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6-15—北京</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小时候,总觉得家是妈妈的,爸爸只是过客,不怎么回家。</p><p class="ql-block"> 父亲戎马一生,抗美援朝回国后,一直在铁道兵,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直至离休。</p><p class="ql-block"> 打我记事儿起,就随着父亲的部队各种迁徙,从黑龙江到四平然后到重庆,最后落户北京。父亲忙,忙于各种基建,每天住在营部,基本每周就回家一次。而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妈妈在操持。休息期间,父亲总是拉着我的手去市场买菜,妈妈负责在家改善伙食。父亲很少和我们谈起他在战争年代的过往,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参加过渡江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也只是只言片语,碎片式的。</p><p class="ql-block"> 1993年,妈妈走了, 2002年父亲也走了。那天,回到家,整理书架,看到北京军区整理的《功臣名录》里,赫然有父亲的名字,没想到,父亲从入伍到离休,竟然荣立过两次一等功,三次三等功!可父亲从来没有和我们谈起过他的军功章,后来听哥哥们讲,父亲的军功章证书啥的,在战斗中遗失了,要不是档案记载,《功臣名录》上记载,恐怕连我们也都不再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我努力回忆着父亲给我们讲的那一时期的小故事,想着哪个故事能够支撑起他的一等功勋章,慢慢的,我想起来父亲曾经讲过一个剿匪的故事——那一年,在贵州大山深处剿匪时,他和战友两个人摸到了一处土匪窝,听说土匪头子们正在屋里开会,两人合计一下,回去叫人根本来不及,不如冒一次险。于是,战友在山上石头后边掩护,父亲一人下山,一脚踹开房门,大喝一声:“不许动,你们被包围了,放下枪,到院里集合!”来到院中,还煞有介事的冲山上高喊:“山上下来一个人。”山上战友也做戏般的问道“下来几个?”“一个就够了”。就这样,两个人,愣是端掉了土匪窝。我估摸着,那两个一等功勋章的其中一枚,应该有这次赢得的吧。后来父亲讲,虽然那次他俩成功了,但是,也挺后怕的,万一土匪识破了他们的计划,估计整个人生就此终结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一切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父亲节,谨以此篇回忆,纪念我的父亲,也致敬老一辈军人为我们打下的江山!</p> <p class="ql-block">父亲用过的军用水壶</p> <p class="ql-block">这个水杯父亲一直用来刷牙漱口</p>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时,没能等到这枚纪念章……但是,在此,我以图片的形式,献给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