革开放之路,1979年村里由生产队分田到户,老五无心种田,跟着人家跑到深圳打工,经过几年的打拼,1983年开始自己承接一些工程来做,成为了改革开放后村里的一名包工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春节前,我结了婚,春节后开始无种田,这时父亲已65岁,顺势退休和母亲一起为我照顾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1年,老五在阳江盖了房子,父亲和母亲一起随老五移居阳江市。一直在阳江住到2009年老去,前后1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自从71岁移居阳江后,开始一种新的学习和生活。学会了用《三世书》对人生命运的解释和入伙结婚等择日子的方法,并为有需要的人看《三世书》和择日子。从自己村中某些人的三世书命理来推算不认识人的命理,积累了很多经验,赢得了左邻右里的信任。父亲和人家看三世书、择日子从不开口讲价,由人家给多少钱就多少。他只是以此作为一种生活乐趣而非专业谋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的长寿秘诀,虽然父亲没和我讲过,依我看,下面这五个生活习惯应是父亲长寿的主要秘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父亲人品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平易近人。人品犹如他的名字德深。所以,父亲生前家里门前常常引来一些年龄相仿的老年人就座闲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不断学习,使父亲晚年的脑子灵活,不易老化。他给人看三世书和择日子实际上是一种学习过程,使他有一种获得感和成功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知足常乐。父亲容易对生活感到知足,烦恼自然少了,心情开朗,长寿自然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为了防止便秘,父亲常用蜜糖兑水来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善解人意,乐意帮助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曾经对我说过的话,有些出自民间俗语,有些是他个人总结,包括了做人、做事、处世等各个方面。我把它归纳整理,作为我们的《冯氏家训》,摘录于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做人,做人要有志气,要勤奋,要心地善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做事,做事先做人,要谨慎,要有始有终,要三思而后行。</p><p class="ql-block">要与人和睦相处,不要说粗言秽语。不要与老板(领导)顶撞。</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点你就是秤,无点你就是尿壳柄”。意思是用者为贵。</p><p class="ql-block">秤杆由木条点星而为秤,秤可以秤出财物的斤两。当木条被人想用来做秤时,点星则为秤。当木条不被人点星时,则成为淋菜用的屎壳柄。</p><p class="ql-block">每个人心里都有-把秤,这把秤会秤出人的斤两。用者为贵的意思是能够胜任工作的人会得到器重和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处世,处世要知己知彼,要换位思考。</p><p class="ql-block">正所谓“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这是民间俗语,泥水佬,即建筑工人。意思是叫人决策、做事,要换几个角度多想想别人会怎么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可以说,父亲是一位成功人士。父亲是一位善良,品德高尚的人。</p><p class="ql-block">父亲虽然离开我们,但他的《冯氏家训》及长寿秘诀等,是父亲对自已一生的总结,非常可贵,是我们子孙们学习的榜样,值此父亲节之际,记下这些作为怀念父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5日作于东莞凤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