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埔先生:跨越国界的和平使者✦胡璇泽 </p><p class="ql-block">原新加坡农艺会副会长 </p><p class="ql-block">胡璇泽(1816—1880),名玉玑,号琼轩,人称黄埔先生。广东广州府番禺县黄埔乡(今属广州)人。青年时随父及叔父等人去新加坡经商,设黄埔公司,数年后业务拓展,声名渐隆。后兴学办医院。历任新加坡农艺会副会长、立法院非官方议员、铁路公司临时总理、太平局绅,受赐C.M.G三等勋章。187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中国驻新加坡第一任领事。同年被俄国沙皇任命为俄国驻新加坡领事。1879年被委任日本驻新加坡领事。身兼三国领事,时传为佳话,英美法三国将其生平事迹和功业各谱一书以为楷模。1880年3月27日病逝,时各国公使馆均下半旗致哀,清廷特加赠太仆寺卿衔。</p> <p class="ql-block">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历史蜡像馆中,一位身着清末官服的华人长者目光深邃,他的蜡像与莱佛士爵士等历史名人并列展出,胸前佩戴的英国王室勋章在灯光下闪烁着跨越时空的光芒。这位被新加坡人尊称为"黄埔先生"的传奇人物,正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首位驻外领事——胡璇泽。他用一生诠释了文化交融的智慧,在19世纪的国际舞台上书写了"一肩担三国"的外交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从黄埔村走出的商业奇才 </p><p class="ql-block">1816年,胡璇泽出生于广州黄埔村一个普通农家。14岁那年,他追随父亲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商船。初到南洋的少年白天在父亲的"黄埔公司"学习经营,夜晚挑灯苦读英文、法文、俄文和日文。这种惊人的语言天赋,为他日后的外交生涯埋下了伏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50年父亲病逝后,胡璇泽接手家族生意。他敏锐地抓住新加坡作为贸易枢纽的机遇,将黄埔公司发展为供应英军远东舰队的食品供应商。凭借诚信经营和卓越的商业头脑,他不仅积累了巨额财富,更与英国海军将领结下深厚友谊。当时的新加坡总督威廉·泽维士曾评价:"黄埔先生的英名闻名于欧洲,他享有盖世的声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商业成功的同时,胡璇泽展现出超越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他出资修建新加坡首个公共植物园,倡导每年举办花卉展,为新加坡日后成为"花园城市"奠定基础。他创办平民学校,每月资助莱佛士女校全体学生,被侨胞亲切称为"南洋的张謇"。</p> <p class="ql-block">二、国际外交史上的传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77年,清政府正式任命胡璇泽为驻新加坡领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驻外领事职位。同年,俄罗斯帝国主动提出由他兼任驻新领事,日本明治政府也在两年后效仿。这位来自黄埔村的商人,就这样成为国际外交史上首位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官。 </p><p class="ql-block">在领事任上,胡璇泽创造性地践行着"柔性外交"。他利用自己的多重身份,在列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清朝领事,他积极维护华侨权益,协调解决华工与当地政府的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俄国领事,他促成新加坡与沙俄的贸易协定,使俄罗斯的皮毛顺利进入东南亚市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日本领事,他帮助日本商船在新加坡获得停靠便利,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打开南洋窗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在任期间从未领取任何国家的俸禄。当1877年山东发生特大水灾时,他发动侨胞募捐2.8万银元(相当于当时新加坡全年财政收入的1/10),并亲自监督款项汇往国内。这种超越国籍的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各国政商领袖的敬重。 </p> <p class="ql-block">三、永恒的黄埔印记 1880年3月,胡璇泽在新加坡与世长辞。出殡当日,新加坡政府及中、俄、日三国领事馆均下半旗致哀,送葬队伍绵延数公里。遵照他"死后归葬故乡"的遗愿,灵柩被运回黄埔村安葬,清廷追赠他"太仆寺卿"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传奇人物留给世界的遗产至今仍在延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化地标:新加坡的黄埔路、黄埔河、黄埔中学等名称沿用至今,圣淘沙蜡像馆将他列为"新加坡先驱人物"永久展出;</p><p class="ql-block">●精神传承:他创办的番禺会馆至今仍是新加坡华人社群的重要纽带,其"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被写入新加坡中学历史教材;</p><p class="ql-block">●外交典范:他的事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跨文化交流案例",成为全球化时代多元共存的生动注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黄埔古港的百年榕树下,我们仿佛能看见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年,从珠江畔走向南洋,用商业智慧搭建文明桥梁,用外交才华守护和平曙光。胡璇泽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真正的伟大,是用一生践行"天下大同"的理想。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新两国友好交往的丰碑上,更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先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