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尼泊尔(一)加德满都一日游

刘翔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5月31日-6月7日,我们参加了一个旅行社组织的【幸福·尼泊尔】之旅,在这里先摘抄一段旅行社出国通知书里对尼泊尔的美好介绍供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是南亚一处风景优美的深山小国,是古代亚洲的交通要冲,也是商旅和朝圣者来往印度、中国的必经之路,她座落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狭长形的国土内,地势可谓变化万千,从北边海拔8000多米的世界屋脊,到南部台拉河接近海平面的70米的谷地平原,这也造就了她多姿多采的人文风情和自然美景。</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些美好的憧憬我们进入了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国度,在尼泊尔境内7天的行程中,除了加德满都以外,团队还去了奇特旺和博卡拉,游览了一些景点景区,留下了不少难忘的印象,回家后整理出来后做成了这个系列的美篇文章,既供自己保存记忆,也供朋友们分享,希望大家能喜欢。</p><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是一个很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也被联合国列为了“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2900万,GDP总量却只有410亿。在这里,全国80%的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粮食虽然能自给自足,但工业基础却几乎没有。城市里市政建设施落后,住房建筑和市内道路缺乏规划,显得杂乱无章,以中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这里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典型,感觉第二大城市博卡拉的情况比首都加德滿都要好一些。尼泊尔经济上唯一比较亮眼的是近些年发展的旅游业,其中我们这些同胞们可是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尼泊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应该是个佛教国家,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80%的人却信奉的是印度教,不过在我们中国游客的眼里,也看不出这两个宗教到底有多大的区别。本地居民的着装、打扮和肤色与我们在网络中看到的印度人差不多,有些肤黑的甚至有点近似于非洲人。</span>尼泊尔不仅物价很低,生活节奏也很“佛系”。他们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更多是源自于尼泊尔社会发展停滞的不得已而为之。撕开“躺平摆烂”式的日子表面,尼泊尔人民的生活,好像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不过鞋穿在脚上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我们作为游客走马观花地看到的这些应该只是一些表象,每个人的幸福感只有自己才清楚,祝尼泊尔人民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下午,团队在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集合,当天晚上我们将搭乘喜马拉雅航空的班机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的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开启这次难忘的尼泊尔之旅。</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时差是2小时15分。</p><p class="ql-block"> 飞机是北京时间20点在重庆起飞的,尼泊尔当地时间21点41分(北京时间23点56分),喜玛拉雅航空的这架空客320已经飞临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上空,这是机翼下的万家灯火。</p> <p class="ql-block">  飞机在机场停好后,乘客们从舷梯走下飞机。由于尼泊尔经济比较落后的缘故,特里布万国际机场的航站楼没有设置廊桥,乘客们上下飞机靠的是舷梯。</p> <p class="ql-block">  乘客们下飞机后,需要搭乘机场的摆渡车前往航站楼去办理入境手续和安检。</p> <p class="ql-block">机场航站楼里安放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航站楼里展示的佛教画像。</p> <p class="ql-block">  当地时间22点40左右我们通过了海关和安检后,取到了航班托运的行李。</p><p class="ql-block"> 来接团的尼泊尔导游为了欢迎来自中国的贵宾们,给团队的每人都带上了一个花环。</p> <p class="ql-block">  团队出机场后,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登上了这辆当地的旅游大巴车。</p><p class="ql-block"> 上车后看到,这辆大巴车的驾驶室与乘客区是隔断了的,驾驶室的左边居然还设置了一个铺位,由于尼泊尔历史上曾被英国殖民过,所以这里的车辆都是右舵车。</p> <p class="ql-block">  这是路边的出租车,加德满都街上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这类4座的微型轿车,以日本的铃木车和韩国的现代车为主。</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车时,使我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重庆满大衔的那些奥拓出租车。</p><p class="ql-block"> 尼泊尔城市内的许多街道都很狭窄,加德满都也是同样,用这样的微型轿车做出租车确实是比较合适,当然也有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因素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车把我们拉到一处公路边停下了,这里离下榻的酒店还有一段距离,但由于道路狭窄,大巴车进不去了,导游叫大家下车步行去酒店,大件行车则由一辆小货车拉到酒店去。</p><p class="ql-block"> 当地时间23点20分左右,团队抵达了下榻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这个位于小巷里的酒店规模不大,有7层楼,他们这里把平街那层叫0楼,1-5楼是客房,6楼是餐厅。</p><p class="ql-block"> 酒店里有电梯,但电梯的空间比较小,站7个人都感觉很挤。</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的自助早餐是在酒店6楼的餐厅里,这里的视野很好,观看市容很不错,于是随手拍下了这段视频,没想到镜头竟然把我们马上就要去打卡的斯瓦扬布纳特寺给拍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钟,我们将乘车去打卡德满都的世界文化遗产【斯瓦扬布纳特寺】。</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辆<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游大巴车</span>一直伴随着团队旅行,不过这辆车的尼泊尔牌照一直到离开也没有看明白和准确的记住它。</p> <p class="ql-block">  斯瓦扬布纳特寺又称为四眼天神庙,是尼泊尔的佛教寺庙,已有 2000 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生前曾到此讲佛,并收了1500弟子。</p><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瓦扬布纳特寺的大门口。