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5月26日--6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巴尔干半岛有11个国家,分别是: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北马其顿、黑山、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土耳其只有伊斯坦布尔以西的小块地区属于巴尔干半岛)。我们这次旅行选择了其中四个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外,其余三国:塞尔维亚、波黑和黑山都是原来南斯拉夫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相信每个和我年龄相近的老年人都有一个南斯拉夫情结。想当年文革时,几乎所有的外国电影都被禁映,当年能看的外国电影除了朝鲜的“卖花姑娘”外,还能看到的就是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等二战时反法西斯战争故事的电影。当时的娱乐活动特别少,这些电影都是反复的看,甚至连电影中的插曲都能耳熟能详。这次旅行之所以选择原南斯拉夫的几个国家,就是想亲眼看看这些电影故事的发生地与实景拍摄地,以了结我的南斯拉夫情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这次旅行说是十日游,实际上掐头去尾只有七天。七天要走四个国家,虽说这些国家的面积都很小,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月26号的深夜11点半在首都机场集合,飞机是27号凌晨三点的。11个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的早上8点到贝尔格莱德,真正的红眼飞机,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更要命的是一下飞机在贝尔格莱德就没有停留,直接乘大巴车开始了游览。唉,看来必须要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的行程全部在塞尔维亚境内。近中午时分到了兹拉蒂博尔,第一个游览项目就是远观水中小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水中小屋位于塞尔维亚与波黑界河 德里纳河 中央的岩石上,是两国交界处的标志性景观。小屋始建于1968年,由当地三名少年为游泳后遮阳休息搭建,后因河水冲刷经历七次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2年因登上《国家地理》杂志成为全球网红景点,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小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德里纳河的风光旖旎,河水碧绿而清澈,两岸山林植被繁茂,再加上蓝天白云,如同巨幅的山水画卷般令人陶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午我们就在小镇的这家饭店(上图)吃了到塞尔维亚的第一顿午饭。午饭是西餐:巨大的汉堡配炸土豆。(中图)我因吃不惯汉堡,领队特意给我要了蕃茄牛肉意面,出乎意料的好吃。(下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午饭后我们前往第二个景点木头村。木头村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建造的乌托邦式村庄,现已成为兼具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个村庄的全部房屋都由木头建造,一座座古朴的小屋错落有致的散布在山坡上,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进景区大门,迎面而见一位穿红色消防服的人立于屋檐下伸手在迎接每一个游客,走近才发现竟是个假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村中央小广场上的小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村庄的高处可以眺望周围山间的田园风光。一座座红屋顶的村庄散落在山坳中,如同现实版的世外桃源,一派祥和景象,让人忍不住想走进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逛累了,坐在村中小广场边上的台阶上,欢声笑语不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为在景区门口与当地工作人员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当晚在兹拉蒂博尔小镇的晚餐:牛肉饼、薯条配蔬菜沙拉。以后的几天在巴尔干半岛的行程中,正餐几乎都是这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住在兹拉蒂博尔,一大早早餐前在镇上走走。发现这是个仿佛建在森林中极其美丽的小镇。石板铺成的道路连接着一座座漂亮的房子,周围高大而挺拔的树木环绕,真不愧为著名的休闲度假的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饭后,我们就从市中心乘坐长达9公里,号称世界上最长的观光索道,历时25分钟,一路上穿过草原、森林,横跨里布尼察湖,(上图)终于到达海拔1496米的托尔尼克滑雪胜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虽是夏季,山上看不到雪。但站在山顶,重峦叠嶂,森林繁茂,一览众山小,风光无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六姐妹和领队小奕(张超)在山顶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滑雪胜地下山后,我们乘车离开了兹拉蒂博尔,离开了塞尔维亚,前往波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为塞尔维亚的边防检查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波黑的边防检查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这里才知道不论是出口岸还是进口岸都需要稍微打点一下,钱不多,只有10欧或20欧既可,不知为何,每次我们的司机还要送上两瓶矿泉水,这样我们一车人便能很快的顺利出关或进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波黑的维舍格勒小镇。午饭竟然吃到了和中国一模一样的烙饼,不过配的是牛肉饼、蔬菜沙拉和菜汤,味道还行。(上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维舍格勒主要是为了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横跨在德里纳河上的古老石栱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石拱桥全长179.5米,宽4米,有11个石拱。1577年由奥斯曼帝国始建,20世纪50年代重修,造型非常优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斯拉夫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在作品《德里纳河上的桥》里描述过这座桥,从而使这座桥闻名于世,是波黑文化的重要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我们来到了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主要是游览萨拉热窝的老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街头卖烤饼的伊斯兰教妇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这座桥叫拉丁桥。