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

涪江居士

<p class="ql-block">“228国道沿海游”的返程路上,我们专门去宜昌观看三峡大坝,到达三峡工程“截流纪念园”已是2025年5月12日下午6点多。</p> <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截流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大国重器的世纪传奇</p><p class="ql-block"> 一、宏伟开篇:截断巫山云雨的构想</p><p class="ql-block">长江奔腾千年,水患与航运难题交织。20世纪初,孙中山《建国方略》首次勾勒三峡工程蓝图;历经数十年勘测论证,1994年,随着“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的豪迈实践,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启航。</p><p class="ql-block"> 二、工程奇迹:科技与匠心的浇筑</p><p class="ql-block"> 拦江巨坝:185米高程的混凝土重力坝如巨龙横卧,蓄洪库容393亿立方米,将长江千年水患化为安澜。</p><p class="ql-block">双线五级船闸:船舶翻坝如“水涨船高”,打通长江黄金水道“肠梗阻”,年通航能力提升至1.5亿吨。全球最大水电站:32台70万千瓦机组昼夜轰鸣,年均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照亮半个中国。</p><p class="ql-block">三、生态交响: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p><p class="ql-block"> 库区生态屏障: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让两岸青山与高峡平湖共舞。</p><p class="ql-block">珍稀物种保护:中华鲟增殖放流、白鹤滩自然保护区,守护长江生命脉络。</p><p class="ql-block">清洁能源替代:每年减少燃煤消耗3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8000万吨,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p><p class="ql-block"> 四、时代回响:大国工程的世界坐标</p><p class="ql-block">从防汛抗旱的“国之重器”到西电东送的“能源动脉”,三峡工程不仅托举起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脉动,更以“中国方案”为全球大型工程建设提供治理范本。它是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标志性符号,更是人类改造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注脚。</p><p class="ql-block"> 当万吨巨轮掠过粼粼碧波,当电流穿越崇山峻岭点亮万家灯火,三峡工程始终在时代浪潮中澎湃着创新与担当的力量。这道横跨世纪的“水上长城”,终将成为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传奇。</p> <p class="ql-block">记的2018年11月我们在游览三峡大坝时,小雨濛濛,雨雾茫茫,什么也没看到,无赖在雨中撑伞拍了这张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还不错,老天爷给了面子。</p> <p class="ql-block">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展现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在长江奔腾不息的壮阔画卷中,三峡大坝如一座钢铁铸就的巨龙,横亘于西陵峡中段的秭归县三斗坪。这座凝聚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世纪工程,不仅重塑了长江的自然形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治水梦想,书写着大国崛起的时代篇章。</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全长约3335米,坝顶高程185米,其规模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巨型坝体,以雄浑的姿态截断长江天险,形成长达600余公里的巨型水库。当汛期来临,大坝如同忠诚的卫士,凭借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将汹涌的洪水驯服,守护着长江中下游数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枯水期时,它又化身生命的源泉,通过精准调度下泄流量,为沿线农田灌溉、航运通行提供坚实保障。</p><p class="ql-block">工程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用热血与智慧谱写的奋斗史诗。自1994年破土动工,十万建设大军在崇山峻岭间安营扎寨,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巨大等重重挑战。混凝土浇筑量达2794万立方米,相当于建造10个鸟巢体育场;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点亮了大半个中国的夜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凝聚着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突破创新的决心——从世界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到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三峡大坝以硬核科技彰显着中国智造的实力。</p><p class="ql-block"> 这座大坝不仅是水利工程的丰碑,更成为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枢纽。通过"蓄清排浑"的科学调度,它在防洪、发电、航运、生态修复等方面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库区内形成的生态湿地,为中华鲟、江豚等珍稀物种提供了新的栖息空间;万吨级船队畅通无阻,使长江黄金水道焕发新生,成为连接东西部经济的"水上高速"。</p><p class="ql-block"> 站在坝顶远眺,碧水蓝天间,大坝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它既是守护江河安澜的国之重器,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三峡大坝的崛起,见证着中国从水利大国迈向水利强国的铿锵步伐,更承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追求。这座屹立于长江之上的世纪工程,必将继续书写属于未来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等到晚霞,三峡大坝在霞光中更加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灯光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25年5月13日)上午我们乘三峡大坝旅游景区的交通车,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景点是坛子岭,我们乘电梯上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的大幅标语:三峡工程大国重器我自豪</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坛子岭</p> <p class="ql-block">坛子岭:俯瞰三峡大坝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坛子岭位于三峡坝区15.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拔制高点,海拔262.48米,是三峡大坝建设的勘测点。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润生源浮雕群: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生动地展现了三峡文化与历史。上游一侧,现代男人与大禹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彰显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着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下游一侧,现代青年女性与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中植物、动物、鱼类等众多元素,以及东方明珠、上海码头等形象,体现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的促进作用。背面浮雕则呈现了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方纤夫、船夫等场景,诉说着治水的艰辛。 </p><p class="ql-block">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一幅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极目远眺,白色的三峡大坝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将奔腾不息的江水截断,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美。每到汛期开闸泄洪时,江水如万马奔腾般汹涌而下,气势磅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一边的双向五级船闸,宛如一座巨大的阶梯,船只在闸内有序地等待过闸,场面十分壮观。从这里还能俯瞰三峡坝区的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县城的远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美丽画卷。