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梵高-奥赛博物馆(五)

鹿鱼

<p class="ql-block">鹿鱼 965563</p> <p class="ql-block">读过我的美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wipsf6"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从想见到相见-奥赛博物馆(四)</a></p><p class="ql-block">也许会问:“想见”的梵高画作怎么没有?</p><p class="ql-block"><b>答案是,我为梵高另辟新篇。标题借鉴手绘油画电影《挚爱梵高》。</b></p> <p class="ql-block">荷兰画家梵高是后印象派三杰之一,他浓烈的色彩、大胆的笔触,简洁的构图和创作激情燃烧了他短暂的37岁人生。</p><p class="ql-block">提起梵高,人们会立刻想起他的名作:星夜、阿尔勒卧室,自画像,加歇医生…都在这儿啊。</p><p class="ql-block">奥赛博物馆收藏24幅梵高画作,件件精品。</p><p class="ql-block">此篇,介绍展出的,我见到的19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奥赛馆藏精选</p> <p class="ql-block">1. 🌟 Portrait de l'artiste, 1889</p><p class="ql-block">梵高生命中最后一幅《自画像》,是维基百科“梵高”词条的题图(中文、法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usee-orsay.fr/en/artworks/portrait-de-lartiste-747"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画像-奥赛</a></p><p class="ql-block">如同伦勃朗和戈雅一样,梵高经常以自己为模特儿,绘制了43幅自画像。</p><p class="ql-block">十多年来,他不停的看着镜子里自己,审视自己。他写道:<i>“我正在寻找比摄影师获得的更深的相似之处。”;“有人说,认识自己很难,我深信不疑。但描绘自己也同样不易。伦勃朗的肖像画不仅仅是描绘自然,而更像是一种启示”。</i></p> <p class="ql-block">在正方形构图中,梵高穿着西服,而不是惯常的工作服。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脸上。他的面部坚硬而憔悴,绿眼睛显得固执而焦虑。主色调是翠绿色和浅绿色的混合色,在胡须和头发的火橙色中找到了对照。模特的静止不动与头发和胡须的波动起伏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在背景的幻觉漩涡中得到了回响和放大。</p> <p class="ql-block">电影《挚爱梵高》梵高形象就是用的这幅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5年)与梵高一起审视自己,不过表情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2. 🌟 La Nuit étoilée,1888</p><p class="ql-block">罗纳河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星夜》</p><p class="ql-block">从1888年2月8日到达阿尔勒的那一刻起,梵高就一直专注于“夜色效果”的描绘。</p><p class="ql-block">他写道:<i>“我需要一个有柏树或熟麦田上的星空夜。” “但我什么时候才能画出星空?…这幅画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在我看来,夜晚的色彩往往比白天更丰富”。</i></p><p class="ql-block"><i></i>他终于实现了他的痴迷梦想。他首先在阿尔勒广场的 Cafe Terrace 画了一个夜晚天空的角落。(《夜晚露天咖啡座》,库勒—穆勒国立博物馆)。接下来是罗纳河的景色,他把他在黑暗中看到的颜色巧妙地转换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usee-orsay.fr/en/artworks/la-nuit-etoilee-78696"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星夜-奥赛</a></p> <p class="ql-block">蓝色占主导地位:普鲁士蓝、碧蓝和钴蓝。城市的煤气灯闪烁着强烈的橙色,并反射在水中。星星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几个月后,梵高被关到精神病院,他画了同一主题的另一个版本:《星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奥赛版本的《星夜》更宁静,画面底部的一对儿恋人的存在加强了宁静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3. 🌟 La Chambre de Van Gogh à Arles, 1889</p><p class="ql-block">(摄于2015年)</p><p class="ql-block">《阿尔勒的卧室》是梵高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梵高想用象征性的色彩来表达卧室的宁静和简洁。