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童年的外八方小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时学校,承载着我成长的回忆,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那些往昔岁月,如同刻印在心底的纹路,清晰且永不褪色。而外八方小学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它也是全乡唯一一所涵盖 1 至 8 年级的‘带帽’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坐落于村子最西头,质朴而古拙。干打垒的院墙,历经风雨却坚实地守护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土坯筑起的教室,简陋却不失温暖,好在木头窗户上终于都安上了玻璃,在寒风中为师生们抵挡住了凛冽的侵袭,让那片小小的求知天地,多了一份抵御岁月的底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两根木棍简易架起的老钟被敲响,那清脆而质朴的声响,仿若穿越时空的号角,同学们便像是被唤醒的欢快小鸟,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扑向那充满希望的教室,开启一天的学习征程。两名学生挤坐在一条长木凳上,共用一张长木桌,桌面上或许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与前人的涂鸦,虽因空间狭小,时常会为了多占几分地而 "争执" 起来,可一旦投入学习,那股认真劲儿便瞬间点燃,朗朗读书声如激昂的旋律,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悠扬且坚定,奏响着我们的成长乐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课程设置简单却扎实。语文、数学两门主课,由班主任老师倾心传授。语文课上,没有如今繁琐复杂的分析,更多的是老师带着我们逐字逐句地朗读、一丝不苟地背诵,以及脚踏实地地书写。从声情并茂的吟诵到笔下生花的描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看似质朴无华的教学方式,却如同坚实的基石,为我的语文学习构筑起了一座沉稳的堡垒,让我在语言的海洋里稳步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育老师孟显发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成为我们童年里的活力引路人。"一二一,一二一……" 那洪亮有力的口令声,仿佛穿越时空,仍在耳畔回响;"立正,稍息……" 在他严谨而有序的指挥下,准备活动的热身、新课技能的学习,每一环节都精准到位。我们在他的引导下,学会了奔跑、跳跃、投掷,掌握了诸多运动技能,为强健的体魄播下了希望的种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音乐课,更是打开了我们心灵的另一扇窗。该上音乐课了。你看,几个顽皮的小家伙早早地就跑到办公室,合力把脚踏琴小心翼翼地抬到教室。音乐老师侯彩云轻盈地坐在琴前,双脚有力地蹬着踏板,手指如灵动的蝴蝶,在键盘上欢快地舞动,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便流淌而出。那悠扬的琴声,伴着我们学会了《学习雷锋好榜样》《闪闪红星》《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经典歌曲,如今想来,我那仅有的些许音乐细胞,正是在那些充满魔力的音符滋养下,得以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课间操时,由唱片播出的激昂《运动员进行曲》,通过高音喇叭响彻校园。各班级的学生们迅速紧急集合,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有力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汇聚到操场,准备开启活力四射的广播体操表演。一名学生站在简陋的土台子上领操,尽管同学们高矮参差不齐,可在那充满韵律的音乐指挥下,做起操来都格外卖力,动作整齐划一,如同训练有素的队伍。每次做完操,校长便会站在土台子上,或作几句简短的训示,或因某些事宜对我们进行训诫,那严肃的神情、殷切的嘱托,都在岁月里化作了温暖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的活动很多, 最主要的还是一年一次的运动会。"六一" 儿童节便成了我们一年里最为热切盼望的盛大节日。提前半个月,校园里便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氛围,我们积极筹备,练习赛跑、跳高、跳远等项目。六一当天,尽管跑道画得歪歪扭扭,拉拉队的加油声也带着些许稚嫩,可我们心中满是热血与斗志。在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衫,可谁也不肯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 加油!当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胜利的喜悦如潮水般涌来,同学们欢呼雀跃,紧紧簇拥在一起,分享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而那作为奖励的几个本子、几根铅笔,在我们眼中,胜过世间一切珍宝,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汗水与骄傲,成为童年里最闪耀的勋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学校,公办教师屈指可数,大多都是默默耕耘的民办教师,他们挣着微薄的公分,一年的收入折算下来,少得可怜,可他们从未计较这些。他们对教育的热忱,如烈火般炽热,干劲十足。白天在讲台上倾囊相授,傍晚时分,又集体回到学校办公。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他们或专注备课,或认真批改作业,常常忙碌到深夜,那摇曳的灯火,见证着他们的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师们近乎全能,他们是校园里的万能工匠。学生厕所年久失修,他们便亲自动手,一砖一瓦地重新修建;教室屋顶漏雨,他们二话不说,爬上房顶仔细修补;桌椅板凳损坏了,他们绞尽脑汁,用有限的工具和材料将其修缮如初;校田地里,更是常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劳动的收入,为改善办学条件添砖加瓦…… 那时的老师,以校为家,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令我们仰望,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敬佩与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为了做好勤工俭学工作,从校田地里为各班级也划分了责任田,种地需要肥料。冬季来临,学生们便开启了积肥劳动。每天清晨,学生们背着粪筐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汇聚于校门口,谈笑风生间,脸上洋溢着质朴的喜悦。随后,学生们整齐地将粪筐一字排开,等待班级干部依次评估斤数。</p><p class="ql-block">在班级后墙,挂着一幅醒目的条形统计图,那可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图上,谁的劳动成果最为丰硕,谁就是劳动模范,这一荣誉激励着学生们热情满满地投入积肥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是,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校田地偷瓜。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田垄,正暗自窃喜,却不想被看瓜人突然发现,瞬间吓得四散奔逃。第二天上学,大家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料校长早已知晓,把我们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面对校长的质问,我们低着头,无奈承认了事实。</p><p class="ql-block">不久后,在间操课上,校长特意提及此事,让我们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那一刻,羞愧与懊悔瞬间涌上心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过,这件事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谈资,成了我们童年里的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的学校,其简陋质朴间,自有一番别样风姿。它从不缺乏美丽,质朴中透着自然之美;也从不缺少欢乐,稚气里藏着无尽喜悦。校园里的弥漫着满满的真诚和童真,那是属于我们童年最珍贵的宝藏。那里的每一处角落、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是我永远眷恋的精神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