桥对面粉色的房子就是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地方。这一行动背后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对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的抗议,直接激化了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矛盾。奥匈帝国借萨拉热窝事件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从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此人们把萨拉热窝称为一战的导火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为当年斐迪南大公遇刺时乘坐的车的仿制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斐迪南大公夫妇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过了拉丁桥,我们进入了萨拉热窝老城的古老街道。萨拉热窝老城始建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至今仍保留着奥斯曼时期的建筑:石板的街道,低矮的商铺以及土耳其式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色雷清真寺是奥斯曼时期的重要建筑,历史上许多波斯尼亚的重要人物都葬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条狭小的街道叫铜桨街,我们大家熟悉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曾在这里取景。这里也是萨拉热窝手工业的核心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萨拉热窝老街一直上行,便来到了黄堡。黄堡是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历史防御工事和观景胜地,建于1727-1739年奥斯曼帝国时期,因采用黄色石材得名,现为免费开放的俯瞰城市全景的最佳地点,也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经典取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2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午我们乘车来到了波黑的中世纪老城莫斯塔尔。莫斯塔尔古城位于波黑南部涅雷特瓦州,是一座融合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建筑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以其横跨内雷特瓦河的16世纪石拱桥闻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鹅卵石铺成的狭窄街道两旁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商铺鳞次栉比,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摩肩接踵,非常热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午饭就在古街上吃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拇指肉条配大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过午饭,我们从古街下行到雷特瓦河边,从这里可以仰望莫斯塔尔古桥。古桥始建于1566年奥斯曼帝国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宽的人工拱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向上望去,巨大的石拱横跨河两岸,非常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顺古街一直上行便可走上石拱桥。历经几百年的石桥,桥面被磨得十分光滑,走在上面要小心翼翼的才不致滑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我们游览了波黑最著名的自然景观布纳泉。布纳泉是布纳河的发源地,泉水从垂直悬崖下的巨大岩溶洞中涌出,绿如翡翠,清澈见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布纳泉高耸的悬崖脚下是布拉加依修道院。修道院建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建筑虽不算宏大,但与周边的壮美风景相得益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及信徒们前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们离开了波黑前往黑山。一路行来,有很长一段路紧邻亚得里亚海岸,比天空还蓝的大海一路伴随,如同画中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佩拉斯特。佩拉斯特是黑山科托尔湾北岸的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小镇,以其威尼斯风格的建筑、宁静的海滨风光和两座标志性岛屿(圣乔治岛与圣母岩岛)而闻名。 站在海边,远远的便能看到这两座小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镇古老的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远眺圣乔治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过午饭,我们乘船前往圣母岩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母岩岛是座人工小岛。原为海中岩石,每年的7月22日,当地居民用渔船运岩石抛入海中,使小岛逐步扩大。1632年罗马天主教教堂建在该岛,形成后来的岩石堡垒。这种投石入海的习俗延续至今,所以小岛还在不断的扩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登上小岛,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岛尽头的灯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乘船离开了圣母岩岛,便开始了我们游览峡湾风光的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峡湾也称科托尔湾,我们的船飞速前行,两岸的山峰陡峭直立,山脚下的村庄,小镇快速的向后闪过,如果不是蔚蓝色的海水提醒我们这里是大海的话,感觉就像是行驶在一条大江的峡谷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峡湾的尽头,从这里我们弃船登岸,来到了著名的科托尔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科托尔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中世纪老城。被威尼斯人统治将近四个世纪的历史使得科托尔的建筑深受威尼斯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威尼斯风格。古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为科托尔的古老城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古老街道,行走其中,恍如步入中世纪欧洲老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城中的教堂内部装饰极其华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科托尔古城外的城墙、堡垒及护城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览完科托尔古城,我们乘车前往黑山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布德瓦。