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源山早上7点前和下午17:30后免门票,决定下午爬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节省70元的门票。</span>我们赶到清源山时,已经有很多人在景区门口等候,他们也是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17:30以后进去的。果然一到时间点,景区验票人员准时开门,大家蜂拥而入,泉州政府真是太厚道了。</span></p> <p class="ql-block">清源山是泉州难得的5A景区,拥有宋代石雕老君造像、元代梵式石雕“三世佛”造像、唐代伊斯兰圣墓和宋代祈风石刻群,被朱熹赞为“闽海蓬莱第一山”。</p><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有仙真名。清源山并不太高,海拔仅 498 米。景区内有着“佛、道、儒”三家的各种遗迹,如佛教南台岩、道教老君岩、儒教魁星岩,更有伊斯兰教圣墓遗迹,堪称 “世界宗教博物馆” 的缩影。主要景点有老君岩、南台岩、天湖、清源洞、百丈坪、千手岩寺等。</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17:30进的山门,主要是想赶到南台岩看日落,但时间太紧张,等我们到达南台岩,天已暗下来了,只能看夜景了。还好,中途有一处观景台,正好可以看日落。</p><p class="ql-block">爬山路线:南门(众妙之门)--孔子问礼老子--老君岩造像--智慧天阶--元元洞天--见龙台--弘一法师舍利塔--弥陀岩--南台岩。</p> <p class="ql-block">孔子问礼老子</p><p class="ql-block">据史记记载,孔子一生曾多次问礼于老子,孔子称老子为先生。其中,《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春秋鲁昭公二十四年,在周都洛邑(今洛阳),当时孔子向老子请教,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并把老子比喻为龙。</p> <p class="ql-block">老君岩造像</p><p class="ql-block">世界最大石雕老君像,俗称“老子天下第一”。宋代工匠耗时 30 年,将整块天然岩石雕成高 5.63 米,宽8.01米,厚6.85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的老君坐像,长髯垂胸、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衣褶线条如行云流水。</p> <p class="ql-block">元元洞又称玄元洞,是清源山三十六洞中最著名的石洞之一。这座石洞由两座大石架空组成,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元宝,因此又叫“招财洞”。宋代许多信徒、商家逢年过节必到此焚香招财。民间有句俗语称:元元洞,似元宝,招财运,助财福;元元洞,长寿洞,保健康,添福寿。</p> <p class="ql-block">见龙台是吕洞宾登高远眺时,望见老子显圣的地方。传说吕洞宾在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途中,到清源山中游乐,在一方青石上小憩,忽见一股紫色祥云从东而来,像龙一样盘绕升腾于山林之间。吕洞宾不禁惊呼“见龙!见龙!”并叩首揖拜。之后,他拔剑在巨石上镌刻了“见龙台”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石雕坐像</p><p class="ql-block">石雕坐像非常逼真、生动,仿佛大师本人端坐在那里。弘一法师面容慈悲、安详、平静,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结趺而坐,手印和佛陀的姿势完全一样。石像的雕刻工艺精湛,细节处理得十分到位,完美地展现了弘一法师的神韵。</p><p class="ql-block">石像旁边建有安放着弘一法师的舍利子的舍利塔。弘一法师舍利塔兴建于1952年,为六角尖顶、四方塔身的石塔。整座石塔由单间石室和舍利塔组成,内墙正中,镶嵌有辉绿岩雕刻的“弘一法师遗象”,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为恩师画的《泪墨图》遗像石刻,石塔东侧为大师生前最后遗墨“悲欣交集”石刻。</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嘉兴平湖人,生于天津,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和书法家,一代高僧。他的最后14年在泉州度过,泉州也是他的圆寂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弘一法师晚年在泉州的多个寺院驻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开元寺和承天寺。清源山上供奉着弘一法师舍利子的舍利塔,承天寺为弘一法师化身地,开元寺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由李叔同(弘一法师)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石刻</p><p class="ql-block">“悲欣交集”四字是弘一法师最后的遗墨,也是他对自己一生最后的感慨和总结。</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中途有一处观景台可以俯瞰泉州全景,也是观赏落日的好地方。这时夕阳余晖,山峦和树木都被染成了橙红色,真是运气不错,看到了久违的日落美景。</p> <p class="ql-block">夕阳美景来摆个PS!</p> <p class="ql-block">观赏完日落美景,继续沿着石阶向南台岩出发。到达南台岩时已经傍晚时分,南台岩观景台是俯瞰泉州夜景的绝佳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清源山景区内设有观光车,停靠站包括老君站、清泰站(弘一法师舍利塔站)、少林寺后门站、齐云管理所站、天湖路口站、南台站。游客上车购票,单程票价为15元/人。不过观光车6点就停运了。其实最节约体力的方法是乘坐景区观光车直达山顶(南台岩),再自上而下游览主要景点。也有游客选择自驾到南台岩看日出日落及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南台岩因位于右峰之巅,清源洞之南,故名南台岩。南台岩的崖壁上镌刻着“空中台阁”“天子万寿”“水石名区”等摩崖石刻。“南台夕照”是清源山一大胜景。南台岩除地势险要,岩石兀立的自然景观外,而且是一处三教合一的著名胜迹。南台岩是清源山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标志性景点,不足一千米的位置,三清宝殿(道教)、南台寺(佛教)、魁星阁(儒教)一字排开,相安相处,体现了泉州多元宗教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南台岩上建有南台寺,该寺始建于唐代,历代均有修建。南台寺是佛教寺庙,寺内供奉三世佛,还有宋代石雕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南岩寺大雄宝殿后的山体岩石上藏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睡卧观音像,长约5米多,只露出头部、手臂及莲花,身躯部分藏而不露。这尊睡卧观音像利用天然岩石雕刻而成,展现了宋代闽南石雕工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南台岩上还有餐饮店,天气炎热,来一碗四果汤,也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山上看完夜景,趁着夜色下山,山路上没有路灯,还好提前准备了手电筒。由于夜晚比较黑,没有留意路口,结果方向走错了,后来问了半山农家菜馆的老板,才折返回到我们进山口的地方,浪费了不少时间。</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傍晚时间登山,比较匆忙,很多景点都没时间慢慢游玩。听说后山 “赐恩岩” 方向有条隐秘小径,步行 30 分钟到 “望州亭”,此处可将泉州地标 “东西塔” 与晋江大桥尽收眼底,游客极少适合拍全景照,也没时间打卡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说“不到清源山,枉到泉州城”,作为泉州人的母亲山的清源山,满山都是文化,满山都是历史。清源山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景点,有时间一定要慢慢</span>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