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境老师蕴含着家国情怀,洋溢着艺术才情的力作,上个月正式隆重与各位读者见面了,可喜可贺,可歌可舞,园地里一片欢腾!</p><p class="ql-block"> 看到心师新书发布会现场照片,风光无限,作为帅才手下的兵卒,喜不自胜,真心为这位大咖的成就,感到荣耀与傲骄!那感觉,就像小学生欢呼雀跃,一般无二。</p> <p class="ql-block"> 最直接也是最渴望的想法——把《心境的颜色》这本书买回来,早日拜读,开卷受益,领悟精髓。</p><p class="ql-block"> 想买书者不止我一人,群里已然炸开了锅,纷纷接龙响应。</p><p class="ql-block"> 心师得此消息后,立刻在群里黑着山东大汉的脸,“发号施令”了:“经我手只赠书不售书,因为我真的不缺钱。写书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一种情怀。谈读后感可以,不做广告,不勉强劝购, 我们美篇平台是严禁以平台谋私利的,那样,也会毁了我们的清誉。所以,希望老师们回归初心,我们不广告,不为己,更不为利,君子之交淡如水。”</p><p class="ql-block"> 看到心师这段真诚又带有教诲的文字,“一身正气“四个字,置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出书,不为了谋利,而是为了情怀”,于我着实是一种冲击。</p><p class="ql-block"> 心师退休前,曾经在当地教育局工作,不说位高权重,也呼风唤雨,独挡一面。但他却能守住初衷,远离喧嚣,不忘自己是一位教育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不辱教书育人之使命,保持清誉,心灵深处那眼清泉没被同化和污染,心中自有定海神针!两袖清风,傲骨铮铮。“教师交流园地”为什么会英才齐聚,万民来和,兴旺繁荣?追光者向光而行。</p><p class="ql-block"> 只是我知道的,心师赠给文友的书,就有百八十本。一本书99元,如果卖掉,也不是小数目啊!心师一句话“我不缺钱“让我特别感慨:谁怕钱咬手啊!谁不希望多多益善。心师却出手阔绰,把这泼天的富贵与红利让给我们。我们这些人,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彼此未曾谋面,靠文字这座桥梁,走到了一起,说陌生也真的陌生。然而,心师却把这群陌生人,当成知己、朋友,在自己“宝贝”的扉页上,挨个亲笔签名,并免费邮寄到家。就这,谁人的内心不会泛起波澜;谁人能不感激涕零;谁人不会被《心境的颜色》所征服?!</p><p class="ql-block"> 手捧赠书那一刻,如捧着和氏璧那般珍贵;如捧着天上的星光那般耀眼;亦如赛场上接过接力棒那般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心师对老家那份深情,强烈感染着我。《心境的颜色》这本书中,有10多篇文章,是与自己的精神家园——老家有关的。从农村走出去的他,经过自己打拼,在城里有了优渥的生活、有了高贵的身份和地位,但对故乡的那片热土,对生活过的那个绿意盎然,各个季节硕果压满枝头的小院,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每周,他必保回去一趟,修剪果树,打扫卫生,登楼远眺,弹琴抒怀,品茗阅读,挥毫泼墨,远离喧嚣,思考人生,寻找曾经被爱和爱过的轨迹。</p><p class="ql-block"> 人越老越怀旧,只有在故乡的怀抱,只有在脚步反复丈量过的土地上,才能寻求到踏实。心师对家园的爱,是刻在骨子里的。</p><p class="ql-block"> 恋土难移。去年,心师老家拆迁。</p><p class="ql-block"> “邻居的树全都处理完了,我家还是满院苍翠,又来了一个买树的,问用土途,说是砍了打锯末,很生气,你要是移栽,不要钱都行,杀了他们,再多的钱我也不卖!”家园里的一草一木,于他,就是家里有血有肉的成员,它们见证了他的成长,他也用心血浇灌使其茂盛并开花结果。一个“杀”字,千般疼万般爱,跳将出来,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心师养过的花花草草,一旦不幸夭折,失去秀丽的青春和容颜,他都会用“悼文”来表达内心的不舍与心碎!</p><p class="ql-block"> 一个山东大汉,豪气干云又细腻柔情,少见。多情未必不丈夫,是也是也!</p> <p class="ql-block"> 心师作为家中六个孩子中的唯一男丁,格外尽孝道。对自己的父母爱得炽热和深沉。</p><p class="ql-block"> “给母亲看病三十多年,侍候床前六年。农村老家、教育小区、运河景苑、一中,三家四地地跑,从没有晨练过,因为两个老人不吃晚饭,早晨饿得急,我须早上六点前做好早饭,且是正餐。馒头无论冬夏都须是热的,稀饭不能太稀,更不能稠,地瓜、绿豆、豆瓣、玉米糁要常换;菜一定是炖鱼,因为母亲喜欢吃鱼,鲤鱼、武昌、青鱼等堆满了冰箱,我须晚上拿出一条,一夜化冻,一早才能炖上……”这组数字,让“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彻底颠覆;“须六点前做好早饭”,可见父母重于泰山;“不能太稀更不能稠”尺度把控住得好;“一定和堆满了冰箱”看得出,在物质上,心师满足供应!</p><p class="ql-block"> 一个事业有成的大男人,在外边西装革履,有很多的角色,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最根本最重要的角色——儿子,他把年迈多病的父母,捧在手心里。回到家里俯下身子,扎上围裙,在厨房里亲手烹制羹汤美味佳肴,让其度过幸福的余生,这难道不是中国好男人的旗帜和典范吗?都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心师两样兼顾得体到位,鱼和熊掌,都收入囊中,没有任何遗憾。大智慧之人啊!</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家停灵四天,我三天没有饮食,母亲不再吃了,我怎吃得下?”读到这里,我泪目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四天的殡期,他也是一直睡在灵堂,水米不沾!试问:有几个儿子能做得这么好?</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以前我敬重导师的才华和他的事业有成,那么而今,我更敬重他做人的美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心师还是一位好丈夫。我从《兜V兜病了》中读出了他对妻子的关爱和呵护。心师很幽默,把爱妻叫“兜V兜”。原因是家里的钱物,家里的世事,都由她兜着。这在吉林方言就是“裝钱的匣子“。一个昵称,道出了对妻子的高度信任与赞扬。</p><p class="ql-block"> “兜V兜实在无力再打扫房间,无力处理那大堆的脏衣服……我才知道,我原来的悠闲是她的给予,是源于她的忙碌,她把自己撕碎了,镶在了家里的角角落落……”字字泣血,句句滚烫,自我反省,更知妻子是自己的主心骨和左右手,家里不能没有她,自己更离不开她。于是,心师给妻子最好的医疗,给妻子最沛然的照顾——由外人转为内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最终,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对妻子好的男人,才是人间极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心境的颜色》还没有读完,已然收获了真金白银和青山绿水——他让我看到了人间至情,人间真爱!它,让我在导师那张刚柔相济的素描画像上,增添了靓丽的谦谦君子之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