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

林兰

<p class="ql-block">感动</p><p class="ql-block">一一记录“天华文友群”一次难忘的群里的互动聊天</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个夏天,五点半左右天黎明时候的一个清晨,鸟儿的鸣叫声唤醒了我。不同的鸟儿交织成一片悦耳的交响,仿佛是乡坝头的山野在向我诉说那久远的时光。那里的山,是美丽的穹窿地貌,天还未亮,鸟儿们就已经在枝头上欢唱,迎接着第一缕晨光。如今,居住在县城的欧式建筑房风格的小区里,早晨的鸟鸣依旧像是居住在山区的家里一样,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p><p class="ql-block">打开手机,浏览群里的消息,忽然看到一篇散文——陈芳《卖桔子》。文字中那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使我想一口气看完这篇文章。她写的是五十多年前,1972年她在仁寿县满井坡中学读高中住校时,母亲为了给她交学校要求交的三块五角钱的菜钱生活费,但是当时他们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学校里了解到这个实际情况,为她减去了二元五角钱。自己还要交一元钱。当时陈芳的母亲,只有把家里的一棵桔子树结的桔子,一家人都舍不得摘来吃,成熟了摘来背到满井坡区镇上去卖的经历的艰难岁月的故事。丘陵区的满井坡区,距离她家住的满井坡区金凤公社,还有三十多华里左右。那时才五十二岁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勾腰驼背,头缠土布帕,身穿缝制的老毛蓝衣,艰难地背着桔子走那漫长的路的艰辛,使这个女儿想去路途中帮妈妈背桔子到满井坡区的镇上。就在头一天的下午,提前请了两节课的假。天还没有亮,她就朝回家的路上一路狂奔。沿途,她心中浮现出母亲的身影:背着沉重的桔子。艰难地迈着步子。途中她有幸搭上了一辆顺路的货车,想着可以少走十多华里的路高兴。但是路上却未能碰上母亲,还要赶回学校上课,只能心急如焚地往回赶了。下午四点过了,听到同学们喊:“你妈妈来了!”她激动地奔向操场,接过母亲背上的背篼,牵着母亲的手并肩走回寝室,心中满是愉快。母亲把未卖完的桔子分给同学们,还谦虚地说:“这桔子被竹林挡着了阳光,味道不好,大家不要嫌弃。”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所有的纸币和银币交给女儿:“我数了几遍,终于凑齐了交菜的生活钱了,这里有一块零六分钱。”她的母亲,那个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妇人,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对女儿的爱和对生活的坚韧。那一刻,我的泪水忍不住像断了钱一样的流出来。想着那些年月里,桔子每斤才一两三分钱。我们家里有点水果树,家里当时也很穷困,摘来卖钱给我们几兄弟姐妹交学费。自己的父母,在那贫瘠穷困的山村里,是怎样用辛勤的双手养育大我们的啊!</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一经分享,群里的互动便如潮水般涌来。莫然老师第一时间点赞:“写得好!细节真实,人物鲜明,题材也选得好,读来非常感人!祝贺!”他的赞许,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陈芳立刻回应:“谢谢莫然老师点赞、鼓励、支持!您是我崇拜尊敬的大作家好老师可爱的大姐姐,敬请您多多指教哈!祝福您健康快乐每一天哈!”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亲切。</p><p class="ql-block">茣然告诉道:“鼓励你继续写下去哈!”陈芳又诚恳地说:“好的,莫然老师,有您的认可支持,我会努力的。争取不让您太失望的!您是正能量满满的正能量老师,永远为您祝福!”陈芳又感激地回复:“莫然老师,如果说我有一点点成绩的话,都是您鼓励我帮助我的结果。记得那年我去您家拜您为师,您说:‘你从小就有作家梦,为什么不去圆梦呢?不要以为老了就不行,现在退休单纯了要去圆梦。’这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谢谢您对我拙文的评价,我愧不敢当。谢谢您点赞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不让您太失望!祝福您全家夏安!”</p><p class="ql-block">莫然老师又建议:“你应该尝试写长篇,我认为你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也就是写自传。从一个贫穷的山村女孩,到荣任本省妇联主席——这是一条崎岖坎坷、充满正能量的逆袭之路!一定有许多艰辛与辉煌,值得用文字去记载。”他的话语,像春风拂面,点燃了陈芳心中的希望:“看您这段话,我眼泪都流出来了,风雨兼程大半生,谢谢您能理解。我还不敢写长篇,怕力不从心,但您的鼓励让我更有信心。”</p><p class="ql-block">群里氛围温馨而激励,莫然老师继续说:“刚才有个老朋友恭维我有文学天分,我说那也是自己挖掘出来的,再加上努力和勤奋。你也能行!”陈芳感激地回应:“谢谢莫然老师的鼓励支持!”她谦虚地说:“您是有文学天分,才成为大作家!我向您学习致敬!”莫然又强调:“不是简单的写长篇,而是要把自己的故事完整写出来。写故事,就是写命运、写生活、写人生的道路。你的人生有那么多反差,肯定有戏剧性,有希望,也有痛苦,有艰辛,也有荣耀。非常值得用文字去表达。”“一定要先把大纲写出来。思考两个问题:写哪些?怎么写?”</p><p class="ql-block">陈芳认真的,非常真诚又低调的回答道“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认真思考。”她说:“我会发一篇1300字的《我的高中》给您指教。”群里的交流,像一场温暖的雨,润物无声,却滋养着每个人的梦想。</p><p class="ql-block">而在这个群中,秋耕老师也加入了话题:“我家祖上的祠堂在威远华场温家冲,但我父亲出生在自贡,威远和自贡的腔调很接近。”我也插话:“威远和自贡的腔调很接近,平时做菜的味道也差不多。”他补充:“威远新店子的辣椒很出名,威远的穹窿地貌也很有名。”这些平实的描述,仿佛在诉说着家乡的温度与记忆。</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样的交流中,侯鸟忽然写下了那段令人动容的诗句:“当依群同学向陈老师敬献哈达的画面出现时,我这个自觉理性,具有钛合金般稳定、坚强意志力的人,居然热泪盈眶。我庆幸,我还能被感动;我庆幸,能欣赏到师生之间至纯至臻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洁白的哈达哟,你是传递感恩的载体,圣洁的哈达哟,你是播撒爱的天使。”他的文字,如一绥温柔的清风拂过心田,带来深深的惬意舒适和感动。</p><p class="ql-block">这段互动,像一场细腻的春雨,润泽着每一颗渴望被理解、被温暖的心。每一句话,每一份真情,都在平凡中流露出动人的光彩。那种细腻、真诚、朴实的交流,让我想起朱自清散文中那种温暖的笔触——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最深沉的情感。就像他笔下的散文,简单中藏着深意,平淡中蕴含力量。</p><p class="ql-block">这次的交流,深深地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感动,源自生活的点滴。那些平凡的细节,真实的人物,朴素的情感,都是写作的宝贵素材。正如莫然老师所传授的,要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那些看似普通,却充满温度的故事。那些简单的言语,平实的描写,却能打动人心,穿越时空,直抵灵魂。</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从群里学到的,也是在生活中不断体会到的:用心去观察,用爱去书写,平凡中藏着伟大。那些曾经的贫穷、艰辛,变成了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让我懂得:人生的每一次感动,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用心去记录,用情去表达。</p><p class="ql-block">这次的互动,让我明白:写作,不仅是技巧,更是心的流露。用平实的语言,写出真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温度。就像朱自清那样,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最深厚的情感。这种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穿越岁月,永远温暖着我们的心房。</p><p class="ql-block">2025.6.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