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六月的高考和中考牵动着多少学生和家长的心。时值这个考试月,我竟突然触景生情,不由得回想起成长之路上考过的那些试,那些话,那些感受。</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如今我究竟考了多少次试,现如今脑海中印象深刻的试却只有那么几场。对我来说,人生中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试便是中考,当时考了多少分我不记得了,只记得考得不理想,分数出来后,抚养我长大的姥爷听到分数,笑着说:“哎呀,上了这些年学,就只考这么点分数。”我记得我听后,就跑到屋后菜园地里嚎啕大哭了一场。后来,在外地的爸妈打电话给我,问我分数,我胆战心惊地说完后,他们只是说:“哎呀,不错呀!这分数有学上!”或许是这句话冲击了姥爷那句话的打击力吧!后来,我就在班主任的建议下选择上了师范。师范毕业前夕,竟突然传来我们县要招聘老师,我们有机会考试的好消息。我跟同学们都为了不负这几年的求学,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后来,笔试成绩出来后,我的位次居中,当我只为我考在了招考范围内而高兴时,家人却这样对我说:“我听说XXX家的孩子,正规本科生毕业,这次考试都还没有你考的高呢!”仅仅是这一句话,就像瞬间被树脂包裹住了一般,落在我的心上,经过时间的淘洗,如今变成了一个琥珀,让我每读一次,每回想一次,都觉得心里被温暖填满。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我因为笔试、面试通过了,便走上了三尺讲台,自此便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后来,上班后的我,以为以后都将是我“考”学生,自己再也不用参加什么大型考试了,不被“试”考了。让我没想到的是,选调的开始,彻底让我失了算。选调考试我也记不得考过几次了,但我却很清晰地记得我参加几次选调考试后的经历,多次选调考试落选:“今年我就是来打酱油的,农村老师都进城了,那农村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呢?”“哈哈,我幸好没有备考,那些认真备考的的结果也和我一样啊!”“身边考走的人越来越多了,难道我是技不如人吗?不行,我也得认真准备了。”“这么努力,都考不上!准备跟不准备一个样!”“虽然跟往年一样落选,但那够上岸的2分也许我当初认真准备就能写对了,真后悔今年没努力。”“跟我一起落选几年的考友因为没有放弃,真的考上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认真考下去,也一定能考上!”······遭遇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我最终还是成功上了岸,尽管好一阵子都有一种“我考上了的”不太真实的恍惚感。</p><p class="ql-block"> 当下的我,是在数不清次数的考试中成长起来的。当初,只觉得那一次次的考试,是不得不参与的别无选择的安排,那一次次考试后的话语都再平常不过,那一次次考试后的感受和体会都只是短时的体验而已,但,今天,当我回过头来再回想这些关键的考试时,我才看懂每一场考试对于我成长的意义。我认为在我个人经历中的考试中,真正的分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考试的反馈及归因方式。中考的分数,不同的人给了我不一样的反馈,但来自父母的肯定击垮了姥爷随口一说的否定;考岗的分数,家人给予了我超出预期的反馈,那份肯定,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后来参加的多次选调考试,我的归因方式不同,我的行动也不同。刚开始的归因是负面且消极的,直到我开始把总是考不上的原因归为“努力不够”,“坚持不够”,我的行动才开始发生真正的改变,也才会有我后来终于上岸的如愿以偿。这样一梳理,就会发现,尽管在选调考试中,我经历了多次选“掉”的沉重打击,但是我从未把原因归为是我能力不够,我始终把考上或考不上都与努力相关联,这为后来我坚定“坚持努力一定能上岸”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从我自身考试的经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考试的分数既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弱化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家人的反馈,自我的归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能以增强孩子自我效能感为目的,看待孩子的分数,那么,无论他/她靠多少分,我们都是能够说出充满正能量的话语,做出正能量的举动。如果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但一直获得的都是“你怎么考的没别人好”的反馈,久而久之,他对自己就会怀疑,不再相信自己可以,他会更倾向于把失败的原因归为“我能力不够”,他的行动力就会日渐迟钝,便真的会一天天的“弱”下去;相反,一个学习能力平平的孩子,如果一直获得的都是“你竟然如此出色”的反馈,久而久之,他对自己就会越来越相信,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会更容易把原因归为“我不够努力”,他的行动力就会越来越强,便也会真的越来越出色!</p><p class="ql-block"> 回头看,原来爱一直都在,那么平常,却呵护我从“胆怯”走向“勇敢”,从“回避”走向“面对”,从“消极”走向“积极”!对待每一次考试,我们如果都能够给予所遇到的孩子一些支持,一些肯定,一些爱,那么,考试将会变成一件多么富有意义的事!孩子,需要在每一次的考试中获得能量,强大自己,哪怕现在还达不到你心里的水平,但请不要忘了支持他与鼓励他,未来,他一定会用自己的成长,推动自己的不断成长,直到超出你对他的期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