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之光 最爱上海滩

lxtx

<p class="ql-block">上海今年入梅时间早,至今已经出现了十来天的连绵阴雨。昨日看天气预报今天申城多云,难得一日雨歇又正值周末,遂早起赴黄浦江畔,沿北外滩江边绿道下行,至公平路坐轮渡过江,再沿黄浦江右岸绿道上行至陆家嘴。这一段沿江是黄浦江两岸绿道精华的一部分,沿途随拍部分镜头,以“申城之光”之誉而记之。</p><p class="ql-block">行走在浦江两岸,身心融入世界一流的水岸人文环境,不禁哼起了刘德华演唱的那脍炙人口的歌曲“最爱上海滩”。</p><p class="ql-block">难忘灿烂/谁会忘得了上海滩/难忘浩瀚/一浪一浪的奇谈/绝色超凡/只会出现在上海滩/一身是胆/一起轰轰烈烈的干/别问是爱还是愁/都在滔滔里转弯/翻千翻拐千湾/你和我是不见不散/无憾无愁/我的最爱上海滩/同步滩头/和你好好的干一番‌。</p><p class="ql-block">上海滩担得起国人之钟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浦西北外滩看浦东陆家嘴</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黄浦江一个大湾,远处建筑物看似在江对岸,其实与拍摄点一样是在浦西,只有图左侧那个蓝色圆球状建筑是在浦东。</p> <p class="ql-block">“白玉兰广场”高338米,是黄浦江西岸最高的楼。去年中秋节曾在该楼观景层拍摄一短视频“中秋夜”。</p> <p class="ql-block">《中秋夜》2024年中秋在“白玉兰广场”观景层拍摄。</p> <p class="ql-block">北外滩邓小平雕像。1920年9月,16岁的邓小平从这里乘船出海,开启了为期五年零三个月的赴法国勤工俭学生活。当年中国的落后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发达形成的强烈反差,影响了周恩来、邓小平那一代留学的热血青年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后来邓公推动的改革开放富民强国之路,不能不说与那放眼世界的眼光有关。</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怀揣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梦想,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踏上了上下求索之路。先后共有21批有志青年与知识分子为追求新知先后奔赴法国,包括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向警予、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徐特立、蔡畅、许德珩等。他们从上海虹口的北外滩码头启程,开启了中国向世界学习、探求救国之路的征程。</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上海作为中国伟大崛起的缩影,足可以告慰先辈们在天之灵啦!</p> <p class="ql-block">从临江仙向上游约4公里有黄浦江著名的十六浦码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从那里乘双体轮船出海赴温州,30多公里的浦江水道轮船走了近三个小时之多。江上小船无序穿行,急得轮船大喇叭高叫:我是老大我是老大,不要抢道不要抢道。今天走在世界一流的黄浦江水岸,回想当年黄浦江两岸的破旧与萧条,恍若隔世。当在这里看到邓公雕像,中国由弱到强的一种历史脉络也不由地在心中浮现。</p> <p class="ql-block">看到环卫师傅在擦抹一尘不染的步道栏杆,遂和她说道:“这么干净还擦它干嘛”!她说:“每天都要擦一遍,这是工作规范要求”。上海环境的优美,社会活动的高效率,是赖于社会管理的高水平,资源投入的高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高水平作保障的。</p> <p class="ql-block">“景观之上是生活”,而景观之美是靠广大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和广大市民的共同维护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是在左岸浦西拍摄,下面照片是在右岸浦东拍摄。</p> <p class="ql-block">中国进人改革开放发展崛起时代后,须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就成为一个阶段生存发展的必然策略。浦东黄浦江畔的这口“世纪和平大钟”,见证了改革开放浦东和上海发展崛起的艰辛之路。</p> <p class="ql-block">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滩,浦江两岸建设了贯通数十公里空旷的绿廊绿道和广场,为市民休闲漫步,跑步骑行,锻炼身体提供了优美宁静的良好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之源。</p><p class="ql-block">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是上海跻身国际一流大都市,引领人类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对岸可见矗立在外滩苏州河口处的上海解放纪念塔和苏州河口著名的外白渡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1907年正式命名为外白渡桥,是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上海》电影中解放军从这里入城的镜头使这座桥梁很早就深入了人心。它和旁边后来建造的上海解放纪念塔一起构成了外滩苏州河口著名的人文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中高楼是对岸浦西的上海莲花大厦,不管在浦西还是在浦东多个角度拍外滩,该楼都很容易出现在镜头中。</p> <p class="ql-block">远处楼房是浦西外滩中心区域的建筑,近处草坪是浦东绿地,中间白色是黄浦江中的游船所在处,江面则被眼前绿地遮住了。</p> <p class="ql-block">‌陆家嘴“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厦632米,世界第二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金茂大厦420.5米‌。这三座建筑是中国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标志性摩天大楼,因其独特造型被形象地称为“打蛋器”“开瓶器”和“注射器”。</p><p class="ql-block">曾于2017年11月在上海中心大厦观景层拍摄一段视频《上海之巅瞰沪上全貌》。</p> <p class="ql-block">《上海之巅瞰沪上全貌》,2017年11月摄于上海中心大厦观景层。</p> <p class="ql-block">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总高度468米(包括顶部的天线桅杆和避雷针),是陆家嘴仅次于“三件套”的上海第四高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图中左下方是陆家嘴过江隧道,右侧中部是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LXT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6.1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