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化解校园冲突:初中班主任处理学生矛盾的实践策略与反思</p><p class="ql-block">在初中校园中,学生间的冲突是德育工作者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如两名初二男生因课堂口角演变为走廊打架,事后无人报告,家长介入后矛盾升级的案例,暴露出校园冲突处理中的常见困境。对于初中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而言,掌握科学、有效的冲突化解方法,不仅能平息事端,更能将冲突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契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冲突处理的科学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及时介入,控制事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冲突发生后,班主任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初步判断冲突的严重程度。若有学生受伤,立即启动校园应急处理机制,安排送医救治,确保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将涉事学生带离冲突现场,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也防止其他学生围观造成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隔离沟通,倾听心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将涉事学生分别带到安静、私密的环境中,以平和的语气与他们单独沟通。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宣泄情绪,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受。沟通时,班主任要保持中立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给予学生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注意观察学生的非语言信号,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挖掘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是否存在长期的矛盾积累、家庭问题影响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多方调查,还原真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听取涉事学生的陈述,班主任还需向在场的其他学生、任课教师了解情况。为了获取更真实的信息,可以采用匿名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鼓励学生提供客观的线索。同时,查看学校的监控录像(如果有),结合各方信息,尽可能还原冲突发生的全过程,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组织调解,引导和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充分了解事件经过和双方诉求后,组织涉事学生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审视冲突,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学生分析各自在冲突中的不当行为及其后果,共同探讨避免类似冲突再次发生的方法。当学生达成初步和解意向后,鼓励他们互相道歉,必要时可以签订和解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如互相尊重、不再提及冲突相关不愉快内容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家校协同,跟踪反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涉事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与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工作。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他们和解后的相处情况,跟踪冲突解决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避免矛盾激化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避免公开对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开对质容易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对抗情绪,陷入互相指责的局面,导致矛盾升级。因此,应采用个别沟通和私下调解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营造相对轻松、安全的沟通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聚焦当下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处理冲突时,引导学生和家长将注意力集中在本次冲突事件上,避免翻旧账。帮助他们认识到,解决当前问题才是关键,以往的矛盾可以在后续的教育引导中逐步化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保持理性平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在处理冲突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不被学生和家长的情绪所左右。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引导沟通,及时制止不当言论和行为,确保冲突处理过程的有序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冲突处理带来的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加强日常德育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将冲突预防和人际交往教育纳入日常德育课程体系。通过主题班会、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倾听他人意见、处理人际矛盾,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冲突的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建立预警机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培养学生干部成为班级“观察员”,及时发现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苗头,并向班主任报告。同时,班主任要加强课间、课后等时段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冲突隐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冲突处理、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自身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冲突处理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冲突的处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初中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以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去化解矛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持续的教育引导,不仅能解决当下的冲突问题,更能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