因此,他描述了:<i>“浅紫色的墙壁,不均匀的褪色红色地板,铬黄色的椅子和床,非常浅的石灰绿色的枕头和床单,血红色的毯子,橙色的洗手台,蓝色的洗手盆和绿色的窗户”</i>,表示“<i>我想用这些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绝对的宁静</i>”。</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usee-orsay.fr/en/artworks/la-chambre-de-van-gogh-arles-746"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阿尔勒的卧室-奥赛</a></p> <p class="ql-block">梵高解释说:<i>“日本人住在非常简朴的室内,而且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都住在那个国家。”</i></p><p class="ql-block">对他来说,只是<i>“一间空荡荡的卧室,有一张木床和两把椅子”</i>。尽管如此,他通过几乎完全由直线构成的构图,以及通过对色彩的严谨组合,来弥补透视的不稳定性,达到独具一格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b>注意到了没有?现场展牌上有语音导览标志,还有蓬蓬的“北极熊”,大段文字,左边法文,右边英文,这说明作品是“馆藏精选”,见到这样的标识,一定不要错过。</b></p><p class="ql-block">梵高在阿尔勒黄房子里的房间装饰得“极其简约”,摆放着白木制成的“大型方形家具”。这幅为此画的第三版,艺术家于1889年12月宣布将寄给弟弟,创作于他离开阿尔勒并被送往圣雷米精神病院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于1888年10月的</span>第一版作品(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其中他使用了*暗示休息和睡眠*的色调;<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于1889年9月的</span>第二版作品(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4. 🌟 Le Docteur Paul Gachet,1890</p><p class="ql-block">《保罗·加歇医生》与梵高在奥维尔生活的最后时期密不可分,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专门从事精神病学,</span>还是一位业余艺术家,与许多艺术家保持着联系,其中包括马奈、莫奈,雷诺阿和塞尚。因此,梵高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普罗旺斯</span>圣雷米住院的第二天就出现在他家里。加歇医生尽其所能帮助梵高克服他的焦虑,同时为他提供物质上的舒适,有利于他的恢复。 在医生的肖像中,他带着忧郁的神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如梵高所写的那样,</span>反映了“我们时代的悲哀表达”。在这幅冷峻的肖像中,唯一带有希望的是狐草,通过其治疗特性,带来一点儿安慰和解脱。尽管加歇医生很努力,也无法阻止梵高不可挽回的命运,他最终自杀。</p> <p class="ql-block">5. 🌟 La Méridienne,1890</p><p class="ql-block">《午休》是梵高在普罗旺斯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时画的。这幅画取自米勒的《午休》。</p><p class="ql-block">梵高告诉他的弟弟提奥:“这更像是将黑白明暗对比的印象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即色彩语言。”</p><p class="ql-block">梵高反复临摹米勒的作品,他认为米勒“比马奈更现代”。他忠实于原作构图,甚至连前景静物的细节都一丝不苟,但与此同时,这幅<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勒作品中</span>象征着19世纪60年代法国乡村的宁静场景,却被梵高完全转化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个性化的临摹,是通过基于蓝紫色和黄橙色互补色对比的色彩结构来实现的。</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米勒《午休》的木刻画,画作名称变更为《一天的四个时刻:午休 The four times of the day: The Siesta》,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蚀刻版画家 Jacques Adrien Lavieille 制作。</span></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5年)</p><p class="ql-block">一对劳累中年夫妇在正午的阳光下酣睡,他们头枕着留有麦香的新麦垛,农夫穿着一条蓝色的工装裤,双脚赤裸,身边那两只鞋子也许装满了生存的艰辛,农妇头枕在自己的前臂上,与男人紧紧依偎。</p><p class="ql-block">时光在流逝,<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对弯弯的镰刀似乎也在午休,</span>那些被收割的麦子也在沉睡。一辆大车旁的两头牛尽情地吃着麦子…</p> <p class="ql-block">6. 🌟 L'église d'Auvers-sur-Oise, vue du chevet, 1890</p><p class="ql-block">《瓦兹河畔奥维尔的教堂,从雪佛特看》</p><p class="ql-block">梵高在1890年5月21日到7月29日去世之前两个月里,画了大约70幅画,每天超过一幅,更不用说大量的素描了。