布德瓦位于亚得里亚海岸,被誉为黑山的威尼斯。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美丽的海滨自然风光。布德瓦也是我此次巴尔干半岛之行中到过的最美的,最让我记忆犹新,不忍离去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古老的城堡深入大海与蔚蓝色的大海和美丽的沙滩构成如诗如画般的绝美的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海滨著名的雕塑舞蹈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过布德瓦海滨的风光,我们步入了布德瓦老城。这座建于中世纪的老城和科托尔一样也有着石板铺成的狭窄街道,古老的教堂与典型的地中海式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在古城门外和当地导游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3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将离开黑山前往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路上有很长一段路是傍着亚得里亚海岸沿山路盘旋。一路上的风光自不必说。前行不久,远远的便望见如蓝宝石般的深蓝色海中,有一个近乎圆形与陆地相连的小岛,岛上红色屋顶的建筑与深蓝色的海水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一切都美的令人不可思议。领队告诉我们这就是著名的圣斯特凡岛,并给我们停车远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斯特凡岛的面积只有0.015平方公里,在十五世纪时还只是一个渔村,因景色秀丽,海水清澈,上世纪50年代被私人改造成豪华酒店。如果不入住是不能上岛的,所以我们也只能立于岸边望岛兴叹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恋恋不舍的离开亚得里亚海岸后继续前行,中午终于进入了阿尔巴尼亚境内。前行不久一大片水域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斯库台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斯库台湖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淡水湖,湖的一半属于阿尔巴尼亚,一半属于黑山。湖面开阔,碧波荡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湖岸边餐厅吃过午饭,我们乘船游览斯库台湖。游船乘风破浪,激起雪白的浪花,立于船头,心情那叫一个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湖岸边,农舍、村庄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脚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览完斯库台湖,我们继续赶路,下午终于到达了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一到地拉那首先参观的是斯坎德培广场。广场以率领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其地位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广场的四周是多座地拉那的著名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为建于18世纪的埃塞姆贝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场的中央是斯坎德培骑在马上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广场另一边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我们到时,博物馆因正在维修而闭馆,不能入内参观有点遗憾。博物馆正面墙上的巨大壁画名为“阿尔巴尼亚”,展示的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的英勇抗争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广场周边奇特造型的现代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埃塞姆贝清真寺外墙上绘有大树及各种植物与花卉的壁画,这在伊斯兰艺术中是很少见的图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广场边上另一座造型奇特的现代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是距斯坎德培广场不远的霍查金字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路边正在演奏的音乐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完斯坎德培广场,我们就在距广场不远的一个餐厅吃晚饭,除了意大利面外,还有一大盘沙拉。沙拉里除了有黄瓜、西红柿、橄榄外,还有油炸的面包干,上面还盖前厚厚的一层又酸又臭的奶酪,味道很奇特,口感一言难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的行程比较远,我们将要离开阿尔巴尼亚再次进入黑山然后返回到塞尔维亚,一天要经过三个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阿尔巴尼亚重新进入黑山境内后,汽车几乎全部行驶在山路上。路两旁山坳间的农田、村庄仿佛优美的田园画般飞快的从车窗外闪过。可惜车速太快无法拍照。在一段山路上竟然遇上了堵车,长长的车队蜿蜒在山路上,后来才得知原因是前方村庄正在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堵近两个小时,才终于能继续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车驶入黑山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境内时,路两旁出现雪山、森林、草原和无数的度假村,如同画中行,同样因为没有停车,而车行太快也没能留张照片,特别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快6点时,我们终于到了塔拉河峡谷大桥,这是我们今天的行程中唯一一个下车游览的景点,同时也是我本次旅行中最期待的一个景点。塔拉河峡谷是欧洲最深的峡谷之一,而这座著名的大桥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拍摄地与故事的真实发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桥全长366米,桥面距峡谷下的河面172米,共有5个拱。这座桥始建于1940年,1942年为阻止德军进攻而被南斯拉夫游击队炸毁。二战结束后,1946年重建。电影《桥》叙述的就是这段英雄历史。桥头的塑像是二战时抗击德军而牺牲的一位中尉,并不是电影《桥》中的游击队长老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塔拉河大桥边,就不由自主的在心中默默唱起电影《桥》中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塔拉河大峡谷不仅有着英雄的历史,周围的风光也极其雄伟壮观。高山耸立,峡谷幽深,森林茂密,河水清澈,无不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月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昨天傍晚我们返回到塞尔维亚的美丽小镇兹拉蒂博尔。