</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坛子岭景点,不仅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理想之地,更是了解三峡文化、感受中国水利工程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坛子岭上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勘测点标志</p> <p class="ql-block">三峡坝址基石:这块基石见证了三峡大坝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它是三峡工程的根基,也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见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坛子岭上的钢铁大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矗立在景区内,上面详细记载着三峡工程的相关介绍,仿佛在向人们默默讲述着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让游客们对这一伟大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江截流石:重达28吨的截流石,形状为三角形四面体,是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它静静地陈列在观景平台旁,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三峡工程截流时的壮观场景和伟大壮举,让人不禁感叹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上,从不同的角度能观赏到大坝的五级船闸和坝区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坛子岭下山,坐电瓶车来到第二个景点是“185”。</p> <p class="ql-block">185景点,因海拔高度与三峡大坝坝顶高度同为185米而得名 ,这里是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处于整个景区的核心位置。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便能与大坝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感受它的心跳与力量。</p><p class="ql-block">站在185平台上,眼前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三峡大坝宛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将滔滔江水驯服于脚下。大坝的混凝土结构坚实而厚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见证着中国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p><p class="ql-block"> 向上游望去,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曾经奔腾咆哮的长江水,在这里变得温顺而平静,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青山绿树。远处,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如梦如幻,仿佛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一艘艘游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划破平静的水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涟漪,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向下游眺望,这里则是欣赏船过升降式船闸的绝佳地点。三峡升船机犹如一座巨型电梯,将船只平稳地提升或下降,实现了船只在不同水位间的快速通行。当船只缓缓驶入升船机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操作过程,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随着升船机的启动,船只逐渐上升或下降,巨大的落差让人不禁为之惊叹,而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展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巧妙利用和对工程技术的精湛掌握。</p><p class="ql-block">185景点,它不仅仅是一个观景的平台,更是一个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辉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85,指的是三峡大坝的坝体高度为185米,坝体全长3335米。</p> <p class="ql-block">江的对面是稊归县—屈原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旅游交通车把我们转运到第三个景点——三峡大坝“截流纪念园”,昨天傍晚我们来过的地方,白天能看到更多的景观,欣赏到更多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座以纪念三峡工程截流工程而建的主题公园,不仅是对人类改造自然伟大实践的铭记,更承载着一个民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截流石雕塑,重达28吨的四面体巨石,如定江神针般矗立在广场中央。它是三峡截流时使用的混凝土构件原型,棱角分明的外形恰似劈开惊涛的利刃。在湍急的江水面前,正是这些看似笨重的“钢铁战士”,以排山倒海之势构筑起截流戗堤,见证着长江第一次在人类智慧与勇气面前“改道而行”。</p><p class="ql-block"> 沿着江边步道前行,巨大的工程机械展品阵列如同一支沉默的钢铁军团。锈迹斑驳的重型自卸卡车、长臂舒展的履带式起重机,每一台设备都铭刻着建设者们的汗水与热,最终让“截断巫山云雨”的千年畅想照进现实。</p><p class="ql-block"> 纪念园的核心区域,多媒体展馆用沉浸式体验重现了1997年11月8日那个载入史册的时刻。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观看4D影院。</p><p class="ql-block"> 登上观景平台,雄浑壮阔的三峡大坝全景尽收眼底。泄洪时的磅礴气势,船闸中穿梭的万吨巨轮,与纪念园内的历史印记形成奇妙对话。</p><p class="ql-block">截流纪念园不仅是一座凝固的工程博物馆,更是一座流动的精神丰碑。它让每一位参观者触摸到中国工程建设的脉搏,读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传承。</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三峡大坝,我们继续往回走,路过宜昌雾渡河服务区时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这是我看到的最美最有文化韵味的服务区——宜昌雾渡河服务区。这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女性王昭君的故里,联想到去年我们在乌和浩特参观了王昭君博物馆和墓,“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家国太平”的事迹至今仍使我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王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南郊宝坪村,旧属秭归县,与大诗人屈原同乡。宝坪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岩壑含翠,橘林丰茂,山明水秀,极富诗情画意。 </p><p class="ql-block">王昭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故乡宝坪村也因她而闻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瞻仰。而她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奉献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p> <p class="ql-block">当天(2025年5月13日)到达重庆万州区已是晚上八点多了,队友在长江边拍了几张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25年5月14日),是我们“228线沿海游”返程的第后一天路程:万州至绵阳。</p> <p class="ql-block">因要赶路,只在顺路的长江边上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西充县城,在县城喜来大酒店吃的“喜来汤锅”,算是这次旅行的第后一次集体餐。下午4点多到达绵阳,波师把我们每个人送到了家门口,圆满平安地结束了这次旅行。</p> <p class="ql-block">每次旅行后,我都要作美篇,记录一下旅行的美好过程,便于日后的回忆。原来多数是以时间顺序开篇叙写的,这次我从感兴趣的景点和城市来叙写,以新的形式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228国道,简称G228,又称丹东线。它的起点是辽宁省丹东市,终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p><p class="ql-block"> 228国道是中国沿海高等级公路,全长约7800公里。该国道一路沿着东部海岸线向西前行,贯穿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0省市(区),途经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等40多个沿海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之一,也是著名的沿海观景大道。</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从四川绵阳先到达终点广西东兴市,然后开始沿海观景旅行,因时间关系,游了浙江绍兴市后,提前开起了返回四川绵阳的路程(原计划这次旅行的终点是江苏连云港市),结束了这段旅行,用了29天,行程近7800公里,与228国道总长公里巧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