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3日下午2点29分从南京南站登上开往苏州的动车时,窗外还飘着细碎的雨。不过抵达苏州站,竟已被一场中雨笼罩,寒意裹挟着湿气扑面而来,气温骤降10度。看着父母瑟缩着身子,我和老公对视一眼,决定先安置好住宿,再去为二老添置保暖衣物。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站台拦了辆出租车,向着七里山塘的姑苏小院驶去。</span></p> <p class="ql-block"> 姑苏小院正如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般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粉墙黛瓦,绿树成荫,推开窗便是悠悠河水。本是具有诗情画意和古色古香的小院,因雨水,房间略显潮湿,与老板商量,把河景房给父母换了一间观景房,还优惠了房价。父母一进房间就被古色古香的布置吸引,脸上洋溢着新奇与欢喜,尽管旅途有些疲惫,但看到他们这样开心,我觉得一切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 安顿好行李,让父母稍作休息。我和老公马不停蹄打车前往市中心。在户外用品店里,精心挑选了轻便又保暖的冲锋衣。老公还打趣道:“咱得让爸妈做苏州最时尚的‘户外达人’!”提着新买的衣物赶回小院,为父母换上后,看着他们温暖又精神的模样,我们悬着的心才落了地。</p> <p class="ql-block"> 一切就绪,我们决定出去品尝苏州的特色美食。虽然下着雨,但雨中的七里山塘别有一番韵味。我们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近走进沈万三姑苏家宴,父母舟车劳顿有点疲倦,不想吃东西,点了几个清单菜养养胃,明天吃这里特色菜吧。</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七里山塘被雨水洗刷后更加迷人,我们打着雨伞,踏上了夜游之旅。河道里的游船在雨中缓缓前行,船头的灯笼摇曳着昏黄的光,映照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光晕。两岸的古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轮廓更加清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仿佛将我们带回了千年前的姑苏城。</p> <p class="ql-block"> 七里山塘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古城西北,是苏州历史城区“一城、两线、三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杭运河进入苏州的门户地区。它南起渡僧桥,北至虎丘,全长3700多米,宽30米-100米左右,建控面积约30.94公顷。街区始建于唐朝宝历元年(825年),为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建造,又称“白公堤”,明清时成为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如今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5月24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房间,驱散了昨日的寒意。老爸老妈早早起来,想去走走七里山塘老街,雨后空气清新,父母也精神多了。</p> <p class="ql-block"> 又来走走雨后的姑苏小院,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民宿是八点开始吃早餐,老爸老妈也被早餐的别具一格吸引。九宫格加一瓶奶,还有一碗小米粥。</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迎着金色的阳光,打车向寒山寺进发。初夏的阳光洒在身上,父母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为了让这次游览更有意义,我提前预约了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 刚到寒山寺门口,一位年轻的讲解员便迎了上来。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温和,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的气质。打过招呼后,他微笑着说:“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到如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咱们慢慢走,细细看。”说着,他侧身引导我们走进朱红大门。</p> <p class="ql-block"> 踏入寺内,阳光穿过古树的枝桠,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讲解员停在刻有“寒山寺”的匾额下,伸手比划道:“这三个字是晚清俞樾根据王羲之书法临摹而成,笔力苍劲,每个字都有讲究。”老爸老妈听得聚精会神。</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我们来到普明宝塔前。塔身高耸入云,檐角悬挂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讲解员双手背后,娓娓道来:“这座塔历经多次重建,如今的宝塔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每层都供奉着佛像,蕴含着深厚的佛法寓意。”