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工厂的点滴

咫尺天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昨天,我收到了女儿的“父亲节”礼物,第一次感觉做父亲真好!触景生情,自然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但我已无法为他老人家送上一丁半点的礼物了,因为他离开我已整整14年了。冥冥中我感觉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提笔挥就拙文一篇,权且作为送给父亲的节日礼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亲职场生涯40余年,其中有20余年就在工厂打拼,从青工一直到副厂长(革委会副主任)。上世纪70年代初我开始上小学,对父亲的印象及他为人处世的作风,也是从这个时候形成意识的,实际上这十年已是父亲工厂工作的后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个时候,父亲在我的眼光里,是年轻、帅气的形象——小分头发型下一张端端正正的脸庞,浓眉秀目,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衣着干净利落,身材略显清瘦。70年代初,时兴工农兵进校园,父亲曾应邀来到我的学校讲课,他的开场白慷慨激昂:“我是电厂工人刘××”。那个年代,工人受尊敬,地位高,自然是一种光荣的职业,我填履历时“出身”一栏写的便是工人。父亲自从那次来过学校后,调皮的同学便常追着我喊:“电厂工人刘××”,学校的老师也把父亲所在的电厂作为校外辅导点,带着学生结队参观。每到这个时候,担任生技股股长的父亲便笑盈盈地亲自接待,带着孩子们看东看西,讲完汽轮机,讲锅炉,听讲的师生脸上都露出了崇敬的表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个火红的年代,工人当家作主,主人翁意识特别强,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公家的事情至高无上。父亲早年是工厂里的业务骨干,他爱学习、懂管理,一身正气,一心扑在工作上。作为双职工家庭的我生长在工厂里,见惯了父亲的忙碌,也看得出厂里工人对他的那份尊重,凡与他照面的人都会恭敬地叫一声:“刘师傅”。父亲这一代人,注定了是奉献的一代,他们把身心全交给了事业,却从来无怨无悔。在府谷电厂工作期间,有一年为了照顾家在农村的职工回去过春节,父亲主动向厂领导申请节日期间全天候值班,他同母亲和两个老工人一起承担了厂里3大工种的所有工作。虽然说艺高人胆大,那次他却真的是冒了大险。偏偏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汽轮机设备出现了意外故障,危急保安器突然跳闸,在一旁值守的父亲只身救急,嘴里直呼:“来人呀!”在电气室值守的母亲此刻也发现了异常,摸黑赶到低压配电室恢复空气开关,慌忙中衣袖被铁丝扯出了一个大口子,此时父亲已是满头大汗,身疲力竭。在父母亲的协力配合下,一场停电的险情终于得到了排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的夏天,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像猛兽一般扑向山城,暴涨的河水冲垮了大桥,也直逼发电厂的安全。此时,建在河岸上的水源渗区大口井岌岌可危。为了避免大口井被洪水吞没,父亲和厂里的工人紧急赶到现场,是他第一个脱下衣裤,带头跳进洪水里。工人们手拉着手,筑起一道防洪墙,挡在了大口井迎水面上。此时此刻,站在洪水里的人左右摇摆着,岸上的亲人,个个把心提在了嗓子眼上,我目睹着这一幕,也担心着父亲的安危。终于等到了水势平稳,父亲跳上岸,带着满身的泥浆,赤着脚,快步回到厂里,在电话值班室,他拿起电话向县里汇报排险情况,第一句话便是:“我是电厂工人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亲生性耿直,是非分明,但脾气急躁,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少了一些圆通。70年代后期被提拔为⺁革委会副主任后,不到两年便被派往农村驻队蹲点,渐渐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工厂,这样也无形中成就了他后来的人生转折,后期的20年,父亲便一直在县、市党、政机关任职,直至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写于父亲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