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俯瞰南疆大地之二

军---📷好摄之徒📷

<p class="ql-block">期盼许久的南疆之旅,终在5月下旬成行。这次旅行,我们一行探访了南疆二十多个美景,但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有:喀什古城、木吉火山、白沙湖、慕士塔格峰、盘龙古道、温宿大峡谷、塔克拉玛干沙漠N39沙漠公路和西极石碑等美景。这些美景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在无人机的镜头下,壮丽的景色、祖国的大好江山,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由无人机定格的瞬间,美得不似人间,更像是梦境中的仙境落入凡尘。高空视角下的世界,经由无人机的镜头呈现,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这些由无人机捕捉的美景,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每一次无人机升空,都是一次视觉盛宴的开始,那拍摄到的画面美得无法用言语形容。无人机的镜头仿佛拥有魔力,能将平凡之景幻化为非凡之美,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从高空俯瞰,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洋都在无人机的拍摄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细腻与辽阔。</p> <p class="ql-block">在无人机捕捉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最真挚的馈赠,让人在赞叹之余,更添一份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由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在无人机的航拍之下,熟悉的景致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美得动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原是一条方便民众来往的便道,2019年6月新铺了柏油路面。</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新疆最难走的公路有:新藏公路(G219国道)、独库公路、盘龙古道、G218国道部分路段以及克里雅古道‌。 盘龙古道不亚于独库公路。</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的核心难点‌:弯道密集度中国罕见,对驾驶技术和车辆操控性要求极高。‌‌别名‌:被称为“一生的弯路一天走完”,盘龙古道入口处的“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打卡点。</p><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全长75公里,其中36公里路段分布有600多个S形、U形弯道。公路穿行于昆仑山脉之间,沿途雪山巍峨、沟壑纵横。海拔由3000米攀升至最高点4216米,落差高达1200米。</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盘龙古道,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崎岖的山地上形成了多个弯道,呈现出S形的曲线。山体呈现出浅棕色,表面有明显的沟壑和纹理,显示出自然的侵蚀痕迹。山路上有几辆车辆在行驶,显示出这条山路是可供通行的。整体画面给人一种壮丽而险峻的感觉,突显了自然与人类工程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盘龙古道,一条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道路呈现出连续的S形弯曲,路面为灰色,周围是广阔的沙地,沙地呈现出不同的纹理和颜色,地面上有一辆红色的车辆停在路边,旁边有一个白色的建筑物,建筑物旁边有几个人影。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盘龙古道,一条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道路呈现出多个S形弯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周围是广阔的沙地和岩石,地表纹理清晰可见。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壮丽与险峻。</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形成独特的大小S形曲线,道路两旁是干涸的河床和沙丘,呈现出一种荒凉的美感。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宁静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形成独特的S形曲线,山体呈现出干裂的纹理,颜色以棕褐色为主,显示出干旱的环境特征。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荒凉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形成多个S形弯道,车辆在曲折的道路上行驶,周围是裸露的沙地和岩石,呈现出一种荒凉的美感。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险峻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盘龙古道,一条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道路呈现出多个S形弯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周围是广阔的沙地和岩石,呈现出一种荒凉的美感。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宁静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盘龙古道,一条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道路呈现出连续的S形曲线,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周围是广阔的沙地和岩石地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几何美感。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中的壮丽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盘龙古道,一条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道路呈现出连续的S形曲线,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周围是广阔的沙地和岩石,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几何美感。远处的雪山为这幅壮丽的画卷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蜿蜒的山路在沙漠中延伸,远处是连绵的雪山,道路两侧有护栏,车辆在曲折的道路上行驶,整体景色壮观。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沙漠与雪山的完美结合,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俯瞰阿克苏市。它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始定是名,原为道名,清光绪年间置县时,称阿克苏县。1983年9月,撤县建市(县级)。</p> <p class="ql-block">阿克苏市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116.29万亩,森林面积70万亩,草场面积403万亩,全年可以放牧。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轻纺工业聚集地。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温宿大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前山区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距温宿县城东北约80千米,距国道314线26千米左右,总面积20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温宿大峡谷曾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驿路木扎尔特古道的必经之地,传说玄奘西天取经从此路过。2002年6月,阿克苏户外徒步者首次图文刊登温宿县东北部天山山脉南麓发现一处规模庞大的峡谷群地质遗迹,该区域毗邻自治区贫困乡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2005年4月,温宿县组建公司负责开发经营该区域旅游景观资源。温宿大峡谷主要景点有五彩山、胡杨双雄、驿路烽燧等。