这是唯一一幅完整地描绘奥维尔教堂的画作,在整个村庄的背景下会显得格外醒目。这座教堂建于13世纪,采用早期哥特式风格,两侧有罗马式小堂。教堂在画家的笔下成为一座华丽的纪念碑,从地面和两条路径中凸显出来,这两条路径似乎像熔岩或泥浆的洪流一样紧紧围绕着教堂。</p> <p class="ql-block">如果将这幅画与克劳德·莫奈不久后创作的鲁昂大教堂的画作进行比较,可以衡量梵高的方法与印象派画家的方法有多么不同。与莫奈不同,他没有试图在纪念碑上描绘出光的作用。尽管这座教堂仍然可以辨认,但这幅画与其说为观众提供了真实的图像,不如说是一种教堂的“表达”。梵高所使用的艺术手段预见了唯物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7. La Guinguette à Montmartre, Le Billard en bois, devenu La Bonne franquette, 1886</p><p class="ql-block">《蒙马特小酒馆》原名“木台球室”,现名“好客之家”。</p> <p class="ql-block">8. Le Restaurant de la Sirène à Asnières, 1887</p><p class="ql-block">《美人鱼餐厅》风格和主题有不少印象派的先例,然而,这幅画与此相去甚远。它更多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而不是它们的友好欢乐。印象派,比如雷诺阿,通常描绘餐馆时更注重室内氛围(如《煎饼磨坊的舞会》)。梵高在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调色板的同时增加了白色色调。被称之为“配有彩色百叶窗和夹竹桃的时尚餐厅”。</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梵高最接近印象派的画作之一,它使平行切线倍增,这预示着一种更加个人化的风格,这种风格将很快达到完美。</p> <p class="ql-block">9. L'Italienne, 1887</p><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女人》这幅肖像画中,梵高表达了非常个性化的影响,让人联想到日本版画之不对称的边框,肖像中人物的风格化,既没有阴影也没有透视,单色背景......但梵高没有采用东方美学的精致手法,而是采用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处理手法,给人一种近乎原始力量的印象。新印象派将互补的色彩并列,以达到强烈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10. La Salle de danse à Arles, 1888</p><p class="ql-block">《阿尔勒舞厅》似乎描绘了阿尔勒狂欢节的一个夜晚,高更和日本艺术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影响</span>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奇怪和装饰性的前景中,头发的曲线和反曲线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服装差异和紧密交织使拥挤和饱和的感觉非常巧妙。右边插入鲁林夫人的肖像,只是把视线转向观众,似乎表达了一种幽闭的恐怖。</p> <p class="ql-block">11. L'Arlésienne, 1888</p><p class="ql-block">这位《阿尔勒姑娘》的原型是吉诺夫人,她在阿尔勒火车站经营咖啡馆,经常与艺术家接触,特别是高更和梵高,高更也曾为她作画,而梵高在第一次到达阿尔勒时住在她的房子里,一直是她的密友。梵高在信中多次提到穿着地方服装女性的美丽:<i>“我终于得到一个阿尔勒人,一个小时后出现了,背景是淡柠檬色,脸色灰白,衣服是黑色的,还有原始的普鲁士蓝。” “她倚在一张绿色的桌子上,坐在一张橙色的木扶手椅上。” </i></p><p class="ql-block">对流行的追求和对肖像画的痴迷,使梵高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这幅大尺寸画,快速的笔触与沉思的姿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画家没有美化她,甚至强调她的容貌特点以揭示模特独特的深刻人性。画家将她孤立于几乎艳丽的黄色背景中,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普罗旺斯形象-阿尔勒人。</p> <p class="ql-block">2025年,意外的发现这幅画出现在“毕加索博物馆”参加《“颓废”艺术:纳粹主义下的现代艺术审判 L’art 「dégénéré」 : Le procès de l’art moderne sous le nazisme》特展。</p><p class="ql-block">纳粹主义批评者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现代艺术家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颓废”艺术</span>,破坏了美的理想。文森特·梵高成为被讽刺的“疯狂”艺术家的化身。他的五幅画作(其中三幅现已佚失)于1937年从德国博物馆被取下。然而,《阿尔勒的姑娘》却未遭不幸。这幅描绘阿尔勒火车站咖啡馆老板吉诺夫人的肖像画曾被玛丽-安妮·冯·戈德施密特-罗斯柴尔德 Marie-Anne von Goldschmidt-Rothschild 收藏于柏林。