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曾经让多少人对庐山神往!读小学的时候我总想,哪一天我一定也要去领略一下那迷人的风光。</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2014年8月4日我来到心中向往已久的庐山,在我61岁的那天,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庐山!庐山风景的秀丽、空气的清新、历史文化的悠久、游览交通的便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不到三叠泉,不算到庐山”。庐山上这句谚语流传久远。作为庐山秀丽风光之冠,三叠泉的确美不胜收、令人叫绝,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它其实并非泉而是瀑布,水流从五老峰北悬崖口落下,冲击三级盘石而形成“三叠”,总落差155米,十分壮美。据说,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就依此而来。一般在春末夏初时水量较大,可以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而仲夏和严冬时雨水较少,看到的则是秀气柔美的水帘。如果你一心冲着三叠泉的壮观瀑布而来,就一定不能选错时间,否则难免失望。</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缆车可以搭乘,但只能送你到一叠入口。要近距离感受三叠泉的视觉冲击,还需要下到谷底才能看三叠,这是非常辛苦的过程,要步行1600级75度角的下山台阶才能到达最底端,没有好体力和坚强毅力的支撑很难成行。这一路十分险要,成天的阴雨雾气让台阶青苔遍布,千万不要为了看风景而失了脚下的路。站在三叠泉谷底的盘石仰望,可以看瀑布飞洒而下,气势磅礴,声响轰鸣,才觉得此前的辛劳并没有白费。你可以在此拍照留念,记得要注意防水。休息过后还得原路返回,上山比下山更费体力,75度的仰角让你每抬腿一次,就要喘三喘,看着那些年轻人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从身边爬过,心脏不好、血压高的老年朋友,你可千万要掂量好,也许你能下的去,但你确要艰难地玩命才能上的来呀!</p><p class="ql-block"> 庐山上的“花径”,是一大看点。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传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九江)司马时,曾来庐山游览,当时正值暮春,白居易有感于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桃花仍盛开,故人们也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毛主席当年游庐山,曾经长时驻住步于此点评“花径”二字。</p><p class="ql-block"> 园中的如琴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园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让游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的这首七绝诗词,让多少来庐山的游客对“仙人洞”充满了敬畏和神秘感,人人都会争相前往目睹其真面目。可是到了眼前,还真让你摸不透它有什么“神秘”。“仙人洞”在庐山有两处,不知道当年毛主席诗词中所指为哪处,但在圆弧门洞的“仙人洞”处,曾经留下了伟人和同僚们的身影。前往“仙人洞”,从“花径”旁边下去,当中必经“锦绣谷”。锦绣谷是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这里奇石林立,谷中不仅花奇,而且石怪,垒垒巨石,形态各异,奇峰怒拔,气象万千。有的如白发老翁,有的似跳出水面的青蛙,有的若搏斗的双狮、扬鬃撒足的野马、翱翔长空的雄鹰,还有的象观音对台梳妆。人们给这里的峰岩取了许多动人的名字,赋予它们优美的传说,牵动了无数游人的思绪。</p><p class="ql-block"> 庐山风景秀丽、雄伟壮观,更由于留下国共两党历史的足迹让庐山显得庄重肃穆,享誉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它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p><p class="ql-block">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的“庐山会议旧址”,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p><p class="ql-block"> 但59年和70年两次庐山会议出现了“两次路线斗争”,分别抓出“两个反党集团”。彭德怀等同志在59年庐山会议上因为上书“万言书”遭到错误地批判。“庐山会议旧址”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彭德怀同志59年上书的“万言书”影印件也公开对外展示,供游人观看。</p><p class="ql-block"> 到庐山,上山、下山必经“牯岭镇街”。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镇,吃、穿、用、住一应俱全,交警、公安十分到位。商店、旅馆和私人别墅都是依山而建,所有道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少有平坦道路可见,我每次回住所都要向上爬六七十个台阶。除了旅游公交车和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是绝对看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拖家带口到“牯岭镇街”避暑、度假小住半月或更长的逐年上升。晚上,在“牯岭镇街”观景平台上,老人、小孩和旅游者是络绎不绝,说拉弹唱声是不绝于耳,在不时从身边飘过的浅雾中,形成一幅悠闲温馨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庐山的消费不便宜,住宿一晚500元左右,两个人正餐吃的稍微好点,没有150元是拿不下来的。外地来庐山旅游的,进“山门”必须先付180元的所谓“门票”,这种地方保护住义显得有点不厚道。</p><p class="ql-block"> 庐山的美景太多了,从“牯岭镇街”出发可分为三条游览线路。一线: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馆、庐山会址、美庐别墅;二线: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三线:白鹿洞书院、秀峰、东林寺。另有碧龙潭、汉阳峰、石门涧、铁船峰等其他景点。</p><p class="ql-block"> 庐山旅游的规划非常合理,这三条线有一条质量上乘的环山柏油马路紧密相联。各站点的附近都是景点,买涨80元的旅游乘车卡,七天之内有效,只要你体力跟的上,想上哪就上哪,真正是“一卡在手,畅游庐山”。我由于在庐山只呆了4天,体力也有些跟不上,还有许多地方没去。但畅游在庐山的美色里,吻着山里洁净空气的清香,在爬上爬下的运动中享受着天然氧吧对我的恩赐,让我身心得到极大的释放,如果来这里疗养,对身体欠佳的朋友元气的恢复是答案有益处。</p><p class="ql-block"> 有机会,我还会来庐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可是以雄奇山水和人文底蕴闻名,夏天去能避暑,秋天看层林尽染,云雾缭绕时走在山路上,仿佛踩进水墨画里。