清晨站在所住酒店房间的阳台上向外望去,窗外就是大片的森林。斑驳的阳光洒在林间空地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实在令人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窗前看到的小镇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完早饭在小镇随意走走,随便拍张照片都美的像明信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住的酒店的大门,上面爬满了绿植,清新而典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照片可以看出,酒店的后面就是森林,看来昨晚我们是住在森林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和一路为我们服务的塞尔维亚司机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午我们返回到了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并开始了在贝尔格莱德的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首先来到了泽蒙小镇。小镇历史悠久,位于多瑙河畔,曾是奥匈帝国的边境小镇。这一段多瑙河的水面开阔,据说能看到很多的天鹅和野鸭,所以把这一段河面称为天鹅湖。可能我们来的时候不对,别说天鹅了,连一只野鸭都没看到。这里的游客很少,显的很幽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离开泽蒙小镇后我们来到了南斯拉夫杰出的领袖铁托的墓地,他被葬在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的一座花房里。因为是周一闭馆,我们没能进去参观,这是令我感到特别特别遗憾并难以弥补的一件事,心里懊恼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萨瓦大教堂。圣萨瓦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供奉着塞尔维亚东正教创始人圣萨瓦。始建于1935年,历经波折,至到2003年才建造完成,是贝尔格莱德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象征着塞尔维亚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白色的外墙与蓝色的穹顶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的宏伟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内部的装饰极其华美,巨大的穹顶之下是耶稣的巨大画像,四周是精美的壁画,顶上悬挂着巨大的吊灯,一切都令人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教堂的祭坛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顿生敬畏之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地下一层的装饰也极精美绝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地下一层的祭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圣萨瓦大教堂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卡莱梅格丹城堡。卡莱梅格丹古城堡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坐落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高地,始建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过一座公园,我们来到了城堡。城堡现存有围墙、建筑残垣及露天军事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城堡的墙外恰逢一对当地的新人在拍婚纱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城堡的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步入城堡之内,这些残存的有着厚重历史的建筑群仿佛在像我们叙述着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过古城堡一直往下走,走出另一座城门,就来到了多瑙河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后面面对多瑙河的城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卡莱梅格丹城堡,穿过马路,对面就是贝尔格莱德最著名的步行商业街米哈伊洛大公街。步入其中,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繁华,甚至显得有点冷清。因为并不想购物,所以也就没有走进街旁那些店铺的欲望,很快便结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整个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想起来就让人心情格外沉重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信很多中国人都还记得:1999年5月7日夜间(贝尔格莱德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科索沃战争期间,使用B-2隐形轰炸机向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投掷了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造成三名中国记者遇难及馆舍严重损毁。该事件在国际法上被定性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引发中方强烈抗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年6月17日,我国政府在原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遗扯上立了这块碑以纪念在爆炸中牺性的三位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国政府立的石碑旁边是这块塞尔维亚政府立的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六姐妹既然来到了这里,当然也要缅怀这几位为国牺牲的烈士。我们买了花篮,敬献在石碑前并恭恭敬敬的向烈士们三鞠躬,以示我们来自祖国的悼念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至此,我们在巴尔干半岛的行程在沉重而悲痛的心情中结束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结束了愉快的巴尔干半岛四国的行程,6月3日的中午11点我们从贝尔格莱德乘飞机又经11个小时的飞行,于6月4日的凌晨三点多平安返回到首都机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整个旅途是愉快而圆满的。七天的行程是短暂的,在游览那些古镇、古堡与古老的建筑中感受到了这几个国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回顾行程中的听见所闻,感叹经过的所有国家环境的优美。所到之处到处是森林,河流是那么的清澈,亚得里亚海蓝的像蓝宝石。有广阔的草原却很少见到牛羊,沿途甚至很少见到庄稼地,到处都呈现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足见这几个国家对环境保护之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