</p> <p class="ql-block">温宿大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前山区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距温宿县城东北约80千米,距国道314线26千米左右,总面积20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温宿大峡谷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受北冰洋跟大西洋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比新疆其他地区偏多,年降水量一般为400至600毫米,高山最多可达800毫米以上。其年平均气温为-28摄氏度,极端低温可达-60摄氏度以下,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摄氏度,极端高温在-10摄氏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温宿大峡谷是2600万年前内陆湖泊沉积形成的地层。随着天山山脉的隆起,地壳的大幅上升变化,湖底抬升成为高山,在而后的千万年中,暴雨、洪水持续不断地冲刷、溶解,西部强烈的劲风不停地吹蚀,沉积层在其共同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为岩盐喀斯特地貌和峡谷雅丹地貌为代表的温宿大峡谷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温宿大峡谷两侧奇异的群峰耸立,溯峡谷上行,大峡谷相继分为多条较大的分支峡谷,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风和水的侵蚀把地层切割各种形态。峡谷中崖壁上深刻着岩层的层理,受地壳变化挤压形成的弯曲线条和扭曲褶皱。</p> <p class="ql-block">拍摄俯瞰麦盖提县,正赶上沙尘暴天气。它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辖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是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以刀郎文化、沙漠旅游和灰枣产业闻名。</p> <p class="ql-block">麦盖提N39沙漠旅游景区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沿北纬39°线分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4年评定),以沙漠探险、越野赛事和多元文旅体验为核心特色。‌</p> <p class="ql-block">麦盖提N39沙漠旅游景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2016年建成初期投资4000万元,2020年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24年升级为4A级。其名称源于北纬39°线,该线是历史上探险家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经典路线,景区位于这条线路的西端起点。</p> <p class="ql-block">沙漠越野摩托、卡丁车赛道及初/中/高三级越野路线,提供惊险的沙丘穿越体验。‌‌滑沙、骆驼骑行等传统沙漠活动,适合全年龄段游客参与。‌‌</p> <p class="ql-block">麦盖提县塔克拉玛干N39°沙漠旅游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沿北纬39°线分布。该景区于2020年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后,于2024年12月8日正式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沙漠资源为核心,开发了沙漠越野摩托、骆驼骑行、滑沙等特色体验项目,并连续举办多届中国(国际)环塔拉力赛。</p> <p class="ql-block">景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包含篝火音乐晚会、9DVR影院、星空露营等多样化文旅活动,形成集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2024年数据显示,其通过“沙漠+旅游”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喀什地区文旅产业的重要增长点。</p> <p class="ql-block">西极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是祖国西极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已成为著名旅游打卡点。西极塔设有“最后一缕阳光”观景台,红色的克孜勒苏河从底下奔腾而过,磅礴而静谧,“西极第一村”斯姆哈纳村尽收眼底。因与吉尔吉斯斯坦毗邻,眺望远方,吉尔吉斯斯坦村庄隐约可见。新疆西极石碑是祖国陆地最西端的地理标志‌,位于 帕米尔高原 东部的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乌恰县 吉根乡 斯姆哈纳村(东经73°附近),毗邻 伊尔克什坦口岸 (中吉边境)‌。</p> <p class="ql-block">西极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9°73′,东经73°98′,海拔3000米左右,是中国最西端的地标建筑。距吉根乡乡政府所在地25㎞、距乌恰县城140㎞、距喀什市230㎞、距阿图什市234㎞。中国西极石碑位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这里是中国的最西端,地处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的交汇地带。</p> <p class="ql-block">乌恰县位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部,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素有“鸡鸣三国”之称,是中国向中亚地区开放的重要门户。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西极石碑以现代纪念碑式的优雅造型屹立于祖国最西端的边疆,成为无数旅人的心之所向。</p><p class="ql-block">‌石碑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的终点,更是中国西部边界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石碑所在区域融合了雪山、丹霞与民族风情,是多种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的完美碰撞。也是中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通往西极塔的步行栈道上均插有鲜艳而崭新的五星红旗,一年四季在此高高飘扬。群山荟萃,晨间与傍晚薄雾缭绕,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西极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实地爱国主义教育课,兼具重要地理与文化意涵。</p> <p class="ql-block">西极塔采用山门中开、东西贯通的意向表达,横空出世莽昆仑的时代意涵。整体呈三角形,由两座对称的巨型石碑、金属球体及塔基构成。塔通高度为19.99米,中间通道宽度为1.99米,寓意永恒西极。两座石碑呈现出高耸且直立云端的状态,象征着祖国边疆的稳固与发展之势。塔身之间的金属球体象征着太阳,使得一天之中,第一缕阳光直至最后一缕阳光都会产生不同角度的反射,带来独特动态的观赏体验。</p> <p class="ql-block">石碑表面刻有“中国西极”和“北纬:39.73、东经:73.98”的字样,采用了经典的红色漆字,庄严肃穆,不可侵犯。石碑底部有一个宽大,呈两层的基座,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视觉上的庄重感。</p> <p class="ql-block">四周设有坚固的金属围栏,并由吉根乡党委书记马小亮同志带领全乡干部插上了多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不仅能够起到保障游客安全的作用,更是能够增强游客的爱国情怀,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表达了对边防战士、移民警察、护边员等守边护边群体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重要的地标和旅游景点,西极塔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快来吧——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俯瞰南疆的美景,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次对自然的敬畏。</p><p class="ql-block">南疆,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等待着我们每一位旅行者的发现与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