要不要试试去含鄱口看日出,或者在如琴湖边坐坐,感受一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p> <p class="ql-block">踏入庐山,云雾缭绕间,山峦若隐若现,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庐山游的一大景观。这句出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代苏轼《题西林壁》的古诗</span>,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象,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难得在此纪念留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蒋先生题词的“美庐,那是到庐山旅游打卡的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在美庐蒋宋当年下榻休息的地方,今天我也来体会一下那种闲情逸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风景优美的庐山,不单受到蒋宋的青睐,它也是人民的江山!在毛主席坐过的地方留个影,也感受一下人民当家做主的美好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蒋介石侍卫室前站立一会,感受一下这里曾经的戒备森严。</p> <p class="ql-block">漫步如琴湖畔,碧水倒映青山,静谧如画。</p> <p class="ql-block">爬庐山这一路十分险要,成天的阴雨雾气让台阶青苔遍布,千万不要为了看风景而失了脚下的路。有些游人干脆乘上滑竿上山,在陡峭的山路上即是一道风景线,也让旁人看的胆战心惊,生怕滑竿上的人意外跌落。</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石刻,记录了三叠泉悠久险峻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不到三叠泉,不算到庐山”。庐山上这句谚语流传久远。作为庐山秀丽风光之冠,三叠泉的确美不胜收、令人叫绝,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站在三叠泉谷底的盘石仰望,可以看瀑布飞洒而下,气势磅礴,声响轰鸣,才觉得此前的辛劳并没有白费。</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它其实并非泉而是瀑布,水流从五老峰北悬崖口落下,冲击三级盘石而形成“三叠”,总落差155米,十分壮美。</p> <p class="ql-block">一般在春末夏初时水量较大,可以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而仲夏和严冬时雨水较少,看到的则是秀气柔美的水帘。如果你一心冲着三叠泉的壮观瀑布而来,就一定不能选错时间,否则难免失望。</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眺望庐山远景,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在庐山的高处留个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当风声在耳畔梳过苍松的发梢,当云雾在脚下铺展成缥缈的绸缎,登临绝顶的刹那,才懂得何为“会当凌绝顶”的磅礴。</p> <p class="ql-block"> 诺那塔院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初名“小天池寺”,又名“法海寺”。唯一对外开放的藏传佛教宁玛派道场,是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海外联谊的桥梁,成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在内地传播发展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当风声在耳畔梳过苍松的发梢,当云雾在脚下铺展成缥缈的绸缎,登临绝顶的刹那,才懂得何为“会当凌绝顶”的磅礴。</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庐山最高峰是汉阳峰,海拔1474米。相传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因此得名。汉阳峰雄伟高大,气概非凡,其南为紫霄峰、东北有小汉阳峰,西北是“康王谷”,谷的末端有“谷帘泉”飞瀑。</p> <p class="ql-block">在汉阳峰顶俯瞰山下,云雾缭绕,犹如在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站在汉阳峰巅,风裹挟着云雾漫过肩头,相机快门轻响的瞬间,巍峨山势与浩渺云涛皆成身后背景。这一瞬的定格,锁住了千年的山岚与岁月的呼吸。脚下是逶迤群山,头顶是无垠苍穹,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天际流云,而镜头里的身影,不过是天地间一粒渺小却炽热的尘埃,在壮阔山河的怀抱里,将刹那凝成永恒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观妙亭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朱元璋派使者上庐山寻找周颠仙,在此修建“访仙亭”,后被毁。民国时期,夏斗寅在原访仙亭基地旧址上重新修建一亭,名“观妙亭”。</p> <p class="ql-block">庐山迎客松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绿。生长于海拔1100米的花岗岩裂隙中。树高约15米,主枝干呈45度向悬崖外伸展,树冠如伞,枝叶繁茂。众多文人墨客为其吟诗作画,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描绘“松生石上,枝叶婆娑”,宋代诗人苏轼赞誉“枝干盘曲,叶翠如盖”。</p> <p class="ql-block">在庐山迎客松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庐山诗词苑,全称“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原名“庐山毛泽东诗碑园”,坐落于江西庐山芦林湖畔,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建筑风格融合古典与庄重,回廊式布局覆以金色琉璃瓦,红色廊柱与芦林湖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与芦林一号别墅、芦林大桥共同构成庐山核心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在庐山“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内,毛主席《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题照》影壁前留念。毛主席的这首七绝诗词,让多少来庐山的游客对“仙人洞”充满了敬畏和神秘感,人人都会争相前往目睹其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的这首七绝诗词,让多少来庐山的游客对“仙人洞”充满了敬畏和神秘感,人人都会争相前往目睹其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巨石雕刻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花径”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海拔1035米,因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此写下《大林寺桃花》而闻名。