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易州,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神秘土地,孕育了无数传奇。在这里,万里长城的紫荆关,见证过岁月的沧桑;荆轲塔下,回荡着古时壮士的豪情;清西陵中,安息着四位帝王英魂;狼牙山上,五勇士的壮举永垂不朽。每一处古迹,都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故事,令人追忆往昔,感慨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狼牙山古称“郎山”,是集自然景观与红色人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大自然赋予了狼牙山的威武雄壮。山峰的最高点海拨1105米,纵横15公里,属太行山脉。五垞三十六峰上,悬崖峭壁,奇形怪状,峥嵘林立,酷似狼牙,加之茂密的植被,形成了这座山的鲜明特征,外在构成上注定是与众不同,不愧为古燕国的“狼山竞秀”。我们是乘坐索道蹬上的棋盘坨,登顶过程中时有恐慌的感觉,不敢直视下方,因坡度太陡峭,象是腾云驾雾,无暇顾及山涧的美景,稀里糊涂地到了山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棋盘坨向上走十几分钟的石阶,就是“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碑文是开国元帅聂荣臻手书,这与山脚下开国上将杨成武在五勇士塑像下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相得益彰。不难想向,具有勇士精神的红色元素对“狼山竟秀”的重要作用。站在纪念塔前,行注目礼,不由自主的会想起小学课本中的《狼牙山五壮士》与黑白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勇士与日伪敌军斗智斗勇的感人情景。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曾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遗憾的是,五勇士跳涯处因故未开放,错过了一次参观顶峰接受教育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座清西陵,半部帝王史。雍正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了江山社稷呕心沥血的郡主,历史上对其褒贬不一,民间流传着颇多的微词和争议。雍正帝亲选易州永宁山下的风水宝地修建陵寝,开启清西陵先河有些耐人寻味,这可能是因为与其父康熙帝治国理念有所不同吧。清西陵有四位帝王的陵寝,分别是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幕陵、光绪祟陵,如果算上葬在仅有一墙之隔的华龙皇家陵园中的末代皇帝溥仪的墓,也与清东陵一样,都葬有5位皇帝,当属上苍的特意安排。雍正的泰陵建造的规模宏大,气宇非凡,占足了永宁山的风水;嘉庆的昌陵建造规模略逊于泰陵,但建筑的殿堂比泰陵的有所增溢,昌陵的神道是唯一与泰陵的主神道相通的;道光的幕陵规模最小,唯有金丝楠木的隆恩殿算为最大的亮点;光绪的祟陵略显寒酸,从开放的地宫就能够看出些端倪。另有3座后陵,7座阿哥、公主、王爷陵,迄今为止,清西陵是清王朝最后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室陵寝建筑墓群。清西陵是国家5A级风景区,也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天的时间游览了两个精典景点,一个是历史文化遗产,一个是红色文化传承。狼牙山讲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战士,抗击日本侵略者,敢于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清西陵彰显的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精美绝伦。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封建社会的皇权至高无上,君王挥金如土;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讲究艰苦奋斗,这正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所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