</span></p> <p class="ql-block">  斯瓦扬布纳特寺的主建筑是一座巨型的舍利塔,塔身为圆锥型,底座为四方形,底座四面绘有眼睛的图案,这是“智慧的眼睛”,能够看到世间一切,象征着佛眼法力无边,据说这佛眼能够看着加德满都的每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佛塔周围的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供奉的各种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俯瞰加德满都的部分市容。</p> <p class="ql-block">请分享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在寺庙里看到有大师在这里给信徒们讲佛,在那些信徒中竟然还看到了一些西方人的面孔,看来大师讲佛时使用的是英语。</p> <p class="ql-block">  这个寺庙里有许多猴子,但这里的猴子比较佛性,不像峨眉山那些臭名昭著的泼猴。</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斯瓦扬布纳特寺后,导游将团队带到了中世纪古城“巴德岗”,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巴德岗杜巴广场】,这里有马拉王朝长达 500 年的古王宫,里面有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雕像等,其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著名的55 窗宫、巴特萨拉女神庙、尼亚塔波拉塔等古迹,这里</span>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素有“露天博物院”之称,展现出了一副中世纪尼泊尔的瑰丽图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巴德岗杜巴广场的入口处。</span></p> <p class="ql-block">  团队在巴德岗杜巴广场上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里一些身着民族服装拍照的游客们,当天的太阳很大,阳光下感到很热,也不知道他们穿这么多衣服究竟热不热?</p> <p class="ql-block">  从着装看,这似乎是个来自印度的旅游团队。</p> <p class="ql-block">景区边的小巷里已经商业化了。</p> <p class="ql-block">小店出售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品尝了巴德岗杜巴广场上的酸奶,售价50卢比,折合人民2块多钱,味道还行,但份量很少。</p> <p class="ql-block">  当天午餐的安排是由游客们自行解决,我们在景区餐馆里点了一份炒饭,350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19元,份量很足,我们两人竟然没有吃完。不过点餐后到炒饭送上桌时等了很久很久,充分感受到了尼泊尔的佛性慢生活,这份炒饭口味一般,算不上什么美食,而且米饭炒得太干,肉也炒得类似于肉干了,迫使我们只能细嚼慢咽地吃了很久,还好导游安排在景区逗留的时间留得很充足。</p> <p class="ql-block">  当天是6月1日,尼泊尔应该是与我国一样,这一天也是儿童节,景区里看到不少被老师带来游玩的孩子们,这是老师在给孩子们拍集体照。尼泊尔的孩子们也穿校服,但配带的不是红领巾,而是领带。</p> <p class="ql-block">  当地时间下午2点40左右,团队被导游带到了加德滿都市内的博达哈大佛塔,这里是尼泊尔的地标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这座大佛塔是世界上最大的覆钵形佛塔,塔高 38 米,周长 100 米,在宏大的白色穹形顶上矗立着一个方形的塔,四面都画有巨大的洞察世俗的佛眼,俯视着河谷,三层八角形平台衬托出佛塔磅礴宏大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博达哈大佛塔就在市内的公路边,进入大门后,看到众多信徒和游客沿着大佛塔在顺时针转着圈,我们也加入了其中。信徒和游客也可以登上佛塔的上面一层去转圈,但要脱鞋后才能上去。</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信徒在佛塔下以磕长头的方式朝圣。</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了大佛塔的上一层转圈,光脚踩在地面上,感觉太阳晒着的那些地方有点烫脚。</p> <p class="ql-block">佛塔上有许多鸽子。</p> <p class="ql-block">佛塔里虔诚的信徒们。</p> <p class="ql-block">  佛塔旁边全是店铺,大多数是出售一些与宗教有关的工艺商品,这是色彩斑斓的唐卡。</p> <p class="ql-block">  团队从博达哈大佛塔出来后,乘上大巴车返回酒店,结果车行途中却被堵住了半路上,导游说是有个街道上出现了游行队伍,交警实行了交通管制,街道上的交通<span style="font-size:18px;">信号灯全部关闭了,由</span>交警人工指挥车辆通行。</p><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十字路口上的交警岗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车窗里拍下的交警岗亭,尼泊尔城市里的交警岗亭都是这个样子,岗亭的顶上安装有一个太阳能光伏板,岗亭里的顶部安装得有一个靠太阳能供电的电风扇,尼泊尔交警执勤的条件不大好。</p> <p class="ql-block">  这是坐在大巴车左边的团队队员当时在车上抓拍到的照片,防暴的的军警都在路边待命了,看来事情是搞得有点大。没想到这么佛性的国家也会发生了这种事,有点令人感到意外,也不清楚那些游行的民众究竟诉求的是什么事?</p> <p class="ql-block">  当地时间下午4点半左右,大巴车回到了昨晚下车的公路边,下车后需要步行回酒店。</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尼泊尔的女交警,可能是在给路边的市民们解释今天为什么要实行交通管制的事。</p> <p class="ql-block">  回酒店时,尼泊尔导游说休息一下后大家可以自行去游览附近的泰米尔街,顺便解决当天的晚餐问题,旅行社没有安排今天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这个泰米尔街离下榻酒店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这里被当地人俗称为“老外街”,又被他们称为“小香港”,是世界各地游客和背包客们喜欢去打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当地的酒吧、餐厅、商铺、书店等均汇聚于此。尼泊尔的手工艺品,如佛像、唐卡、羊毛毯、尼泊尔特色棉制服装、尼泊尔木雕装饰品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闲逛了一下,留下的印象很一般,街道不宽,不是步行街,有车辆通过,而且摩托车特别多,不过有人力三轮车可供游客们乘坐。沿路看到除了普通商铺外,也有不少卖登山装备的店铺,还有卖刀具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廓尔喀弯刀。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可买的,看个热闹就打道回府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后,把当天照的那些视频和照片编辑了后发个视频号让朋友们分享,然后洗洗睡了。</p><p class="ql-block"> 明天一早我们将乘车去奇特旺,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团通知书上看到,明天在大巴车上呆的时间会很长,有点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感谢大家的分享!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旅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