这里曾是庐山历史上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唐代被誉为“匡庐第一境”。1929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发现失传千年的“花径”石刻后,集资重建花径亭、景白亭,补种桃树,再现桃花胜景。如今,花径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人墨客追慕先贤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庐山“毛泽东故居”通常指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内的芦林一号别墅,这里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的主要居住地之一,现为庐山博物馆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别墅不仅是毛泽东在庐山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现代政治与文化的缩影。毛泽东在此参与了三次重大会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别墅周边的芦林湖、毛泽东诗碑园等景点与故居相辅相成,形成了集历史教育、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线路。</p> <p class="ql-block">在毛主席故居参观。</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故居实景。</p> <p class="ql-block"> 中共庐山会议旧址,即庐山会议旧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革命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 旧址原名“庐山大礼堂”,建于1935—1937年,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用于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培训。</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1959年起成为中共中央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有历史意义的地方留个影,是不是非常有纪念意义呀?</p> <p class="ql-block">曾经是庄严肃穆的地方,如今也随着改革开放对社会开放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旅游前来观赏政治圣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曾经在庐山会议旧址,开过三次历史会议。这里是会议大厅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庐山会议旧址内的布置情况一暼。</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席位图。</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周恩来、林彪的座位图。</p>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旧址纪念馆里,陈列着彭德怀元帅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万言书。袒露着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p><p class="ql-block">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史称“庐山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彭德怀,时任国防部长,由于上书了“万言书”,但是却遭受了罕见的严厉政治批判,并被定性为“右倾分子”。</p><p class="ql-block"> 随后,在1959年8月16日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等文件得以通过。自此,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高强度的反右倾斗争,彭德怀也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打压。</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元帅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万言书(部分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元帅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万言书(部分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庐山风景区,不时会看见民间的画家在写生自然风景。不由得会让你驻足观赏他们娴熟的画</p> <p class="ql-block">到庐山,上山、下山必经“牯岭镇街”。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镇,吃、穿、用、住一应俱全,交警、公安十分到位。商店、旅馆和私人别墅都是依山而建,所有道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少有平坦道路可见,我每次回住所都要向上爬六七十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时,庐山牯岭镇街褪去白日的喧嚣,在灯火中氤氲出另一重温柔模样。</p> <p class="ql-block">庐山牯岭镇街的夜晚,街道依山势蜿蜒起伏,橙黄的路灯次第亮起,如同串起山间的明珠,将石板路染成流动的金河。晚风掠过梧桐树影,带着松针与云雾的清冽,裹挟着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悄然漫过每家每户的窗台。</p> <p class="ql-block">登上含鄱口,俯瞰云海奔涌,远处鄱阳湖波光粼粼。</p> <p class="ql-block">庐山恋电影院建于1897年,原为基督教协和礼拜堂,1960年被改造成电影院,取名“东谷电影院”,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在此首映,20世纪90年代,因《庐山恋》的持续放映正式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p><p class="ql-block">游庐山,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游项目,也是游客必选的打卡地之一,影院也成为了庐山景区对外展示的一张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庐山机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岷山乡,距庐山风景区西门约8.5公里,距九江市中心31公里,是一座*4C级军民合用支线机场,是乘飞机到庐山旅游最佳落脚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