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父亲节.

米奇

西方父亲节的起源<br> 父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布鲁斯·多德夫人(杜德夫人)于1909年为纪念独自抚养子女的父亲发起,1910年首次庆祝并于1972年成为美国法定节日。其核心意义在于感恩父爱、弘扬家庭价值观,并提醒社会关注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 目前全球约70个国家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中国虽未官方设立,但民众普遍沿用这一日期表达感恩。‌‌<br><br>起源与历史背景<br><br>‌创始人及动机‌: 父亲节由美国华盛顿州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后称杜德夫人)提出。其父威廉·斯马特在妻子早逝后独自抚养6名子女,因过度劳累于1909年去世。杜德夫人受母亲节启发,倡议设立父亲节以纪念父亲的付出。‌‌<br><br>‌法定化过程‌:<br><br>1910年6月19日,首个父亲节庆祝活动在美国华盛顿州举行。‌‌<br><br>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法案,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性父亲节。‌‌<br><br>核心意义<br><br>‌感恩与家庭纽带‌: 通过赠送礼物、家庭聚餐等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尊重与感激,强化亲情联系。‌‌<br><br>‌社会价值倡导‌: 强调父亲在子女教育、家庭经济和精神支持中的不可替代性,呼吁社会关注父亲的责任与贡献。‌‌<br><br> 中国的父亲节起源可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6日,为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等十位社会名流在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倡议以“爸爸”谐音的8月8日作为中国父亲节。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等数十人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该请求获得国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当时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然而由于国民政府内部腐败和忙于内战,一直没有精力组织父亲节庆祝活动,当时的父亲节只是一个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父亲节不再被人提及,但在中国台湾地区每年的8月8日还庆祝“父亲节”。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日期。社会各方面对于中华父亲节的日期确定,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建议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确定;二是建议以黄帝诞辰日(农历三月初三)确定;三是建议以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确定。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兼为中华父亲节于2010年由李汉秋等人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div> 为了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应该尽快设立自己的父亲节.</div><div>(图片来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