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凌兴玉

<p class="ql-block"> 怀念父亲</p> <p class="ql-block"> 凌兴玉</p> <p class="ql-block">  常常想起父亲。他青褐的面孔,瘦弱的身型和慈祥的笑容,干练的作风不时在脑中浮现。</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31年了,如今我也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都说儿孙满堂是天伦之乐,而我的孩子却没有见过他们的爷爷,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时,我是他的骄傲,一则聪明伶俐,二则学习很好,初中毕业便考上了师范,吃上商品粮,端上铁饭碗,一时间, 十里八乡众人称赞。八十年代初期,初中考上师范,绝不亚于现在高中考上清北。父亲自然喜上眉梢,觉得有面。</p> <p class="ql-block">  土地刚刚承包到户的那些年,虽然辛苦劳作,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异乎高涨。老家是豫南腹地,少有山岗和丘陵,千里沃野,一览无余。那时还不怎么时兴外出打工,我家七口人,分到八九亩地。父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和母亲领着哥姐种地收粮,每年一季小麦一季水稻,上交公粮提留后,能自给自足,还有余粮。这些余粮除了变卖换取农具、副食,也是我们这些孩子学费和新衣的来源。那个年代,虽不富裕,邻里友聚,家人偎依,虽粗茶淡饭,也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生活是清苦的,但父母的爱却似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小学毕业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乡直中学,是当时五六十多个毕业学生中被录取三人中的一个。乡中离家十四五里地,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上学,父亲骑着飞鹰牌自行车送我去。我坐在前杠上,尾座搭着住校用的衣被和交学校食堂换取饭票的米粮。那时乡村公路没铺柏油水泥,仅用废砖碎石硬化,高低不平,虽一路颠簸,但内心是喜乐的。住校的每周中间,父亲多有来学校看我,送来妈妈自做的咸菜和馍头,以免我吃不饱而饿坏了身体。父亲在教室窗外向内搜索儿子的脸庞和目光,多少年来,仍定格在我记忆深处。后来我参加了工作,结婚成了家,单位有了自己的房子,父亲仍然隔段时间给我送米送馍送鸡蛋,有时天下着雨,打着赤脚,披着雨衣,到家时已淋淋漓漓一身水。我的老父亲,这份深沉的爱,叫我怎么能忘怀。</p><p class="ql-block"> 父亲多年胃病,身体一直不好,因为舍不得花钱,总以为扛扛就过去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五十一岁便离开了我们。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日子宽裕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都过得挺好。孩子们成家的成家,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各得其所。我常常想,若是父亲还健在该有多好啊。当下的社会,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大有人在,我们也有能力带他到处走走,品尝广州的美食,抽上好点的香烟。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有失去才觉得痛惜。</p> <p class="ql-block">  爱总是下移的,父母之于子女,爱之念之,毫无保留,无怨无悔。然父老老了,嫌丢人现眼者有之,嫌不讲卫生者有之,嫌喜欢多事者有之。父母遇事,子女间相互推诿也时有耳闻。老猫屋脊睡,一辈传一辈。不要等到父亲节才想起父亲。孝敬老人,善待父母,这份子女的应尽之责,何时才能做到最好!</p><p class="ql-block"> 愿世界充满美好,让人间流淌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