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父亲节时忆父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李晓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诵读:李晓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走后,常常想起父亲,这几天格外思念。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父亲……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学习汲取。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是父亲去世前讲得最多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2017年退休后,我有时间可以陪伴老父亲了。我尽可能安排时间和老父亲住几天,服侍一下老人家,和爸爸说说话。听他讲年轻时的事、他参加革命时的事,他从华北军区来内蒙古后的事。能看得出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爸爸非常开心,我也感到十分幸福快乐!</p> <p class="ql-block">1940年,爸爸年仅12岁就担任了我们村儿童团团长。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我们村(河北省迁安县西野河峪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爸爸小小年纪就勇挑重任,为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着工作。爸爸他们家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弟兄四人全部参加了革命,受到当时共产党政权的迁安县委书记的表扬。1948年,建国前夕爸爸遵化师范学校毕业后,根据组织的安排到华北军区机要干部培训队培训。</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接受组织的派遣到绥远省军区,随后就到了当时绥远省情况最复杂,任务最重的河套行政区,在公安处工作。当时李贵同志是公安处处长,爸爸是机要秘书。一讲起那个年代,爸爸两眼就会放光。爸爸刚二十出头,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做了那么多事,呕心沥血、忘我工作,迎来新政权的稳定,迎来了1953年绥蒙政权的合并,迎来了内蒙古自治区历史的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从1950年爸爸到内蒙古地区工作,到2019年去世。将近60年,爸爸把他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内蒙古。他在河套地区工作了八年,1958 年乌达矿务局开发时,从河套地区抽调干部支援矿山建设,爸爸到了鸟达矿务局。一干就是一辈子。在乌达矿务局的多个领导岗位工作过。爸爸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事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只要组织有要求有想法,他都无条件服从。文革期间受到冲击,落下病残,需要做伤残认定。但他说我已经好了,能为党工作了。我不是伤残,不用伤残认定。当时妈妈说他傻,社会上好多人也说他傻。爸爸去世后,在抚恤金发放时,有伤残证和没有伤残证相差一半,数额相差几十万。这就是我的老父亲,一辈子只知道无私奉献,不知道索取。</p> <p class="ql-block">2018年 10月 19日,爸爸走了。爸爸走了这些年,对爸爸的思念绵延不绝,无尽的思念。爸爸走了,他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是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p><p class="ql-block">爸爸一生酷爱君子子兰。君子兰,具有格调高雅的姿态,碧绿挺秀的剑叶,富贵丰满的花容,艳丽的色彩、细腻的花瓣,素心蕴藉,华彩风发,既质朴又光耀照人。君子兰是奇异的花朵,更是一种文化。她带给人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美,而是在美的背后蕴藏的蓬勃生命力,昂扬的气质和高雅圣洁的风骨。爸爸就是那高雅圣洁的君子兰。</p><p class="ql-block">爸爸,你留给我们的君子兰再展新叶,又放新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爸爸走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的精神财富。他是我们做人做事,走好人生路的典范。爸爸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都是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传承的。为人正直,坦坦荡荡;关爱他人,无私奉献;他心中只有他人,没有自已,爸爸教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爸爸妈妈的诸多教诲,我把它凝聚成一句话“恩爱,孝顺、和睦,富有责任感,对生活和事业充满了受,这就是我们的家。”这既是你和妈妈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你和妈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们会永远远铭记在心,做你们的好儿女。</p> <p class="ql-block">2019年自治区党委召我参加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指导工作。在指导工作中,我常常想起爸爸"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嘱托。"将革命进行到底",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爸爸那一代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爸爸,请您放心,我们会永远牢记您的嘱托,把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事做好。</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想起了那年我们陪爸爸回老家,我们去了喜峰口。喜峰口古称芦龙塞,群峰矗立,险要天成。1933年,日寇侵略东北后又向华北扑来,喜峰口首当其冲。前敌总指挥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亲率五百大刀敢死队与日寇搏杀。赵登禹用大刀手刃日寇60余人,是为喜峰口大捷。我健儿伤亡亦重,477人为国捐躯,仅23人生还。音乐家麦新为之创作了《大刀进行曲》。喜峰口大捷随着歌声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那天,爸爸的兴致很高,从这个山头走到那个山头,路上还唱着《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他一定是想起了当年在村里领导村民抗日的艰苦岁月。看着这大好河山,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核桃树,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和平的好时光爸爸能不高兴吗。我眼前又浮现出爸爸那慈祥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敬爱的爸爸,我们永远怀念您!</p> <p class="ql-block">李晓峰,1953年生人。1970年参加工作,年底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乌兰察布军分区独立营服役,1976年初退伍。先后在乌达矿务局、乌海市委宣传部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物资局工作。年底到内蒙古党委办公厅工作,先后在党委办公厅、内蒙古档案局、内蒙古纪委监察厅、内蒙古党委巡视组担任领导职务,2018年退休。曾出版《党政信息理论与实践》《穿越风沙线—内蒙古生态备忘录》《天一集》等著述。热爱读书,喜欢写作。近年写了草原三章《倘佯在美丽的绿海》、《草原上的人们》、《梦回草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