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不一定好看

白云出岫

<p class="ql-block"> 重读《变形记》</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一个永远可以谈论却永远难以求解的问题。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适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大都是新鲜的、独特的。</p><p class="ql-block"> 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这样的小说。</p> <p class="ql-block">  读《变形记》对我们而言就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这是文学作品里的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阅读。</p><p class="ql-block"> 传统小说的阅读最惯常的思路即按小说的三要素展开阅读,传统小说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一部小说的价值大小就看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否有起伏跌宕的情节贯穿始终,是否悬念迭出、引人入胜。这些惯常的阅读参照在《变形记》这部小说里一点也用不上,《变形记》并没有那些强烈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个性留下来,人物几乎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琐碎的生活细节,简直没有什么故事,也没有什么情节甚至觉得繁冗拖沓。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待极其模糊,没有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堙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的结合成一个整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卡夫卡用自己独特的人生视角把我们带往一个新鲜而不熟悉的世界。展示的是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p><p class="ql-block"> 这个黑暗王国我们平时很少去看一眼,庸常而有枯燥的生存压力驱赶着我们无暇去思考卑微而忙碌的生活。《变形记》里的情景初见我们会觉得很陌生、怪异、难以理解。但细细想来我们谁有不是被生活异化了的非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挣扎时,精神家园一点点崩溃,于是,人们产生信仰危机。精神世界空虚,不可避免的产生人性与道义上的危机。正如傅里叶说的“医生希望病人多,棺材铺的老板希望死人多,粮食投机者希望处处是灾荒。”为了一己之私人们逐渐在精神的不归途中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变形之后,亲情找不到归属,何况爱情,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用,每个人的脊梁就会发凉、孤独、陌生、落寞。</p><p class="ql-block"> 格里高利深爱着自己的家人,而家人却无法体谅和理解他,同在一个屋檐下,他却成了一个异类。</p><p class="ql-block"> 卡夫卡用一个小甲虫在诉说着人被生活异化之后人的悲哀。这层甲是自己长的还是别人给的,反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甲,终其一生拖着,孤独的走向终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