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大都有在端午踏青的习俗,古人选择踏青斗百草,而我们则选择踏青吃乌泡,享受儿时的乐趣,回忆童年的味道。我们驱车来到乌泡基地,地方不大,人也不多。当微风裹着草木的清香钻进肺里的时刻,泡的酸甜瞬间充满了整个大脑。抬头望去,乌泡和黄泡正在枝叶间露出小脑袋,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泡基地就是一家农家乐,院内有乌泡、黄泡和树莓,我们决定把它们都尝一遍再说。首先乌泡,先摘一颗放在嘴,品不出味道,还是要像儿时那样,摘满一把,一口全吃下。哇!就是这个味,酸酸甜甜甜,满口生津,吃在嘴里,爽在心里,完全是童年的味道。再尝黄泡,黄泡比乌泡味道更强烈一些,酸甜分明。最后尝树莓,树莓个头最大,汁液也最多,但味道比起乌泡和黄泡来,稍稍清淡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泡,又称“紫龙果”。相传,在远古时,山林中有位保护草木的“青峦神”,有一年夏日,天降大旱,草木枯萎,青峦神为救众生,以指尖刺破心口,用紫黑色的神血浇灌枯藤,枯藤复活后,生出带刺的藤蔓,不久后结出紫黑如宝石的果实,人食用后非常解渴,因果实染着神血的颜色,人们就称它为“乌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泡是“紫血化果”,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它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有抗氧化,促进消化系统健康,调节免疫力的作用;根皮含鞣质,民间常用来泡酒,能缓解关节疼痛,当然也有人用乌泡根煮水熏洗膝盖,说是能打通血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良种植后的泡树,不但结的果实多,藤树上又没有了剌。虽然非常好摘,但也得有技巧,摘乌泡时,指头碰到果实,轻轻一旋,饱满的果子就会落在手心上。如果没有宁下来,就说明乌泡还未熟透,要是强宁下来,会直接影响口感。由于大家都是轻车熟路,不一会儿,几大把乌泡就下了肚,看到大伙都很满意,我们又把目标转向了黄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摘黄泡跟摘乌泡差不多,不能使劲,只要是成熟了,一碰就掉下来。不信,你看那些掉在地上泡儿,很是可惜。记的儿时摘泡时,总是要比上一比,一是看谁摘的多,二是看谁摘的大颗,也就是谁摘了“泡王”,谁就跟名星一样,脸上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泡被视为“太阳的孩子”。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其中一个最小的太阳因迷恋人间草木,便偷偷化作金露落入山林。金露渗入土地后,长出膝蔓,叶片如翡翠,果实似金珠,每颗黄泡都裹着一层“露水霜”,据说那是小太阳的残留光晕。人们相信,黄泡的清甜是太阳的暖意所化,而它总是藏在叶片下的习性,就是小太阳害怕被天神发现而玩的“躲藏游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泡属蔷薇科植物,果实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对眼睛健康有益,其根叶在民间常作清热解毒药。小时候夏天长痱子,大人就会摘些黄泡叶子煮水来洗澡,洗上几次痱子就消失了。后来在《滇南本草》中查到,黄泡“治筋骨痰火疼痛,泡酒服”,才明白老人们说的“太阳遗珠”,原来藏着对抗暑热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树莓是新品种,儿时好像是没有树莓一说。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树莓,它比乌泡和黄泡长的都肆意,成熟时,又大又黑,在阳光之下,黑的有些发亮,就跟桑泡一样。熟透的树莓果肉柔软。一口咬下去,水份较多,还能在牙齿间感到有小核子轻脆地开裂,满嘴淡酸甜的汁水混杂着细腻的果肉,口感像似在吃天然的果浆布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乌泡的紫血传说,还是黄泡的金露故事,都把我们带回到了各自的童年。虽然泡还是那个味道,但早已经没有了那个感觉了。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儿时物质匮乏,能有几颗泡吃,也是一种幸福;二是泡树少、成熟的泡也少,加之藤蔓有刺采摘困难,越是在困难中得到东西才越有价值;三是现在的水果太多了,见过、没见过的都吃够了。因此,仅管泡吃的很爽,却始终找不回儿时的感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