玛丽-安妮于1938年被迫逃离德国,先逃往巴黎,后又逃往美国,她在柏林的房产则被强行出售给纳粹建筑师阿尔伯特·施佩尔 Albert Speer。尽管如此,她还是设法保住了部分藏品,并于1944年8月25日,即巴黎解放当天,将梵高的这幅画作捐赠给了法国政府。</p> <p class="ql-block">12. Les Roulottes, campement de bohémiens aux environs d'Arles, 1888</p><p class="ql-block">《阿尔勒附近的吉普赛营地》</p> <p class="ql-block">13. Hôpital Saint-Paul à Saint-Rémy-de-Provence, 1889</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梵高因为精神问题住进《普罗旺斯圣雷米的圣保罗医院 》,</span>精神病院和周边景色成为了这段时期他作品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14. Chaumes de Cordeville à Auvers-sur-Oise, 1890</p><p class="ql-block">《科尔德维尔的茅草屋》梵高将它变成一片“火山”,房屋似乎被地震扭曲了。在这幅画中,画家让这幅风景经历了由心灵力量驱动的真正转变。在画中那些宁静的茅草屋,似乎被某种强大的外力掀起,使它们膨胀起来。狂野、旋转的设计使屋顶起伏,使树枝螺旋上升,将云朵变成漩涡...</p> <p class="ql-block">此外,这幅画是在厚厚的油彩中制作的,并在油彩中刻上真正的沟壑。很明显,这位艺术家并不像浪漫主义者那样被这令人敬畏的风景所感染。相反,正是他折磨和激怒了最卑微的茅屋和最小的柏树。就像1889年的《星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一样,景观中的所有元素结合在一起,扭曲了它们的轮廓,赋予整个场景一种超自然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15. Dans le jardin du docteur Paul Gachet, 1890</p><p class="ql-block">《保罗·加歇医生的花园》</p><p class="ql-block">加歇医生的房子位于(村子)主街上方的山坡上,有一个开满鲜花的露台花园,可以俯瞰河谷。梵高经常拜访加歇医生的家。</p> <p class="ql-block">黄绿蓝色中一抹橙红墙为画面增色。</p> <p class="ql-block">16. Mademoiselle Gachet dans son jardin à Auvers-sur-Oise, 1890</p><p class="ql-block">《花园里的玛格丽特·加歇》</p><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是加歇医生的女儿,她穿着白色的衣服,“像新娘一样”当模特,花园里有白玫瑰和淡柠檬金盏花。</p> <p class="ql-block">17. Fritillaires, couronne impériale dans un vase de cuivre, 1887</p><p class="ql-block">《铜花瓶中的皇冠》</p><p class="ql-block">背景使用了点彩画笔法,蓝色和橙色的互补对比主导了绘画。然而,这些新印象主义理论的影响仍然有限。单独的笔触只用于一个明确的表面,互补色彩的相互作用并没有限制梵高选择色调,最后,通过选择静物画,他摆脱了修拉和他的追随者所处理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18. Roses et anémones, 1890</p><p class="ql-block">《日本花瓶中的玫瑰和银莲花》静物画表明梵高拥有一段相对平静和快乐的时光,他对绘画的兴趣在这幅作品中清晰可见。他曾写信描述医生家 :“充满了插花或创作静物的实用工具”,暗示梵高是在医生家中创作这幅作品的。</p> <p class="ql-block">19. Deux fillettes, 1890</p><p class="ql-block">《两个孩子》两个女孩。</p> <p class="ql-block">有关奥赛的美篇请参见:</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wipsf6"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从想见到相见-奥赛博物馆(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dkxyat"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莫奈馆藏之最(续)-奥赛博物馆(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ldybpj"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巴黎1874: 制造印象主义 - 奥赛博物馆(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9bu7y6"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莫奈馆藏之最-奥赛博物馆(一)</a></p><p class="ql-block">文字翻译自奥赛展牌与网站,本人翻译水平有限,如有不恰当的地方,请参考原文。</p> <p class="ql-block">图:鹿鱼/亲友摄于2015年5月(一刷);2024年4月(二刷);2025年3月9日(三刷)</p><p class="ql-block">文:鹿鱼写于 6/12/2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