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一届乡村、社区太极拳(械)交流比赛 <p class="ql-block">六月的互助县,青山连绵,花儿开得热热闹闹,整个地方都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海省第一届乡村、社区太极拳(械)交流比赛,在2025年6月14日这天,于互助县体育馆热热闹闹地开场了。</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代宗师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扎西大师的故里,互助县承载着深厚的太极文化底蕴。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太极盛会,恰似为"七彩互助"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传统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高原沃土上焕发全新光彩。</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阳光透过体育馆的大玻璃屋顶,把整个比赛场地照得亮堂堂的。全省各个区县一共来了111支队伍,640多个太极爱好者。大家都穿着统一的太极服,白色的像雪,黑色的像夜晚,蓝色的像大海,就像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花儿,热热闹闹地聚在这儿,等着这场专属于太极的大派对开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响亮的国歌声一响起,在场所有人“唰”地一下站得笔直,跟着大声唱国歌,眼睛直直地盯着五星红旗。随着这庄严的一幕,比赛开幕式正式开始啦!接着,穿着漂亮民族服装的播音员走上台,声音清亮又好听,绘声绘色地讲起互助县的老故事和现在的新变化,听得大家对“七彩互助”这个地方好感倍增。然后,青海省太极拳运动协会领导上台讲话,他说得特别带劲儿,不仅盼着比赛顺顺利利,还讲明白练太极对传承老祖宗文化、让大家身体棒棒的好处,每句话都说到大家心坎里,台下掌声一阵接着一阵,开幕式气氛一下就被点燃了。</p> <p class="ql-block">悠扬的《天宫舞曲》响起,600多个练太极的人站成整齐的方队,衣服飘起来就像土族乡村里飘着的七彩云彩。大家跟着音乐,慢慢抬起手,动作又轻又柔,把24式太极拳打得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几百个人动作一模一样,看着就像滚滚向前的江水,把太极拳以柔克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髓展现得明明白白,在场观众看得眼睛都舍不得眨。</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一宣布比赛开始,赛场上瞬间热闹起来。选手们一个个精神头十足,不慌不忙地打太极。一招一式,刚柔结合,动作连贯得就像长江水一直流个不停;一举一动,沉稳又大气,优雅得像飞鸟掠过水面。这慢悠悠的节奏里,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看,那边土族乡村来的队伍,扎西拳艺青海互助辅导站的队员们,看着朴实,但眼神里全是坚定。他们穿着带“七彩袖”的特色太极服,把扎西拳艺挥洒的淋漓尽致 。他们用太极拳告诉大家,乡村里的生活活力满满,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一点儿不少。来自西宁市文化公园、南门“索菲亚”的太极队,大家配合默契,把太极拳、太极剑打得花样百出,精彩极了。</p> <p class="ql-block">这场比赛,不只是比比谁打得好,更是一场文化大交流。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太极爱好者,在这儿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一起进步。大家用实际行动,把太极拳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太极、爱上太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太阳慢慢落山,余晖洒在体育馆上,两天的比赛也结束了。可太极的韵味还在大家心里回荡,一招一式里的文化传承,一呼一吸间的精神力量,还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根发芽。这场在“七彩之乡”举办的太极拳(械)交流比赛,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青海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路,也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加了一把新火。</p> <p class="ql-block">撰稿:成国勋</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传统太极扎西拳艺文化公园辅导站队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