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院子

淼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清水秀,秦巴陕南,在崇山峻岭绵延起伏的群山叠皱中,有一处民居大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童年的岁月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舅舅家所在的地方,承载了我儿时无数的欢乐与憧憬,无论是过年时去拜年,还是夏天去“看夏”,每次前往,都像是开启一场奇妙的探险,一住便是好几天,而舅家的老院子,更是我心中最向往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家院子座落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勇胜村的徐家岭上,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人家,庞大的建筑群炊烟袅袅,好似一个小上海。它由三个大院子连成一片,其中两个是亲门大院子,彼此相邻,宛如亲密无间的兄弟;旁边还有一个旁系院子,虽稍显独立,却也与其他院子紧密相连。走进院子的大门楼,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家家相连,数不清是几进,犹如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一个套一个的四合院、偏厦、廊房、天井,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每一处角落都藏着未知的惊喜,让儿时的我感到格外新奇,总是乐此不疲地穿梭其中,探索着每一个神秘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院子里居住着百多户人家,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一声声舅舅舅妈、外婆外爷的称呼,让整个院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在这里,无论走到谁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人们围坐在一起,说着体己的话,夸赞我善良能干的母亲,唠唠家常里短。那些质朴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徐家院子出来,有一个大大的平平的场坝,它就像是现在的全村人的广场,是整个院子最热闹的地方。每当吃完饭,徐家院子的大小人都聚在这里,享受着饭后的悠闲时光。场坝上,一个高耸入云的秋千格外引人注目,它以几人合抱粗的大树做支撑,炮绳做拉绳,造型独特,气势非凡。这是一个“转转儿秋”,一个秋千可以同时坐六个大人,在方圆百里都实属罕见。当秋千荡起,六个人围绕着中心点像陀螺一样徐徐上升,又像一大朵莲花向外扩展,那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仙境,能轮到坐一回转转儿秋,简直是莫大的幸福,让我兴奋不已。此外,还有那种一个人一坐,或者几个人并排而坐的单秋千,宽宽的坐板,把孩子的身躯固定好后,秋千就开始咿咿呀呀地被大人们荡上高空,再回到低处,一起一伏间,感受着风的拥抱,体验着飞翔的快乐,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家院子建立在一个山坡上,一条笔直的公路从北到南从徐家院子的东侧穿过。院子的西南头,走过一条长长的小路,有一处庙宇,叫药王殿。母亲说,她小时候就是在这里上的小学,这让我充满了好奇,在我的想象中,能做学堂的庙宇一定无比壮观,那得是有多大呢?我曾无数次渴望去看一看,探寻其中的奥秘,但一直未能成行。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样的地方既神秘又威严,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让人有一种敬畏感,使人敬而远之。药王殿再向下,便是悬崖峭壁,峭壁上有一处洞穴,据说很深,有人进去过,说里面有一口水井,还有做饭的厨具,这里便是安康的人们常说的“麻钱洞”。据传,在“长毛造反”时期,人们害怕,徐家的几十老仙人躲进麻钱洞,后来发生了口角,被用各种粮食秸秆柴草裹着辣椒杆,焚烧熏烤洞口,将几十人熏死在洞里,无一生还。这个悲惨的故事,给麻钱洞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恐怖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去舅舅家,我都会先坐在“五一”这边导洪桥旁的陡峭的山头上休息一会,静静地观察对面被灌木掩映洞口的麻钱洞和药王殿,整个徐家院子尽收眼底。再看看脚下深涧里的老龙河,心中便会涌起一丝紧张与兴奋,考虑是走曲折的陡坡土路下去,还是直接走台阶抓着铁索下去。每次我都是一半一半地走下去,走走停停,边走边倾听管道里面的轰隆隆的水流声,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交响曲,充满了力量与激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到坡底,走过一座颤巍巍的虹桥,又到了对面的山坡,沿着管道拾级而上,走几步再转回头眺望整个宏伟的建筑,虹桥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十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一个名句。小时候,我虽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每次看到这几个字,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力量,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鼓励,坐在这里,我都会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含义,不知不觉中,它已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到坡顶,一条宽阔而深幽的渠道出现在面前,水流湍急,让人望而生畏,有很多人在里面洗衣服游泳。后来由于隔段地方的栅栏下面吸力极强,难免会出追赶流走衣服的安全事故,所以就不准再下水渠游泳洗衣服了。这条水渠就叫东干渠,从徐家院子的北侧通向舅舅家住的阳坡梁,再向下进入二湾河。长大后,我才知道这条渠里的水,都来自八一水库,它灌溉着这一大片良田,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徐家岭别墅林立,徐家院子里的人们都陆陆续续搬迁到公路的两边,建起了高楼大厦。徐家院子那昔日的辉煌盛况已经被苍翠的植被覆盖。唯有那药王殿还保存着古老的飞檐走壁、前后院落,只是颜色已经靓丽了很多,不仅进行了修缮还扩大了规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陕南安康汉滨,徐家院子,那是栖息乡愁和文脉绵延的港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