父母一边听着讲解,一边绕着宝塔缓步而行,阳光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画面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父母虔诚地在佛像前祈福,为家人祈求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 告别寒山寺时,檐角铜铃仍在叮当作响。</p><p class="ql-block"> 坐上开往拙政园的车,父母还在回味讲解员讲述的“和合二仙”故事,母亲望着车窗外粉墙黛瓦的江南街巷,笑着说:“原来这寒山寺的钟声,真能让人心里敞亮。”</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由明代御史王献臣归隐苏州后所建,并在元代大弘寺的旧址上拓建而成。拙政园的设计者包括明代文人文徵明,取名源自潘岳的《闲居赋》。拙政园占地广阔,分为东园、中园和西园三个部分,每个园区通过檐廊、漏窗和池水相连,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 跟着讲解员穿梭于亭台楼阁间,看漏窗雕花将阳光筛成细碎的金斑,听她讲解“梧竹幽居”的借景之妙,父母像好奇的孩童般四处打量。</p> <p class="ql-block"> 父母穿梭在回廊间,欣赏着园中的美景,不时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我和老公跟在身后,充当起“专属摄影师”,记录下他们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通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VR</span>沉浸式体验了拙政园的春夏秋冬,可以说是穿越时空的园林之旅。</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的VR体验馆真是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虽然4人240元15分钟的票价有点贵,但那种高科技与东方园林美学的完美结合,真的让人震撼!VR画中游共分为六个篇章:</p><p class="ql-block">序章:“以墨为引,借花窗穿越古今”</p><p class="ql-block">起承:“曲径通幽,春色丛中引蝶舞”</p><p class="ql-block">转合:“花木移情,夏日荷粉鱼潜行”</p><p class="ql-block">声色:“声色光影,秋雨和曲声绵延”</p><p class="ql-block">风雅:“深邃风雅,冬雪傲枝梅花香”</p><p class="ql-block">尾畅:“天人合一,夜瞰苏州心境畅”</p><p class="ql-block">每一个篇章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不同的季节和场景之中,感受拙政园的四季之美。总的来说,虽然票价有点小贵,但绝对值得一试!</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在一家老字号面馆品尝了蟹黄面。金灿灿的蟹黄铺在雪白的面条上,香气四溢。老公看着账单,故作夸张地说:“好家伙,这一碗面怎么就吃了190多!”逗得爸妈哈哈大笑,我也笑着打趣:“这可是‘奢侈’的美味”,到现在老公都还在调侃我的”奢侈”,当时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贵😊</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六点,我们登上游船。夕阳为运河镀上金边,粼粼波光里,城墙与古塔的轮廓愈发迷人。</p> <p class="ql-block"> 下船回到姑苏小院时,餐厅里已响起三弦叮咚。我们点了万三蹄、松花鱼、小炒牛肉……听着评弹,看着舞蹈,品着美食,父母眼角眉梢都是笑意。</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5月25日)清晨,我们包车前往周庄。这座“中国第一水乡”果然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周庄就像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小镇,保存着最原始的水乡风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摇橹船划过青石板桥洞,船娘的吴歌在河道间回荡。</span></p> 在周庄早餐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岸的民居依水而建,白墙黑瓦,绿树掩映,偶尔还能看到居民在河边洗衣、洗菜,一派悠闲的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狭窄的巷弄漫步,在沈厅驻足参观。</p> 在双桥拍照留念。 <p class="ql-block"> 南湖:周庄最大的天然湖泊,碧波荡漾,全福长桥的43孔弧线倒映在水中,如一条白玉长龙卧于湖面,泛舟湖上或在湖心亭静坐,可欣赏白鹭掠过荷塘的美景,感受“南湖秋月”的静谧。 </p> <p class="ql-block"> 南湖秋月园:为周庄古八景之一,与全福长桥相连,园内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迷楼依水傍桥,可在此把杯临风,欣赏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的水乡美景。楼内有一间房辟为蜡像馆,重现柳亚子等人围桌畅谈的场景,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逛了一些特色小店,老妈想买一些手工艺品作为纪念,留点遗憾下次来吧。</p><p class="ql-block"> 在周庄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水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这次苏州之行,有雨中的诗意,有晴日的明媚,更有与父母相伴的温暖时光。</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